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如今代表上海风情的旗袍,曾经,却是禁忌

1956年,中国艺术团到了巴黎,他们的行头、扮相、旗袍、外套、发式都使巴黎的人感到目眩神迷。法国女作家、阿拉贡的夫人特丽奥特专为中国的服装写道:我把字典上所有关于色彩的字样都用遍了,可“中国服装的强烈的对比和近似的调和,朝阳和彩虹都不足比之于百一”。

1949年,上海青年在街头义卖劳军红星章。当时的女性穿着仍以旗袍为主。

1950年,秦怡、白杨、黄宗英、上官云珠等演艺界明星演出集体广播短剧,倡募国家折实公债,裘皮大衣与军棉袄“同框”。

曾经是摩登之都、东方巴黎的上海,城市里的无数时装即将进入漫长的冬眠季。此后的近三十年间,上海人普遍不再敢着意打扮,并且开始以时尚靓丽为耻。

1952年国庆前夕,一户普通的上海家庭在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门市部采购。

同年8月12日,在先施公司原址上,当时上海市内规模最大的妇女时装商店——国营南京路时装商店开幕,全店出售的557种新式样和近2万件商品。

同年6月,还报道:《理发师为美化妇女而辛勤劳动,妇女头发式样已有一百多种》。

1952年国庆,机关工作者向国庆游行队伍欢呼致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女性服饰风尚。

连在田间劳动的农妇,作为上海女性出门也依旧是要烫头的。理发师还参考了一些外国画报和古代仕女的图片,根据中国民族风格设计了一种民族刘海式:边分头路,前额留些稀刘海,两边波浪短而明显。梳了这种发式如果再配上耳环和鲜艳的旗袍,能够表现出“东方美”的特色。

1952年,静安区妇女组成春节慰问队,向革命家属致敬。依然有女性在旗袍外套裘皮大衣,烫时髦卷发。

旗袍,这种上海女性解放前普遍穿着的衣服,虽然于1956年的街头还在被出售、还在被穿着,却不再被鼓励了。它们渐渐消失了引领时尚的风头,而被用有色眼镜看待。

1953年解放日报邀请部分上海纺织业先进工人座谈。

1956年,4月,如同最后的回光返照,一场盛大的上海市妇女儿童服装展览会在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4楼开幕了。在展览会上,陈列着572种各式各样的妇女儿童服装。实用部分陈列有341套以春夏季为主的妇女儿童服装,鲜艳夺目。

可是,等待这些百花齐放服饰的,是一场只有单调蓝灰色的列宁装的寒潮。

1957年,棉布实行计划供应的第三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一九五七年棉布供应的决定”,决定自五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通用的第二期布票,一律照票面数额打对折使用。解释是这一年棉花严重减产,棉布供应紧张。

解放日报为此发社论,呼吁“……建议大家把那些压箱底的旧衣服都翻出来。过去穿过的旗袍啦、西装啦、学生装啦,能再穿的就再穿……衣里尽量利用旧布。”

一时之间,即便爱美的上海女人想添置新衣服、换换时装,也实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此后,随着运动的接踵而至,添置时装、翻翻花头的心思不仅成为了奢望,也称得上是罪孽,为求自保,穿上朴素的列宁装,和集体保持一致的外貌发型成为黎民百姓务实的选择。

一夜之间,再也没有旗袍卷发女、尖头皮鞋花衬衫男出现在街头。一旦还敢穿成那样上街,就不要怪会被捉住,然后当街剪开裤脚管、脖子里挂上破鞋、剃去卷发变成阴阳头再羞辱一番。

但像一切向往阳光的种子一样,等这个漫长的寒冬过去,服装从冬眠中醒来后,上海的街头有一天会再次百花齐放,被“朝阳和彩虹”的颜色所充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