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秋教授:推进淋巴瘤专科建设,提升我国淋巴瘤诊疗水平!|世界淋巴瘤日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今年4月,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启动,旨在整合优势资源,全面推动淋巴瘤专科发展,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38.3%,远低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究其原因,现存的诊断不明确、治疗和患者管理不规范、随访不间断脱落等就诊进程中的困难与障碍,影响了整体的治疗效果与预后。
医学界传媒独家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于今年4月启动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旨在整合优势资源,全面推动淋巴瘤专科发展,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这意味着在淋巴瘤专科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临床诊疗、患者管理等方面,将树立国家标杆。
该项目专家组阵容豪华,由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领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任临床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李小秋教授任病理学组组长,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宋永平教授任全程管理学组组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宋玉琴教授任秘书长。
“《淋巴专科病理讲义》的纲要和初稿预计在年底完成”,在今年的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前夕,李小秋教授接受医学界传媒的专访,介绍了淋巴瘤专科化建设项目的有关进展,以及他对学科发展的建议。
淋巴瘤是我国、也是世界常见瘤种,虽然不像肠癌、乳腺癌那么高发,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其发病率在全球大概排第8位,在国内也能排入前10位。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淋巴瘤的预后相对较好,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治愈。但由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发展的差异,疗效悬殊巨大。
淋巴瘤包括了上百种病理类型或亚型、变型,常见的也有10多种,综合各类型而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治疗后5年总体存活率能达到60%-70%,我国台湾地区也达到50%以上,而我国大陆地区的这个数据只有38.3%。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诊断方面的落差,病理诊断不明确、不规范或不及时;二是治疗的规范化程度也不够理想,没有按照诊疗指南进行规范治疗;还有就是患者的诊疗管理还不够有序。淋巴瘤发病部位多样,一些结外病灶的患者,经常会去非血液病相关科室就医,导致诊治规范化程度受到影响。
在此,我们要建议淋巴瘤患者去血液科、淋巴瘤科或肿瘤内科接受规范化的诊疗。同时,淋巴瘤的诊疗是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医患的密切配合,但不少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全程、规范的治疗和随访,这些都会影响到疗效。
基于上述诸多问题,业界部分有识之士,包括马军教授、朱军教授等知名专家,希望发起一个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借此提升国内淋巴瘤诊疗的规范化程度和诊疗、研究水平。这一倡议提出后,立即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响应和大力支持。
这个项目在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教中心领导下,设立临床、病理和全程管理三个专业学组,临床组对应于直接的诊治;病理组对应病理诊断——淋巴瘤分类复杂,需要鉴别良、恶性的情形也特别多,需要用病理这一“金标准”来指导诊疗;全程管理组主要由护理专业同行参与,对病患加强管理,避免治疗过程中的失落并进行随访。
此外,还有一个专科管理顾问团队,主要由医院行政层面人员构成,从而能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和协调,保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顺利推进。
国家级淋巴病理中心基地必然与规模相当的国家级淋巴瘤临床诊疗中心直接对接,有完整的技术平台、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相对充足的医疗、师资人力资源。除去医疗和科研的目的,国家级的淋巴病理中心基地将主要承担教学任务,即进行专科骨干医师的培训。通过教学,树立并推广淋巴血液病理诊断规范。
当然省、市级的病理中心也有一定的会诊和人员培训任务。淋巴血液病理专业性极强,需要长期的培训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医疗水准和服务水平,一时还难以做到所有医疗机构同质化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学科建设以及分层诊疗是解决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中,我们病理组有三大任务,包括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建设国家或地方层级淋巴病理中心基地,以及参与淋巴瘤全程管理和综合诊疗。
为什么把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放在首位?我觉得要做好一切事情,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人,而且我国的病理从业人员相对短缺,无论大病理还是淋巴血液病理等专科病理,无论医生还是技术员队伍,都处于较严重的人才短缺状态。由于医学培训体制的不同,国内目前尚未完善病理亚专科培训制度,我们淋巴血液病理也一样,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也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或教材,所以需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补齐这方面的短板。
