阅读指导:文言文断句题
断点一:名词和代词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会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们的后面也可能会断句。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今 入 关 财 物 无 所 取 妇 女 无 所 幸 此 其 志 不 在 小 吾 令 人 望 其 气 皆 为 龙 虎 成 五 采 此 天 子 气 也
(《鸿门宴》)
技法印证:句中“关”“财物”“妇女”“吾”“气”“龙虎”“五采”,两个“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其后应断开。
参考答案: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即时体验]
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李安民,兰陵承人也。祖嶷,卫军参军。父钦之,殿中将军,补薛令。安民随父之县,元嘉二十七年没虏,率部曲自拔南归。元徽初,除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假节、将军如故。及 桂 阳 王 休 范 起 事 安 民 出 顿 遣 军 援 京 师 征 授 左 将 军 加 给 事 中 建 平 王 景 素 作 难 安 民 至 京 口 破 景 素 军 于 葛 桥 景 素 诛 留 安 民 行 南 徐 州 事城局参军王迥素为安民所亲,盗绢二匹,安民流涕谓之曰:“我与卿契阔备尝,今日犯王法,此乃卿负我也。”于军门斩之,厚为敛祭,军府皆震服。
解析:解答本题,可借助名词和代词进行断句。语句中的名词(名词性短语)和代词有“桂阳王休范”“安民”“京师”“左将军”“给事中”“建平王景素”“京口”“葛桥”“景素”“南徐州事”,这些词都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具体分析语境:“桂阳王休范”是人名,作主语,后有动词“起”;“安民”是人名,作主语,后有动词“出”,其前应断开;“京师”是地点名,作宾语,前有动词“援”,其后应断开;“左将军”是官职名,作宾语,前有动词“授”,其后应断开;“给事中”是官职名,作宾语,前有动词“加”,其后应断开;“建平王景素”“安民”皆为人名,作主语,其后分别有动词“作”和“至”,其前均应断开;“葛桥”为地点名,前有介词“于”,构成介宾结构作“破”的后置状语,而“景素军”作“破”的宾语,故“葛桥”后应断开;“景素”为人名,作主语,后有动词“诛”,其前应断开;“南徐州事”为官职名,作宾语,前有动词“行”,其后应断开。由此,综合起来判断即可进行断句。
参考答案:及桂阳王休范起事/安民出顿/遣军援京师/征授左将军/加给事中/建平王景素作难/安民至京口/破景素军于葛桥/景素诛/留安民行南徐州事/
参考译文:
李安民,是兰陵承地人。祖父名叫李嶷,曾任卫军参军。父亲名叫李钦之,曾任殿中将军,补为薛县县令。李安民随着父亲到县里,元嘉二十七年陷于北虏,他带领部下自救,回到南方。元徽初年,授予李安民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假节和将军的职权不变。等到桂阳王刘休范反叛时,李安民出城驻扎,派兵援助京师。朝廷征召他为左将军,加官给事中。建平王刘景素作乱,李安民到达京口,在葛桥打败了刘景素的军队。刘景素被诛杀后,留下李安民处理徐州南部的事务。城局参军王迥素来是李安民的亲信,他偷了两匹绢,李安民流着泪对他说:“我与你曾经有很好的感情,今天你犯了王法,这是你辜负了我呀。”在军门将他斩首,又很隆重地收殓和祭奠了他,军府里的人都震惊畏服。
断点二:动词和形容词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于 是 (始 皇) 废 先 王 之 道 焚 百 家 之 言 以 愚 黔 首 隳 名 城 杀 豪 杰 收 天 下 之 兵 聚 之 咸 阳 销 锋 镝 铸 以 为 金 人 十 二 以 弱 天 下 之 民
(《过秦论》)
技法印证:该句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有:废、焚、愚、隳、杀、收、聚、销、铸、弱。这些词语可能作谓语,根据这些谓语判断语句的停顿点。“废、焚”若作谓语,则其前的名词“始皇”作主语,“于是”作状语,其后的“道、言”作宾语,故在“焚”前应断开,在“言”后应断开;“隳、杀、收、销”若作谓语,则其前省略主语“始皇”,其后“名城、豪杰、兵、咸阳、锋镝”作宾语,故在“名城、豪杰、兵、咸阳、锋镝”后应断开;“愚、弱”是形容词,若作谓语,则其前省略主语“始皇”,其前“以”是连词,表目的,其后“黔首、民”作宾语,故“黔首、民”后应断开;“铸”若作谓语,则其后省略宾语“之”,故其前应断开。
参考答案:于是(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即时体验]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皇 祐 中 广 源 州 蛮 侬 智 高 反 陷 邕 州 又 破 沿 江 九 州 围 广 州 岭 外 骚 动 青 上 表 请 行 翌 日 入 对自言:“臣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致阙下。”帝壮其言。
(节选自《宋史·狄青传》)
解析:据文意,段中“反”“陷”“破”“围”,是“智高”的一系列行为,是句子的谓语动词“陷”。“陷”无宾语,其后直接断开;“陷”“破”“围”都带宾语,其前均应断开。动词“骚动”是“岭外”的谓语,动词“对”作“青”的谓语,其后应断开。
参考答案:皇祐中/广源州蛮侬智高反/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围广州/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翌日入对/
参考译文: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他擅长骑马射箭。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谋反,攻陷邕州,接着又攻下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岭南骚动。狄青上奏章请求前去,第二天入朝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自己说:“我从军队中被征召任用,除了作战杀敌没有可以报效国家的。希望得到数百名蕃落骑兵,加上禁军,(我会)绑着贼兵头目回到朝中。”皇帝认为他的话很雄壮。
