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幞头的故事
#中国传统服饰###长安十二时辰#
【幞头】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最近热播中的《长安十二时辰》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剧中幞头的起源和它的故事。
北齐 娄睿墓壁画·局部
幞头,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又有“折上巾”、“软裹”等很多名称。幞头是我国古代男装独特的标志,于南北朝晚期出现后,历经唐、宋、金、元、明,从一块包头布逐步演变成有各种固定帽身和展角的造型,直至清朝初期被满式冠帽所取代,前后通行时长一千余年。可见,幞头在中国服装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的意义。
北齐 徐显秀墓壁画·局部
历经五胡十六国,鲜卑人从建立北魏开始真正成为整个北国的统治者,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得汉族与鲜卑等民族不断大融合。从娄睿墓、徐秀显墓、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等出土的壁画和陶俑来看,这些人无论男女都戴有披幅的鲜卑帽(也叫风帽)。
北朝 九原岗北朝墓壁画·局部
鲜卑帽为什么要在脑后留垂披幅呢?孙机先生认为一是由于北地苦寒,垂披幅有助于保温;二是有可能与蔽护编发有关。《魏书·礼志》记载:“太祖天兴六年,诏有司制冠服,随品秩各有差。”大约此后魏人已改变其编发的习俗,所以当北魏孝文帝再度改制冠服时,并没有提及编发。如宁夏固原北魏前期墓中还出土了贯铜笄的发髻。
北齐 高洋墓陶俑
既然已经南迁,又不再编发,披幅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因此在北齐墓中就有用带子扎起来的,如北齐高洋墓陶俑。
按照传统的说法,幞头出现于北周,《北周书·武帝纪》说,宣政元年(578年,距离隋朝开国仅仅3年)三月,“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隋 陕西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局部
隋代幞头也不乏其例,如【武汉周家大湾241号】的两角幞头、【陕西三原隋·李和墓】、【湖南湘阴隋墓】以及【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的陶俑有四角,两脚系于额面,两脚垂于脑后,较前例已有改进,但头顶上还是平的。
唐 新疆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巾子”
但是在【安徽亳县开皇二十年(600年)王干幕】、【武汉东湖岳家嘴隋墓】等处出土陶俑上所见的幞头其裹法已与宋·沈括《梦溪笔谈》之说相合,“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 到了这时,幞头就可以被认为是正式形成了。幞头之下别施巾,大约始于隋大业年间,广泛使用大约始于唐武德年间。到宋代,幞头已经发展成帽子,巾子也就不在用了。
唐 陕西西安鲜于廉墓·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幞头通过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大变革而产生、并在隋代初步定型。头顶上相当于发髻处的隆起部分,是这时汉族与鲜卑族通用的发型的代表,所以成为民族融合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服饰中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新的民族首服形式。
唐陕西西安鲜于廉墓·三彩釉陶胡服牵马俑
至唐代,男子常服基本上是幞头、缺胯袍、蹀躞带、长靿靴的形式,而幞头已经是是男子常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皇帝到平民,日常生活中都要裹幞头。甚至进行相扑表演的力士,除一裈之外,全身赤裸,却也忘不了裹上幞头。
#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