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缑城️ 12】灶头间(上)
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炊烟,曾在七十年代的缑城里满城飘荡,人们把炊烟升起的地方叫做灶头间。
——《一个人的缑城》
灶 头 间 (上)
文 摄/ 顾方强
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炊烟,曾在七十年代的缑城里满城飘荡,人们把炊烟升起的地方叫做灶头间。
曾经围绕在灶头间里外忙碌的人们,对于吃的欲望,纯粹得几乎没有欲望,除了吃饱就是吃饱。不似现在各种吃法让人眼花缭乱的饭店遍布大街小巷,当时小城里的饭店屈指可数,且仅能供应诸如香干溜肉片这些家常小炒与埕头酒。吃过一遍心念记挂着还想再去吃一次的地方,除了龙灯墙脚下的县政府招待所食堂,再一个就是中大街上的大同食堂了,一个吃地位一个吃味道。关于味道,缑城里的人们早已把味觉的感官感受,升华为所有感官及行为感受时的感叹词,一个人一生世所能经历得到的酸甜苦辣大小诸事,全都可用是否味道来一锤定音。
已无暇顾及吃这件头等大事有无味道的人们,一日三餐的早饭、昼饭、夜饭一餐都离不开灶头间,就像孩子一样离不开母亲。灶头间,一个护佑一生温饱、一世温暖的根据地,却大都被安排在缑城人眼中有点不屑的隈下间,尽管容身在边皮角落的隈下间里,还是波澜不惊地担当起了承接人间烟火的大任。
灶头间光线暗淡,多数人家会在灶头间的屋顶,掏出一个砧板大小的方洞,压上玻璃用来采光,人称天窗。冬日,在雪霰子夹铁一样落下来的日子里,感受到阵阵寒意的人们在一阵紧似一阵的落雹声中,裹紧絮布祅摶手耸肩地弓起身子来挡寒。看着冰骨头冷的雪霰子在天窗飞溅,依偎在被灶火映红脸庞的母亲怀里,渐渐被点燃的暖意,如灶膛里的灶火一般在心头熊熊燃起,一直摇曳在日渐遥远的时光中不曾熄灭。到了夏日,从天窗照射进来的日头光,会在灶头间形成一道夺目的光柱。童年的夏日无休无止,偶尔落单的时候,蹲在灶头间无边的寂静中,失神地盯着光柱看,看无数精灵般的尘埃,像活奔在尘世上的我们一样,在这道耀眼的光柱里拼命地上下飞舞,看不清也看不见它们将飘向哪里,但我知道它们终将落地。
时常烫气蒸腾的灶头间,主角自然非灶头莫属,灶头俗称柴灶或镬灶。镬即锅,缑城人对镬的称呼沿用了最古老的读法,其它还有许多的日常生活口语,在四大名著的用语中俯拾皆是,在缑城人漫不经心的会话里,有着来自岁月深处的问候。
灶头一般倚靠在灶头间转角处,用青砖垒砌、蛎灰抹面而成。老辈辈打灶头的泥水老司,活像个算命先生,一些掐指选日择时、罗盘定位捉向、破土烧经念诀等等做风水的行当,讲的头头是道样样在行,某某人家现在有吃有用全靠其灶头打得好的正反例子,说得新主顾心中庆幸不已找对了好老司。灶头打牢容易打好就难了,那种火烧不旺烟排不畅的灶头不在少数,任你请几个泥水老司来整捉都无济于事。打得了一手好灶头的泥水老司,足可以在一众抲砖刀的同行面前,背手踱起八角步而不招人白眼。
小城里打灶头名气最大的是小七师傅,人称灶头小七,也就是老六他堂叔,在家里排行老七。老六的称号,不是排行而是排位得来的。老六的年纪比我们高三个年级段,小时候有段时间,常挥舞着袖衫头口脏得皮剃刀布一样乌黑发亮的手臂,在我们面前一口咬定,全世界除了马恩列斯毛之外,全天下算他第一大。到读初中的某天晚上,大家相约逃夜自修课去看女排直播,猢狲一样骑在动配厂围墙上,轮流吸着一支老六从他阿爸烟盒里偷拿的古松牌海绵蒂头香烟,兴奋地谈论着本场比赛战术安排,等待直播时闲聊起老六全世界第一大的这件事,才给追封的雅号,获封时离事情过去已经十来年了。老六老六的又无心无肺地叫了几十年,雅号中隐约着女排夺冠时代你我黄金岁月里的阵阵欢呼声,已在似水年华中声声远去。