断点三:对话词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对话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宦 者 令 缪 贤 曰 臣 舍 人 蔺 相 如 可 使 王 问 何 以 知 之 对 曰 臣 尝 有 罪 窃 计 欲 亡 走 燕 臣 舍 人 相 如 止 臣 曰 君 何 以 知 燕 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技法印证:对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曰”前均有说话者,利用“曰”字可以断开三处;对话词“问”后可以断开;再结合前面所讲的据名词和代词断句,其他地方也可断开。
参考答案: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即时体验]
3.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 老 人 曰 何 书 曰 世 史 也 又 至 一 室 藏 书 愈 富 又 问 何 书 老 人 曰 万 国 志 也
解析:解答本题,可借助于对话词进行断句。文段中表明对话的词“曰”“问”可以看作断句的标志。其他两处语句可以借助“室”“藏书”等名词进行断句。
参考答案: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
参考译文:
老人微笑,拉着茂先的手臂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现一扇门可供进入,路径很宽,来到一个精美的小屋,屋内藏书万卷。茂先问老人说:“这些是什么书?”老人答:“是历代史书。”又来到一间室内,藏书更多。茂先又问:“这些是什么书?”老人答:“是各国的史志。”
断点四: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
1.断句时,应注意以下六类虚词
(1)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
(2)句首发语词:“且、夫、盖、呜呼、至若、若夫、嗟夫、嗟乎、唯、斯、凡、窃、请、敬”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而已”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其前一般要断开。
(5)“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开。
(6)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其前一般可断开。
2.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开。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断开也可不断开。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断开。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嗟 乎 师 道 之 不 传 也 久 矣 欲 人 之 无 惑 也 难 矣 古 之 圣 人 其 出 人 也 远 矣 犹 且 从 师 而 问 焉 今 之 众 人 其 下 圣 人 也 亦 远 矣 而 耻 学 于 师 是 故 圣 益 圣 愚 益 愚(《师说》)
技法印证:本语段有一个句首发气词“嗟乎”,四个句末语气词“矣”,三个句中起舒缓语气的助词“也”,关联词“犹且”“而”“是故”。本语段可根据虚词来完成断句。
参考答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即时体验]
4.请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刘应节,字子和,潍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四年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奏罢永平、密云、霸州采矿。又因御史傅孟春言,议诸镇积贮,当计岁丰歉。常时以折色便军,可以积粟;凶岁以本色济荒,可以积银。又明年建议通漕密云,上疏曰:闻 通 仓 粟 多 红 朽 若 漕 五 万 石 于 密 云 而 以 本 镇 折 色 三 万 五 千 两 留 给 京 军 则 通 仓 无 腐 粟 京 军 沾 实 惠 密 云 免 佥 商 一 举 而 三 善 备 矣 报 可。
解析:要给文段中的语句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句标志的虚词:若、于、而、则、矣。再确定所列虚词所处位置:“若、而、则”属于句首虚词,“矣”属于句尾虚词,“于”属于句中虚词。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
参考答案:闻通仓粟多红朽/若漕五万石于密云/而以本镇折色三万五千两留给京军/则通仓无腐粟/京军沾实惠/密云免佥商/一举而三善备矣/报可
参考译文:
刘应节,字子和,潍人。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被授任户部主事。四年秋天,刘应节升为右副都御史,仍旧像原来那样任巡抚。上奏停止永平、密云、霸州的采矿活动。刘应节又根据御史傅孟春的进言,建议各镇积储粮食,应当考虑每年丰收歉收的状况。平常年份折换银两方便军队,可以积储粮食;灾荒年份用谷物救济灾荒,可以积储银两。第二年又建议通运粮船到密云,上奏章说:“听说通仓的粮食大都发红霉变了。如果航运五万石到密云,而拿本镇折换的三万五千两银钱留给京城里的军队,那么通仓便没有腐烂的粮食,而京城里的军队得到了实际的好处,密云也可免去众多商人,办一件事而具备了三种好处。”朝廷批复同意。
断点五: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固定结构,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正确断句。因此,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蔺 相 如 固 止 之 曰 公 之 视 廉 将 军 孰 与 秦 王 曰 不 若 也 相 如 曰 夫 以 秦 王 之 威 而 相 如 廷 叱 之 辱 其 群 臣 相 如 虽 驽 独 畏 廉 将 军 哉 顾 吾 念 之 强 秦 之 所 以 不 敢 加 兵 于 赵 者 徒 以 吾 两 人 在 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技法印证:文段中“……孰与……”“独……哉”“……之所以……”均是固定句式,“……者……也”是判断句,再结合其他标志可正确断句。
