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久兴/随笔:捕鼠记
捕鼠记
文/郭久兴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是一句人人熟知的谚语,但老鼠能否打着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亲历。
老鼠这种小动物除可以用来做医学试验或尚可食其鼠肉,实在说不出它对人类有多少益处。历数其鼠害倒是能随口道来,诸如传播疾病、危害庄稼、偷吃食品、啮噬衣物、咀嚼书刊、咬损线路、污染环境……等等,等等。总之坏事做绝,将其列为“四害”之首加以剿灭乃是罪有应得,不会有人心生怜悯。
然而老鼠很坏却不失精明,善于与人斗智斗勇,即使你使出浑身解数有时也拿它无可奈何。所以说灭鼠并不是一件易事,只有坚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保持一分耐心且稍用心计,狡猾的老鼠才会栽倒在你手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乡下老家有一栋砖木结构的房子,地面未铺水泥,鼠洞随处可见。白天还好一些,到了晚上老鼠便溜出来作祟,在厨房、厕所及房间等处嬉闹蹦跳,奔来窜去。有一回我曾亲眼目睹,几只硕大的老鼠前拉后推拖着一块腊肉往鼠洞里搬,场面甚为壮观。截获之后我问母亲这腊肉是不是我们家丢的,她说没有呀,莫不是老鼠从外面搬来的吧?后经多方打听果然未找到失主,于是我与母亲商量将这意外之物送给了住在隔壁的五保老人喜妹伯母,正好她老人家几个月没吃上肉了。
为防治鼠害,我家里想了不少办法,包括养猫、堵洞、撒药、装夹、电毒、胶粘等,能做的都做了但收效甚微。
最让我头疼的是,兄弟分家以后我有几亩责任田。每年到了收割季节晒干的稻谷都装在一个专用的木桶里。虽然鼠洞已经堵塞,木桶顶端又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瘪谷,但老鼠照样来去自由偷吃稻谷不误。
我住在木桶隔壁,中间只砌了半跺隔墙。每当睡到半夜便隐约能听见老鼠剥蚀谷子的声响。睡不着觉倒是小事,辛辛苦苦打回来的粮食就这样被老鼠糟蹋实在是心有不甘。我试图采用吼叫或敲打墙壁、桌子的办法来驱赶老鼠,谁知才过了几分钟那些讨厌的家伙又开始蠢蠢欲动,将我的警告根本不当回事。
次日,我在木桶四周仔细察看一番,试图摸清楚老鼠的“套路”它到底从何而来又往哪里逃走,终于发现了端倪。原来老鼠是从楼面上溜下来的,墙角乃是其必经之路。我心想,这下有招了。
楼面有四个角落,我将其中的三个用木板遮盖得严严实实,留出另外一个做为老鼠的专用通道,在底端立一根木棍方便老鼠爬行。同时把房门固牢不留丁点缝隙,睡觉前把门拴好,只等半夜听动静再说。
果不其然,大约下半夜2点来钟木桶里便传出悉悉索索的响声。我立马穿衣起床,拿起手电筒蹑手蹑脚的绕行过去,就在打开房门拉开电灯的瞬间,一大群老鼠立即陷入惊恐状态一齐朝着那个唯一的通道直往上窜。说时迟那时快,我守在那里以最敏捷的动作见一只抓一只摔一只,13只老鼠全被摔死一个都未逃脱。第二天一早,我发现这些老鼠还挺壮实又听说鼠肉可食,干脆将鼠皮剥去,崭头去尾掏掉内脏用沸水杀菌消毒。妻将老鼠肉用茶油煎炒,伴以酒酿、辣椒、香葱、八角、大蒜等配料,不一阵功夫一大碗香喷喷的美味佳肴便端上了饭桌。鼠肉不腥不臊,鲜嫩爽口。那顿早餐我们一家老小吃得特别开心,连平时很少沾酒的我也不止喝下二三两。
从乡下搬进城里居住以后,对付鼠害同样花费我不少心思。老鼠是攀爬高手,我住的二楼经常有鼠辈光顾,一旦老鼠潜入屋内家里就不得安宁。若不将其驱逐或捕杀,它决不会轻易地离开。
楼面掘不了鼠洞老鼠照样有藏身之处,白天睡觉晚上便溜出来活动。每次打扫卫生,衣柜或沙发底下总能发现一堆被老鼠咬食过的果壳纸屑。我好生奇怪,这狡猾的老鼠到底藏在哪儿?
一次妻整理衣柜,衣兜里突然蹦出2只幼鼠,原来老鼠就躲藏在这个很难被人发觉的地方,拉屎撒尿臭不拉几。
我关好门准备活捉这几只幼鼠,哪想累出一身大汗连老鼠的影子都没见着。
看来,光天化日之下想要逮住或打着老鼠几乎不太可能,得另辟蹊径才行。
老鼠行动诡秘但难以抵挡色香味美的诱惑,抓住它的这个弱点就有办法将其置于死地。
我首先来个坚壁清野,把家里的食物妥善藏好,绝断“鼠粮”。然后把大米炒成金黄色,加入香油和适量水泥搅拌均匀,用硬纸壳分成几小份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老鼠抵不住香味的诱惑,一旦吃进肚里就会觉得口渴而想喝水。它绝对不会想到伴有水泥的香油会凝结成硬块使肠道堵塞,导致腹胀而死。
民间灭鼠的办法有许多种,有的管用有的却并不奏效。只有多做试验或几种方法交替使用,才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从市场上买回两个鼠笼,将老鼠喜欢吃的花生、板栗、瓜子等坚果粘上香油,用纱布扎好挂在笼中的一个钩子上,拉起关闭弹簧放置在屋内的某个角落。岂料初始几天老鼠就是不往里钻,像是在探听虚实不愿轻易上当。不过我并不心急继续耐着性子等待结果,果然到第三天笼子里便有了收获,一只活蹦乱跳的老鼠把眼睛瞪的老大,呼吸急促叫声凄厉,似乎很沮丧着说:“算我倒霉,只怨自己贪吃栽倒在你手里。”
我并不是一名捕鼠高手,只是想通过我的亲历告诉人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就像捕捉老鼠,虽属不易并非不能。记住那句至理名言:办法总比困难多。生活的乐趣往往就是从解决困难事、烦心事开始。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县文广新局
作者简介:
郭久兴,男,汉族,江西万载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55年重阳节出生。为图吉利,被祖父取名为久兴,意为永久兴旺发达。
1975年当民办教师时发表第一篇散文《育棕记》,1982年宜春师范毕业继续任教两年,尔后进入县委机关工作,先后供职于县委对台办、组织部、水务局、文联、文明办(归口宣传部)、广电局、文广新局等党政部门。1984年接触摄影,从此坚持一手拿笔,一手端相机,至今累计在各级报刊、网站发表文章及图片2000多幅(篇),获奖甚多。2006年11月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新世纪之声《爱我中华》活动表彰大会,被授予“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5年12月加入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编大型文集《名留万载》、《岁月存真》,分别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和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另有《万载欢迎你》、《和谐万载》等多本画册推出。个人文集《心路》即将出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