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中/铜川文学有四代

黄堡文化研究 第219期

铜川文学有四代人

刘新中


前不久,铜川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见》,并就文艺创作的繁荣,制定了具体的举措。这个大背景下,梳理铜川的文学队伍及创作,有积极的意义。

铜川的文学队伍有四代人。

第二批是新时期涌现的那批人,有朱文杰刘新中黄卫平钟平芦苇豆冷伯以及半老不老的秦凤岗李祥云郭建民等人,这批人黄卫平、钟平小说曾列人陕西小说33人新军行列,以后的小说创作成绩斐然;刘新中诗歌曾登上中国诗歌刊物《诗刊》,并出版了铜川市第一本诗集和诗歌理论集;朱文杰为铜川早期的文学活动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功不可没,他重要的作品如《哭泉》《老三届采访手记》虽都在西安工作时出版,但其构想准备可追溯铜川;秦凤岗出版了铜川最早的两本书,并率先加入了省作家协会;郭建民的农民诗歌在全省极具影响,以他为核心,把陕西省农民诗歌的大本营扎到了铜川;他们开辟了铜川的一个文学时代,制造了一支颇具实力的文学队伍,属于承前启后的一代人。

第三批是六零后乃至七十年代初那拨人,这批人至今仍活跃在文坛上,是铜川文学队伍的黄金一代,有唐云岗刘平安吴川淮吕俊涛王宏哲王维亚安黎第五建平刘爱玲王可田陈忠海冰峰李双霖等人,他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崛起乃至于大放光彩。后来许多人都到了西安,成为陕西文学的中坚力量。譬如安黎的乡土小说,有文化批判;第五建平的探险小说、有哲学思考,王宏哲的小说,以小人物小事情切入,凸显人性的复杂;王维亚的散文,叙写笔墨情怀,发散出文化的力量;刘平安的散文,朴实中显灵性,平和里不乏故土情怀。都在较大范围制造出影响;调到北京工作的陈忠海,网络小说曾风头一时,曾在香港、台湾等地出版《曹操秘史》《生子当如孙仲谋》等。固守本土的唐云岗、刘爱玲的小说,王可田的诗歌以及诗歌理论,都展现出强劲的势头,在全省享有盛名。唐云岗的长篇小说《城市在远方》,刘爱玲的中篇小说《上王村的马六》,王可田的诗集《拾穗者》分获全国文化杯文学一等奖,这是文化部落户天津的公共文化项目,小说、散文、诗歌分别以梁斌、孙犁、鲁藜冠名,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这批人,年富力强,经验与阅历日臻成熟,还在路上,上升空间仍然很大。另外,队伍庞大。如果细数,还可列出一串名字,如吕学敏王存良何文朝李建荣皇甫江等。

第四批人队伍蔚为大观,进入新世纪后,曾经的文学热潮已不复存在。但火种犹在,随着各区县文联、作协的等组织的建立,文学不再神秘高深,触手可摸,文学回归大众增加了人们操弄文学的自信;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人人皆可发表作品,并评头论足,明显个体化特点呈现的同时,交流、交融同步提高成为一大亮点。这批人佼佼者有陈广建张惠妹郑晓蒙等。

已故著名作家路遥和铜川渊源很深,他在生前和铜川文友一次小范围聚会时说,他看好铜川,对铜川的文学充满了希望。此言不虚,非应景之说。当年铜川文学已显气象,顺延下来,如今更进一步。文化是软实力,是血脉与灵魂,这种认识已成为全国上上下下共识。铜川出台政策,是东风,借风驶帆,铜川的文学应当走的更远。

来源:黄堡书院

相关阅读

【获奖作品】北望铜川

刘新中/铜川的山

刘新中/铜川的水

刘新中/铜川的路

刘新中/铜川的物

刘新中/铜川的沟

刘新中:中国之雪

刘新中:窑上(瓷厂记旧之三)

【好文推荐】刘新中:永远的文化宫

刘新中:路遥和他的“天下第一瓷”

刘新中,陕西铜川人,著名作家、诗人 。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0)

相关推荐

  • 刘宝胜诗歌选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学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刘宝胜,六零后,山东琅琊人.有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报><青年文学家><广州文学><大北方>< ...