参考答案: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即时体验]
5.请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十六年,(楚)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群臣皆贺,申叔时使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 语 曰 牵 牛 径 入 田 田 主 取 其 牛 径 者 则 不 直 矣 取 之 牛 不 亦 甚 乎 且 王 以 陈 之 乱 而 率 诸 侯 伐 之 以 义 伐 之 而 贪 其 县 亦 何 以 复 令 于 天 下!”庄王乃复国陈后。
解析:解答本题,可借助文言句式进行断句。文段中“径者则不直矣”是“则”表判断的判断句,“不亦……乎”是反问句式,“亦何以复令于天下”中的“何以……”是固定句式。由此可以进行断句。
参考答案:鄙语曰/牵牛径入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参考译文:
十六年,(楚国)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因为夏征舒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所以楚国杀死了他。攻下陈国后,楚国就把它划作自己的县。群臣都庆贺胜利,只有申叔时刚从齐国出使归来,不参与庆贺。庄王问他原因,申叔时回答说:“俗语说,牵着牛笔直地走到人家田地里,田地的主人抢走了牛。牵牛走入人家田地里确实不对,但抢走牛不是更过分吗?当然,庄王您是因为陈国动乱才率领诸侯们攻伐它,这是有道理的攻伐,但您却贪婪地把它划归为自己国家的一个县,这怎么能在天下发布命令呢!”庄王于是恢复了陈国后代的地位。
断点六:对称结构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且 举 世 誉 之 而 不 加 劝 举 世 非 之 而 不 加 沮 定 乎 内 外 之 分 辩 乎 荣 辱 之 境 斯 已 矣 彼 其 于 世 未 数 数 然 也 虽 然 犹 有 未 树 也(《逍遥游》)
技法印证:文段中,“举世……而……”和“……乎……”是两组整齐的对称句式,并且形成正反对比的对称结构。这些对称或正反对比的结构,都是我们进行断句的关键点。
参考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即时体验]
6.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 至 汀 风 春 溪 月 秋 花 繁 鸟 啼 之 旦 莲 开 水 香 之 夕 宾 友 集 歌 吹 作 舟 棹 徐 动 觞 咏 半 酣 飘 然 恍 然 。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在通读句子的基础上,找到对称结构。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汀”和“溪”相对,“春”和“秋”相对,“汀风春”与“溪月秋”结构相似,所以“春”“秋”之后均应断开。“旦”和“夕”相对,“花繁鸟啼之旦”与“莲开水香之夕”句式结构相同,所以“花”“莲”之前和“旦”“夕”之后均应断开。“宾友”“歌吹”“舟棹”“觞咏”是诗文常用词,连用较多,中间不断开。据此,可准确断句。
参考答案: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参考译文:
五个亭子间隔分布,各种景象依次呈现,无论是面对、背向、俯视、仰观,美丽的景象都不会隐匿它们的形迹。每当春风吹到小洲,秋月照耀着溪水,繁花盛开鸟儿啼鸣的清晨,莲花开放水面散发幽香的傍晚,宾客好友聚集在一起,吹弹歌唱,船桨慢慢滑动,边饮酒边诵诗近乎醉酒,飘飘然恍若出世。游玩的人互相对视,都说:这里不知道是仙境呢?还是尘世呢?
断七:常用修辞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表现在语句运用上,具有前后相连、句式整齐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教材示例] 请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而 山 不 加 增 何 苦 而 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技法印证:文段中,“子”和“孙”分别放在语句的开头和结尾,使上下句构成顶真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借助该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其他断句处可以根据各种断句标志法进行断句。
参考答案: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即时体验]
7.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 宥 过 无 大 刑 故 无 小 帝 者 之 政 也 以 佚 道 使 人 虽 劳 不 怨 以 生 道 杀 人 虽 死 不 怨 杀 者 王 者 之 事 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
解析:古人写文章讲究“排偶”,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断句。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宥过无大”和“刑故无小”相对,“以佚道使人”和“以生道杀人”相对,“虽劳不怨”和“虽死不怨”相对。依据对偶的特点进行断句即可。
参考答案: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参考译文:
诸葛孔明,是伊尹、周公一样的人物。但后世论者多持不同意见,认为他生不逢时,而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幸境地。众人都求建功立业,而诸葛孔明却独善其身,结席草庐,刘备三顾之后才出山。后又挺身而出,辅佐刘禅,对朝权既不放任也不独揽,臣民没有闲言。权力盖过君主但君主不怀疑,势力超过群臣但群臣不忌妒。治理蜀国,殚精竭虑,使民风教化恭肃淳朴。大的错误不宽恕,小的过失也要责罚,这是帝者的政治。用安逸的道理使动百姓,百姓即使劳苦也不会埋怨;用更好的生存的道理杀人,人即使死了也不会埋怨杀人者,这是王者的作为。诸葛孔明都很好地做到了,他的确应该是伊尹、周公之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