老六说听他阿爷说起过,堂叔打灶头的地位,缘起于水角凌路上的施家大道地。气派的中西合璧大车门道地,在中秋落成入住后,这大宅中的三眼大灶是餐餐惹得厨头老司灰头土脸。请过不少大老司来整修也不见起色。到他堂叔出马时,只见堂叔手抲砖刀,气定神闲地背着双手围着灶头间里外一转,二话不说拎起两块青砖,架梯飞窜上屋头顶,往烟囱岀风口的某侧一搁,被挡住倒灌风的灶头立时火旺烟轻。立在屋顶炊烟缭绕之中的堂叔,在伙夫的惊呼声中,顿时如灶司菩萨下凡,自此名声大振。
打灶头的窍道,也不知道老六是不是在信口胡说,说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烟道给整捉服贴就条直了,你要掌握好灶门烟道要里高外低、烟道转角要里斜外圆、灶外烟道要上下通顺等等巧道。当然把主人家的灶头打牢是顶要紧,缑城人把所能遭遇到的不测与不幸,全部用倒灶一词来概括,可见倒灶在人们眼中有多忌讳。老六说,获他阿爷手艺真传的堂叔,在某次醉打灶头收工后,正在享用主人家好酒好菜和恭维之时,真是阿爹了,身后新灶头上的灶山头,竟然噗碌咚一声塌了一只角下来,自此断了来自大户人家的邀约,连带阿爷的一世英名也毁于一灶。
灶头,在缑城人心目中的份量极重,可以说是重于泰山,地位神圣得不容挑战,民间起纷争被逼急要摊牌时拿它来壮胆,轻轻问一句:喔哟~看样子还要上门来耙灶头?再怎么盛气凌人的人,也会被问得虚头缩脑环顾左右而言它,赶快把话题岔开,要不然随着嗷的一声嘶,会当场招来一场不惜脸面与代价的撕打,并在事后招来人们一致的数落。
灶头分别由灶台、灶山、镬灶膛组成。灶头按灶台上的灶眼多少,分为两眼灶与三眼大灶。还有一种似灶非灶、把镬直接搁在缸上烧的叫做缸灶,烧缸灶的一般是倒落人家或灶头打在脚肚上的光棍人。缑城人把在家里一分一厘地熬、在外面浪吃浪用地花的行为,不留情面地用屋里烧缸灶外面充大亨佬来讽刺,嘲讽那些为了脸面打肿面颊鼓充胖子的人,不过现在的社会有时不充下大亨佬,你连缸灶都没得烧。
两眼灶上的两口铁镬,对应镬盖的尺寸大小,分为尺八镬或二七镬,一口炒菜另一口煮饭。二口铁镬交界圆孤之间的灶山脚下,安有一个罐口与灶台齐平的平口圆底烫罐,罐体嵌在灶膛壁二面都可受火。煮饭炒菜之后,烫罐里一般用以洗脸的面汤水也顺带给烧烫了,并且可以借助灶膛里的余热,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水温,给冬日里的人们带来不少的方便。烫罐按材质有铜、铁、陶之分,人们还是习惯地把它统称为铁烫罐。
用过一段时间的铁镬需要刮镬,要把它端到室外倒扑在地,用铲子刮去镬底上厚厚的镬垢,这样镬底会干净不少且热力传递会更快。固定在灶台上的铁烫罐就不一样了,罐底被烟熏火燎得漆墨烂黑也没法去清理,成为家长数落孩子脏兮兮时的代名词。当时小城里的绝大多数人家还没有浴室,面盆、脚桶、面巾、脚布,再加上一块与洗衣同用的肥皂,就是洗澡的全部家当了。公共浴室也只有大同食堂里边有一家,年少时瞄见大人们坐在浴池边,被擦背师傳擦得直哼哼快要断气似的,末了被按住头左右咔嚓一拧后,又是一副重获新生的神情,让人迷惑又好笑。现在一年四季清清爽爽、衣服不皱的老六,按他母亲当年数落他时的说法,人腌臢得头颈跟铁烫罐一样黑,头发打结缚野人一样了,还不知道去洗一下,要是不用热水先给润一下再洗,铁刨都刨不下来了。其实小城里的男孩,暮色中窜回家进窠之时,有几个没被自己的母亲这样数落过呢?由此忆及年少时常被母亲一把拎过去擦脸时,在滚烫的面巾下拼命挣脱的情景,这只带来冬日暖意的铁烫罐,越发显得亲切起来了。