  • 【晶莹美刊】南英:今夜有风敲窗(外四首)

    作者简介 南英,原名:南长贵,网名红尘隐士,大专学历,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棋盘镇人:本人爱好写作,勤于笔耕,善于思考,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心情书写人生,现为凤凰诗社入驻诗人,陕西省国学研究会铜川分会诗歌研 ...

  • 刘恩桂:二赖子(闪小说)

    [总第135902期] 二赖子(闪小说)   作者:刘恩桂 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我还在被窝里睡觉呢. 胡村长像有急事似的,敲响了我家的门."二赖子,还睡懒觉呢?快起来!有事和你说--&qu ...

  • 刘恩桂:半碗茶(闪小说)

    [总第136703期] 半碗茶(闪小说)   作者:刘恩桂 老张头儿,手里端着一个饭碗,里面盛着半碗像茶水的液体.来到村上,找村长,告状. 老张头儿,七十多岁了.有五个儿女,四个女儿,一个儿子. 为了 ...

  • 我的《铜川文艺》/ 刘新中

    我的<铜川文艺> 刘新中 1990年铜川市文联成立,<铜川文艺>移交文联,这是编辑部全体人员合影,左五为主编陆炳寰,左六.七为副主编姚晓舟.刘新中. 再度和你握手,你依然以不可 ...

  • 听读 || 刘新中:陈忠实的一堂文学大课

    西北作家,文娱载道.点上面蓝字"西北作家"关注 陈忠实的一堂文学大课 --铜川文事之一 刘新中 这一堂课,不是在教室里,也不是在讲坛上. 1994年,铜川城市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 ...

  • 刘新中:另一个姚筱舟

    另一个姚筱舟 刘新中 认识姚筱舟那年,他47岁,这个年龄,如今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岁月,但那时候,他在我的眼中,黑瘦,干枯,整个一个小老头模样.那是1980年,铜川开一个文艺创作方面的会议,我和他都是参会 ...

  • 刘新汉《七律诗四首》| 主播大雪 | 心香文艺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电台音频:喜马拉雅:心香文艺 刘新汉作品,主编黄幼中 <神话传说> 莫问春花雪月圆, 雲开雾绕乘飞船. 一身得拜槐宫桂 ...

  • 瓷韵之三:倒流壶的智慧 / 刘新中

    瓷韵之四 倒流壶的智慧 刘新中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陕西时,曾受赠一件耀州窑出品的倒流壶仿制品. 这是一件最能体现耀州窑精神的瓷器,充满了智慧. 耀州窑与"官.汝.定.哥.钧 ...

  • 西北作家 || 刘新中:瓷韵之三——老 窑

    瓷韵之三 老    窑 刘新中 我不知道它的准确年龄,人们都说它来自于宋代,终归是很有些年头了.借用一句歌词,它确实"胡子里长满了故事". 1985年,我在一家电瓷厂当基建科长,盖 ...

  • 瓷韵之二:关于窑变 / 刘新中

     你们知道我们当年是怎么看待烧窑吗?又热又累时,曾经乱骂,哪个狗日的发明了烧窑:烧来烧去,把人都变成瓷锤了. 瓷韵之二 关于窑变 刘新中 我曾经出过一本薄薄的诗集,专写陶瓷,大名<窑变>. ...

  • 瓷韵之一:窑火抒情 / 刘新中

    瓷韵之一 窑火抒情 刘新中 一 我对火情有独钟,因为,我烧过十年窑. 脆弱的坯子一旦经过火的锻烧,就视之温润如玉,敲之铮铮有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 烈火中获得永生是壮美的,动人的.它抖落掉了浮躁,获得 ...

  • 刘新中:窑上(瓷厂记旧之三)

    黄堡文化研究 第126期 窑上(瓷厂记旧之三) 刘新中 1973年8月,从襄渝铁路建设工地退场后,我被分配到铜川电瓷厂工作.我们一行战友八人,有六人被分到了烧成车间. 烧成车间是官称,是大号,电瓷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