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当众狂踹妈:溺爱本质是不教育,置孩子人生于失败危险中不顾
https://www.toutiao.com/i6883065510724895240/
原创素质教育观察2020-10-13 19:29:33
文/霓裳
10月12日,一则女孩狠踹妈妈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这位10多岁模样的女孩,疑因坐错了地铁,当众狠狠地踹了妈妈好几脚,还对劝阻自己的一名男子动起手来。
许多网友对此表示了一致的态度:
都是被惯的结果!
换了我,狠狠打回去!让她知道打妈妈的下场!
虽然我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当我看到这样的视频时,第一反应也是很想狠狠揍这孩子一顿,真是太过分了!
01
女孩的恶劣表现是被“惯”出来的
视频中的妈妈,双手拎满了大包小包的购物袋和沉重的箱包,她的身上还背着一个鼓鼓的背包。
就算是这样,妈妈却舍不得女儿提一点东西,女孩空空的两手悠闲地插在衣兜里。可见,这位妈妈对女儿有多溺爱。
另外,女孩打妈妈,妈妈没有做任何反抗,更别说呵斥和严厉制止了。甚至在孩子对劝阻的男子动手时,妈妈居然说“没事”。
或许,对这个能在公共场所做出如此种行为的孩子,妈妈不敢当众管教她,是因为担心孩子会做出更失控的行为,比如,离家出走或以自杀想威胁自己等。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女孩的失控表现,正应了李玫瑾说的那种情形:小时候不及时管教孩子,长大后你就管不了她了!
为什么管不了?因为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力量,她随时可能做出失控的事情来。而小时候你管孩子,他们最多就是哭闹而已。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必要的行为规则约束是不可忽略的。否则,养出一个失控的孩子,不仅家长自己受罪,孩子其实也是受害者。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被社会所不容或危害社会。类似的事例早已屡见不鲜。
02
被惯坏的孩子大多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中
一、他们的认知与心理发育水平明显滞后于同龄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常常会做出熊孩子的行为。我们都知道,熊孩子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认知不足;二是危险性大。他们因为无知所以无畏,行为举动没有规矩且不懂得考虑后果。
这个女孩的心理发育水平,看起来还停留在婴儿阶段:
什么都依赖妈妈,东西要妈妈提,连脑子都用妈妈的,自己坐地铁也不看车号与站点,盲目跟着妈妈。
同时,她的内心只有自己,看不到妈妈的辛苦与疲惫。当发现坐错车后,她又全怪罪于妈妈,并立即对其暴怒踢打。
一个人小时候心理发展的滞后,成年后在社会上就要多走几十年的弯路,甚至一辈子都走在弯路上。
二、为什么这些孩子的心理发育严重滞后
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度照料、保护和纵容,这也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溺爱。
一些家长从小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和受委屈,把孩子本人该做的都替他们做了。当孩子还是个无力照顾自己的婴儿时,这样的照料是正常的。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就要不断地帮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进而帮助别人。这样孩子的能力与心理水平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果孩子渐渐长大了,父母还像对待婴儿那样过度保护,就切断了孩子的能力与心理的正常发展之路,孩子虽然身体长大了,心理却停留在婴儿时期。
比如,很多孩子被溺爱的孩子会一直活在全能自恋中,觉得自己只要动动念头和嘴巴,妈妈就会自动来替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外界不能让孩子如愿,孩子就会暴怒,进而攻击妈妈。这就是婴儿心理水平的一种体现。
就像这位妈妈把所有的行李都背在自己身上,却舍不得让女儿提一点东西,而女儿却觉得理所当然。而当她发现搭错车,就迁怒于妈妈。
03
溺爱的本质是不教育,置孩子的人生于失败与危险中而不顾。
一、溺爱让孩子无能,无价值感
父母溺爱孩子,还有一个潜在的意思,就是“我无所不能,而你却什么也不会”或“离开我的保护和帮助,你什么也做不好”。
所以,溺爱孩子,实际上否定了孩子的真实能力,压抑了孩子的成长需求,父母用自己的过度照顾和保护,扼杀了孩子的自我成长空间,让孩子活在无能感中,习惯于依赖他人的照顾。
这样的孩子活着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意义、价值与人生乐趣。
二、溺爱导致孩子错误的认知,将孩子引向失败的道路上。
家长的过度照顾,只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和特权的思维习惯,觉得自己就是应该享受特殊的待遇。他们搞不清自己的人生意义,只会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看不见别人的付出与需求。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常常会四处碰壁。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到:“成年人中的失败者,大部分是因为在童年时期就未对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一直受此影响。”
他指出:
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也是导致孩子对人生意义曲解的一大因素。在那些孩子的心中,他们的愿望就是法律,自己无须争取,便可以获得一切。他们认为这种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一旦他们不再是众人注目的焦点,或者别人不再那样关注他们,便会不知所措,觉得所有的人都对他们有所亏欠。
在生活中,他们已经习惯了索取,不付出,根本不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他们脑中除了自己别无他物,根本不懂得与人相处,相互合作的好处。
过于受宠的孩子,在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危险人群。
当他们不如意时,就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于是就会憎恨他人这个世界。这就是所谓的“惯子如杀子”。
04
分清无条件的爱和溺爱
这里要区分一下无条件的爱和溺爱的区别。
因为,总有人在疑惑,不是说从小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吗,为什么又说太溺爱会惯坏孩子?这不是相互矛盾了?
其实,无条件的爱和溺爱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一点,我在文章《对照一下,你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或是无条件满足,还是溺爱? 》中有着详细的叙述。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点击文章阅读。
这里简单再阐述一下:
一、溺爱更多的是关注孩子行为与情绪的表面,不是孩子内在的成长与心理需求。
无条件的爱,看见和关注的不是孩子表面的行为,而是他们内心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比如,孩子因不想上学而哭闹,溺爱就是 “好吧好吧,不想去就不去了”。如果这时爸爸坚持要孩子去上学,妈妈就会说“你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
而无条件的爱,是关注到孩子不想上学背后的原因并理解他的心情,然后用心去解决孩子的困惑与顾虑,让孩子放下心结,愿意去上学。
二、溺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烦恼。它关注的是当下的效果,却忽略了长远的影响。
而无条件的爱,不仅重视当下的效果,更关注孩子长远的发展。
例如溺爱的家长对孩子的“有求必应”,只是他们“息事宁人”的一种手段。比如,当孩子为了买玩具而哭闹,溺爱的家长就会说“好啦,这就给你买,别(哭)吵了!”让孩子学会错误的处理问题方式。
而无条件的爱是,当孩子吵闹或要买东西时,关注到了他们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比如孤独与空虚等。
然后,给予孩子理解与合理的满足,以及用心的倾听、交流与爱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爱,并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需求。
三、溺爱满足的其实是家长自己的心理需求。
比如,家长为了孩子不吵闹或为了自己省事而塞给他一个手机,任由他玩游戏。又比如,家长害怕孩子受伤受累,为了避免自己心痛或担心,于是不让孩子乱跑,代替孩子做事等。
但是,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就忽略了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成长需求。这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占有的一种体现,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因此可以说,家长溺爱孩子,看起来是在以孩子为中心,其实是在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
这也是为什么被溺爱长大的孩子也会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而忽略别人的感受的原因之一。
蒙台梭利说:
所有道德上的偏差都取决于在爱和占有之间作出一第一个选择,人们一旦作出了选择,就会沿着其中一条路走下去。
家长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