专门用来炒菜的这口镬,除了过年好像也没炒过什么像样的菜,偶尔用来熬猪油与染布的场景倒是历历在目。还记得熬猪油的场景与猪油渣的喷香松脆有关,至于染布与穿新衣裳有关自然记得,母亲在染之前总会问我今年喜欢黑色还是蓝色的。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这口灶逐渐被煤球炉取代。煤球炉开始烧的是煤块,东门酒厂等厂外的煤灰堆上,经常能看到小孩在那里翻捡煤渣。后来小城有了把煤块轧粉压成乒乓球大小的煤球供应。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煤球改良为加上黄泥压成的蜂窝状煤饼。煤饼厂设在小北门外,买回的煤饼在共用地界是否越界叠放的问题,时常会引发邻里之间到天下随便哪里去讲理都不怕的天问。使用时顺着煤饼蜂窝眼,用铁条把煤饼炉的火上下捅旺,使用后断不能忘了在炉口盖上铁板、在炉脚关上风门,这样封好的煤饼炉过夜就不会熄火,方便下次起盖开封时就能使用。否则,煤饼被烧成煤灰浪费了讨骂不说,生煤饼炉是件挺麻烦的事。要是遇到潮湿天气,即使眼泪水被熏得嗒嗒漓,蒲扇爿扇得呼呼响,生煤饼炉这件事,有时跟实现仅一步之遥的某些想法一样,一时三刻点不亮就是点不亮,只能作罢另寻它径,弄到最后搞得一点火种气都没有。
三眼灶中相对两眼灶多出来的一灶,上面置放的是名为炊淘镬的大铁镬。逢年过节或捣麻糍做老酒的时候,这口大铁镬就撑起大场面了,不过这样的上场机会并不是很多,多数时候和二七镬一样,担负着主人家烧煮猪食换取生活期许的重任。南瓜与南瓜藤、番薯与番薯藤剁块切段,加入米糠后一起炊淘,就煮成了家猪的不二主食。包括酿草籽和托人从酒席上收集来的泔水在内的猪食,被缑城人统称作猪水。一个人要是多少不论好坏不计,一上桌就抢羮饭一样直奔主题,叉菜羮一样地夹,绞刀一样地嚼,直把全桌的汤汤卤卤吃得是沥卤㗳浆,被人侧目还全然不顾地吃勿息地吃,十有八九会招来吃点东西像吃猪水一样的嘲讽,这场面就尴尬了。要是被人背后在这么诟病的话,那就不仅仅在指吃这件事了。
少时看见老六奶奶提着盛满猪水的拗斗去猪栏间喂猪时,时常跟着一起去看。以前的家猪总有一种为吃而生不问生死的气势在,一见到来人就争先恐后的霸在猪水槽前,不等猪水全部落槽,晃着大脑袋张嘴就拱,甩着一对大耳以风卷残云之势边拱边吃,边咂吧出被缑城人蔑称为“猪娘嗒”的咀嚼声,心荡神迷地哼着“肉~肉~”的低吟声,缑城人大概也是据此,把猪生动地称为肉肉,鸡也一样称为嘎嘎。焐在镬里要二三天才能喂完一锅的猪食,虽说气味有点酸腐逼人,在秋夏季节还会招来挥之不尽的成群苍蝇,老六家和农家一样,还是会习以为常地常烧常煮,指望悉心喂养着的家猪,出栏时能够达到级别卖个期望再三的好价佃,藉此贴补不知在心里盘算了多少遍的日常开销,包括去鸡行口抲一双小猪回去继续养的费用。
对于这些周而复始的劳作,缑城人并未长吁短叹地去作过多的感慨,他们以为人会苦一阵子,总不会苦一辈子,真的苦了一辈子,总认为这不过是一阵子的事。
文 摄 / 顾方强
编 辑 / 西湖雨
审 核 / 浩海紫烟
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
【一个人的缑城】第 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