理想的培训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面向专科医师,也要对技术人员和管理层进行培训;不仅教大家如何做优秀的病理医生和技术员,还要对淋巴血液病理实验室的设置、安全、质控以及信息管理提出规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全面性建设。
李小秋教授
短期学习主要是面向基层医生的专业培训,利用环周末时间作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或者面向专科病理医生作专题性培训。专科进修或中长期培训想借鉴国外专科医生培训制度,主要面向一些中心单位的淋巴专科病理医生或技术骨干进行培训。为了和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相适配,我们的专科病理培训也会整合一定数量的临床观摩或多学科综合诊疗实践内容,从而拓展学员的视野。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针对初学者的全方位、系统性培训,专科病理进修相当于专培阶段的训练,主要吸纳较高年资、有一定工作经验、且对淋巴血液病理较有兴趣的医生加入,培养目标是既博又专、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我们这个项目目前主要还是着眼于人才培养,将来会不会和执业许可和职称晋升挂钩,可能还需要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适时评估、判断。
肿瘤的MDT诊疗模式是根据现有的学科分类、以患者或疾病为中心,组织临床各专业人员参与的现代诊疗模式,这一理念有利于对包括淋巴瘤在内的各类肿瘤开展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就病理诊断领域而言,淋巴血液疾病的诊断需要整合传统的组织或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包括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遗传和分子病理研究等多项技术,整合上述信息和临床信息是作出精准诊断的基本前提,理想中的淋巴血液病理实验室应该具备这样的整合性技术平台,或者,至少应建立起顺畅获得上述整合性信息的渠道。
众所周知,医学业已进入分子时代,淋巴瘤的治疗也已从传统的放、化疗进入到联合传统治疗模式和免疫、靶向等治疗手段的新纪元。事实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一直都贯穿着淋巴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和进步,这也是我们每位医者都要了解的学科发展的趋势。
分子病理研究的深入,有助于我们更加精确地界定疾病的生物学特征,更好地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此外,还有助于预测疾病的预后并进行精准的干预,以及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
但在实践层面,是不是每个病例都需要做到分子层面,我个人对这一点持保留态度。检测必须为治疗、或者说为达到最佳疗效服务,就此而言,做不做伴随诊断性质的分子检测、做何种伴随检测,完全取决于临床后续会采取何种干预措施,如果有适应症,当然可以做相关检测,否则就有过度检测之嫌,还可能存在一些伦理问题。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出于科研目的的分子检测,不应由患者来承担检测费用。至于把分子分型越做越细,可能不仅淋巴瘤,其他很多瘤种都有这样的趋势。
在这里,可能需要提一下近年来日益受重视的整合医学的概念,所谓整合,就是把微观和宏观、临床和基础、治疗和预防、传统与现代等诸多因素加以整合,以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所以,我一直都强调这么一个观点:不同层面的看病,都是看病,不存在孰优孰劣,更不是说无限微观化就一定精准,分子诊断也未必都是最高明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应用和整合,达到精确目的而又高效益、低成本,这才是最理想的。
“顶尖高手”谈不上,只是一个“熟练工”而已。结合自身的成长,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得益于师从名师,老师们对我的指引和栽培怎么感激都不为过。我非常幸运,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一直有良师相伴,这包括我的硕士导师许越香教授、博士导师桥本洋教授,还有我们科诸多病理专家、前辈,例如许良中教授、张仁元教授、朱雄增教授等,无不从学术到风范都给了我深远的影响。海外的学习经历也让我受益良多,特别要提一下的是香港的陈国璋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的病理学家,他对我在淋巴瘤乃至肿瘤病理学领域的启发和引导,影响特别巨大,无论是他的敏锐洞察力、诊断技巧还是人格魅力,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二,就是勤学苦练,书山有路勤为径,要多看文献,多看病例,通过反复实践总结诊断经验和心得,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盲从、盲信。对于书籍、文献或专家传授的知识,我都喜欢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验证是否正确,我觉得这一条对于我们年轻医生的学习和成长,也很重要。当然,师从和勤学是前提,你得先跟从名师、扎实学习,有一定的功底,才不至于让自己陷入胡乱的怀疑之中。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淋巴造血病理专科负责人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顾问暨病理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暨滤泡性淋巴瘤工作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学组顾问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血液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WHO造血淋巴肿瘤分类》(2022)、《WHO头颈部肿瘤分类》(2017、2022)和《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2019)编委
本文首发:医学界血液频道
本文作者:木凡
本文审核:李小秋
责任编辑:Amelia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