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男婴火化前“复活”,母亲被瞒真相,生父:这是伤口撒盐

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2016年上映的法国电影《以女儿之名》,曾令万千观影人喟然长叹、感怀落泪。该电影由文森特·贾洪执导,取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在法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影片中男主角安德烈离婚后,前妻达妮带着女儿卡琳卡,改嫁给了一位德国的富有医生。然而没过多久,安德烈便接到一个不幸的电话:14岁的女儿在与母亲、继父度假时意外身死,这令安德烈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

然而,安德烈很快发现女儿死亡的诸多疑点,并为此开启了长达30年的矢志追凶。为此,他卖掉了公司,与亲友、恋人决裂,并自学了法律,与法、德两国法律部门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后来,在德国拒绝引渡的情况下,安德烈甚至采取绑架的极端手段,才将嫌犯迪特·克罗蒙巴奇带到法国接受了正义审判。

而今天我要讲述的这个故事,同样是一位自身骨肉遭遇噩运的不幸父亲,然而他并未向安德烈一样为爱坚守,不抛弃、不放弃,他甚至在婴儿死而复生的情况下,拒绝与其见面并坚决弃养。

一、停尸间传来婴儿哭泣声

2013年11月20日上午,安徽合肥市殡仪馆的接运工老刘,独自来到2号停尸房接运一具老年男性遗体,准备进行第三炉焚烧。然而,当他装好遗体,刚要离开停尸间的时候,却猛然听到了两声微弱的婴儿哭泣声。

能端殡仪馆“这碗饭”,老刘的胆量自非常人可比,他对死亡也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停尸间里的两声婴儿啼哭声,还是让老刘有些毛骨悚然、头皮发炸。他紧走几步离开了停尸房,并自嘲如今上了年纪,耳朵还出了问题。

上午10时左右,老刘再次进入2号停尸房接运遗体,他又一次听到了微弱,却比上次更加清晰的婴儿哭泣声。直到这时,老刘才想起来:早上曾有一个医院的护工,打车送来了3具夭折的婴儿遗体,全都包裹着放在了2号停尸间的角落里。

婴儿的啼哭声,难道是从包裹中传出来的?带着满腹狐疑,老刘屏住呼吸,打开了外面裹着床单、分别用纸盒成殓着的婴儿遗体。前两个纸盒中的婴儿,安详得如同沉睡了一般。当他打开最下层的纸盒时,老刘顿时被眼前场景惊得目瞪口呆:只见纸盒中躺着一个瘦小的男婴,半睁着眼睛,一只小手无力地挥动着,口中再次发出了啼哭声。

男婴遗体竟在火化前复活,老刘在殡仪馆干了大半辈子接运工,却从未经过如此离奇的事件。因此,他慌忙跑到馆领导处报告了情况。很快,殡仪馆领导赶到2号停尸房查看情况,见男婴果然还有生命迹象,欣喜之余便立即联系120急救人员赶来救治,并迅速与涉事的安徽省立儿童医院进行了沟通。

二、死婴缘何复活?

在等待医生前来救治时,几个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找来干净衣服盖在了男婴的身上。满头雾水的他们,再次翻看了由安徽省立医院新生儿内科开具的死亡证明,只见上面的落款时间为“11月18日”,鉴定医生为查一庸(化名)。也就是说,这张盖有医院公章、具有法律效力的“死亡证明”,表明婴儿早在3天前便已死亡,但如今却为何又奇迹般地生还了呢?

正当殡仪馆人员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安徽省立医院的几名医生、护士赶到了殡仪馆,随后将男婴接回医院救治。

而直到此时,人们才从医务人员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了男婴死而复生事件的梗概。原来,这名男婴是个早产儿,出生时间只有40多天,他患有先天性双侧后鼻孔闭锁等疾病,父母听说这种疾病难以治愈后,甚至未曾给他起个名字,便将这个苦命的婴儿遗弃在了医院。

父母放弃治疗后,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病房的医生、护士们,本着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态度,继续对男婴进行喂养和治疗,他们也盼望着奇迹能够出现。然而,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男婴的病情却急转直下。

11月18日,男婴命悬一线,并出现了全身青紫症状,很快连呼吸和心跳也都停止了。主治医生查一庸,在确定婴儿没有生命体征后,便开具了死亡证明,并叮嘱护工刘平(化名)随后将遗体送往殡仪馆。

按说,死亡的患者,一般都会很快送往殡仪馆火化处理。但当天护工刘平手头活儿太多,一时难以脱身,他便将男婴放在了一间单独的病房里。19日傍晚19时,刘平找来了一个纸箱将男婴装了进去,准备第二天送往合肥殡仪馆火化。

第二天一早,刘平扛着装有3具男婴遗体的纸箱,乘出租车来到了合肥殡仪馆。最终,却出现了男婴奇迹生还的一幕。

很快,涉事医院在成立专家组对男婴进行全力救治的同时,也对“复活”事件给出了回应,认为医生失职、医院失管,未能仔细判断出男婴的“假死”状态,导致该事件发生。

时任涉事医院院长的金玉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是刚刚得知这一事件的,当时自己也怔住了,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该发生这样的过失!在表达对男婴痛心,对涉事医生、护工无比愤怒的同时,金院长仍不忘借机强调,他们医院今年垫付了近百万元费用,救治了近40名弃婴。

随后,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对涉事医生查一庸作出了停职处理,并辞退了护工刘平;11月21日,安徽省卫生厅又将“男婴复活事件”定性为严重误诊事件,并吊销了查一庸的医生执业证书。

三、男婴的苦难身世

一个出生仅40多天的幼小生命,自呱呱坠地以来便饱受病痛折磨,他却在医生误判死亡之下,独自在病房、停尸房里苦苦撑过了3天时间,并在最终火化前奇迹般地“生还”了,这该是多么留恋人间,多么顽强的小生命呢!

