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陕北,歌的高原
黄堡文化研究 第101期
陕北,歌的高原
和 谷
我喜爱欣赏陕北民歌。那委婉的《绣荷包》,那缠绵的《走西口》,那含情脉脉的《蓝花花》,那意趣盎然的《三十里铺》,常把我的情思牵往那质朴而佼美的高原。
在萦绕于沟壑山谷间的黄土小路上,毛驴儿驾着车子前行着。驴铃叮,车儿悠悠,赶车人轻甩着红樱樱鞭子,扯嗓子唱起了《脚夫调》。于是,歌声和辙印、蹄迹,便撒在那弯弯小径上了。
山峁上,站着个牧羊少年。他倚着羊铲,俯瞰着山坡上浮动的羊群,又抬眼望见秋空中的大雁,驮着白云从头顶飞过,便顺口唱出一曲《信天游》来。要让大雁捎上高原的歌,寄到远方去。
雨天,雪天,庄稼人不上地了,或是在傍晚,秋夜,土窑脑畔上炊烟袅袅,那些婆姨、女子们聚在了一起,纳鞋底、挑花、嘻笑一阵,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对花》。或者,一个人在土炕上、窑窗下,织布,纺线线,缝补衣裳,轻轻地哼起了《盼五更》《送大哥》。她们用歌儿,寄托着心底的爱恋和对生活的信念。
而在黄河滩上,听到的则是船工们雄浑的《船夫曲》。歌手们有着黝黑发亮的脸和纵横深邃的皱纹,有着健壮魁梧的身板,在与激流恶浪搏击着,呐喊着。那高亢的船工号子,融在了波涛里,撞击在海岸上,回环在群山和峭壁之间,是怎样的磅礴、壮美!这里有如公园荡舟的愉快,更多的是带有饱满的劳动情绪。
在山沟里,可以听到粗壮的《打夯歌》。这劳动的歌声,更有着与劳动相适应的节奏特点。四个人持着一个木桩或石硪石硪:砸实地基或打桩等用的一种工具。,领头人掌握着方向、速度和力度。一呼众合,号子声声,木桩或石硪上下飞动,其节奏铿锵有力。歌声,在集中着、组织着力量,调整着情绪的变化。而这歌声,本身又是人民在劳动中所创造的。其节奏的音型,是自然的,和谐的,其情感是朴素而真挚的。内容又是在不断翻新,而充满时代的鲜活气息。
到了正月扭秧歌的红火日子里,在日常生活中脍炙人口的,更多的便是那些优美、隽永的传统情歌。这纯朴、诙谐又幽雅的情歌,是昨天、前天的高原儿女们,用爱的心,蘸着蜜糖和苦汁作就的。……这些情歌之中,又有多少爱的传奇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显现了多少勇敢、美丽的灵魂,以至在今天仍被流传着,陶冶着高原儿女们的情操和风韵。
这里,曾是一块苦难的土地,留下了凄清悲凉的《揽工调》。这里,又曾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产生了《刘志丹》《骑白马》。在这高原的晨曦里,由一位普通庄稼人吟出的“东方红,太阳升”,已从山沟里传遍全国,以至宇宙太空、大洋彼岸。
这里,确是民间音乐艺术的宝库。今天的歌,明天的歌,也正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孕育着,诞生着。陕北,歌的高原啊!……
该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课本
和 谷
国家一级作家。1952年生,陕西铜川黄堡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长安》《特区法制》《百年陕西文艺经典》主编,陕西省文联副巡视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
《市长张铁民》《无忧树》等多部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报告文学奖、新时期散文奖和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著有《和谷文集》14卷、《柳公权传》、长篇小说《还乡》《谷雨》等60多部。舞剧《白鹿原》《长恨歌》《孟姜女》编剧。作品收入教材和北京高考试卷,翻译为英文、法文。
从事文学创作之外,兼事书法绘画,画作《东原》《闺怨》《种豆南山》《北地》等入选《中国作家书画集》等多种书刊展览。曾获陕西省直机关书画奖项和陕西中青年书画家称号。
黄堡书院设有和谷文学(艺术)馆。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