从11月18日被医生误判“死亡”,到19日这一整天,男婴独自在病房里度过了近30小时。这期间,婴儿无人喂养,无人照料救治,他硬是熬了过来。19日晚上,男婴被装进纸盒,又在低温的天气中度过了寒冷一夜。

20日上午,男婴在火化前的最后时刻,拼尽力量发出了啼哭声,终于获得了救助,止步于活生生推入炼尸炉前。

然而,与男婴渴望生命、与死神顽强抗争不同的是,他的生身父母却过早地放弃了他。据悉,男婴的父亲李辉(化名)、母亲张玉华(化名),都是阜阳市临泉县滑集镇人,两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务工人员。

2013年10月9日,张玉华在阜阳人民医院剖腹诞下了早产男婴。然而,不久后婴儿便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双侧后鼻孔闭锁等疾病,经专家会诊确认此病极难治愈。

10月28日,仍然抱着治愈希望的李辉、张玉华夫妇,带着婴儿转院到了安徽省立儿童医院。经医院再度复查,确认婴儿不仅患有先天性双侧后鼻孔闭锁疾病,同时还伴有新生儿肺炎、脑白质低密度范围稍大等疾病症状。

在随后的两周时间里,医生对婴儿采取了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仅此一项便花光了李辉、张玉华的10万元积蓄。

眼看孩子治愈希望渺茫,而治疗费用更像是个“无底洞”,李辉、张玉华在“希望一点点变小”的情况下,最终作出了放弃治疗的艰难决定,两人与医院签好“委托全权处理”协议后,便含泪离开了医院。而走到医院门口时,张玉华又含泪奔回了病房,看了孩子最后一眼。

回到家中后,没几天李辉便告诉妻子张玉华,称孩子已经死了,为的就是让妻子尽快断了念想,尽快走出阴影。随后,李辉便返回工厂准备上班,万万没想到医院竟通知他孩子在殡仪馆死而复生了。

四、奇迹未能延续,家人态度令人心寒

自己的亲生骨肉,遭遇遗弃;又被医生误判死亡。最终,他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独自在病房、停尸房里挺过了三天时光,作为亲生父亲的李辉,听到这一消息后究竟是喜是悲,是何心情?笔者无由得知。但他答复医院的话语,却依然是:不过去探望,放弃治疗,让医院自行处理!

或许是缺少父母亲人的护佑,亦或是生命真正走到了尽头,男婴死而复生的奇迹未能再度延续。11月22日上午11时,经历苦难与病痛折磨的男婴,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救治过程中病情加重,因肺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不治身亡。

面对孩子的真正死亡时刻,李辉在接到医院通知后,依然拒绝到殡仪馆去见孩子的最后一面,他只是委托一位合肥的朋友帮助善后。

此时,李辉面对媒体舆论质疑,声称如果当初直接遗弃了孩子,那是他不负责任,活该被人痛骂一生,但他真的没有那样做,他是在治疗无望的情况下才放弃治疗、放弃孩子的。

而李辉为了让家人尽快走出阴影,在告诉父母和妻子“孩子治不好,已经死了”后,一直隐瞒着婴儿“复活”的经过。而之所以向家人、向病榻上的妻子隐瞒真相,李辉称“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现在被重提,像是在我伤口上撒盐。”

随后,男婴的遗体被医院再度送往合肥殡仪馆,并在殡仪馆确认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进行了火化处理。然而,由于婴儿太小,火化后并未产生骨灰。

一个来到世间40余天,饱受病痛折磨的顽强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不留痕迹地过早凋零了。

关于这一事件,笔者悲伤、慨叹之余想表达两点意思:

一是为人父母者,当有舐犊之情。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辉夫妇或许为了救治孩子荡尽了家财,或许更有其他身不由己的苦衷,但在婴儿艰难、顽强求生之际,他们过早遗弃骨肉,不做最后努力,甚至不到病床前探视一眼,实在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都说母子连心、父子天性,即使婴儿救治无望,但最终时刻的陪伴、守候,或许也是一种同样不可或缺的爱;

二是医者仁心,当有悲悯、济世情怀。一个男婴,被医生严重误诊为“死亡”,如果不是殡仪馆人员听到啼哭声,这个婴儿恐怕难逃“活进炼人炉”的悲惨噩运。这样的医德医风与执业水平,实在是令人无言以对。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现代医疗中并无“假死”这个定义,这种概念也在动物身上使用。而即使真的出现了垂危病人循环、呼吸和脑组织功能高度抑制,生命机能极度微弱,甚至是呼吸、心跳和脉搏停止跳动的“假死”现象,也是可以通过脑电图、X光透视等医疗设备检测出来的。一言以蔽之,医院和医生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愿合肥“复活”男婴的悲剧,永远不要再度重演!让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能体验到人间的温暖和做人的尊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