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二)

三、父亲和三个母亲

关于裴艳玲的身世,父母和幼年学戏的情况。1985年她谈过一次,剧团人作过补充,后来又看过一些材料。据此,写出三、四、五三节。因都是听来的情况,写的就简略一些。

河北省东部有一个不大的县叫肃宁县。它东临沧州的河间,西接保定的蠡县。北靠高阳,南邻衡水的饶阳和沧州的献县。和诸位高邻相比,肃宁似乎“名气不大”。(清代河间的豪杰、侠客;1932年的“高蠡暴动”和后来献县的党组织,都很有名气。饶阳则和汉代的刘秀走国连在了一起。唯肃宁似乎默默无闻)但因归属沧州,也就有了“两个传统”:

1、此地春秋时称渤海郡,离大海不远。肃宁以东数县,盐碱地居多。一年之中,遍野常泛起白花花的盐霜,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地理书记载:肃宁土质为盐渍化潮土和各种质地潮土,土壤肥力均不高。因而,地瘠民贫穷,是这里一大特色;

2、与此相关,古代这里是钦犯流配之地。北宋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被官家陷害“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就从京都披枷带锁,来到了沧州。并在这里,再次被陷害,逼上了梁山。穷要谋生,受压迫要反抗。这里就形成了第二个传统——男人们耍把戏、卖艺的多,行侠练武的多。如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和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故乡,就在肃宁方圆百里之地。如此传承下来,民国以后,沧州一带练跟头、演武戏的人就多起来。裴艳玲的父亲就是冀东一带颇有名气的京剧武生演员。

1947年8月12日,一个女婴在肃宁县付家佐村降生了。因祖父、父亲都是江湖中人,讲究信义当先,就为孩子起名叫裴信,她,就是后来扬名海内外的中国“国宝”,欧洲戏剧家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女演员”的裴艳玲!

祖父做小买卖为生。父亲裴聚亭(字元)不愿务农或经商,就走上了练功唱戏的谋生之路。解放前曾在天津“大舞台”搭班,后在乡间戏班和县级剧团献艺。八十年代末,河北省文化厅厅长郑熙亭回忆:年轻时看过裴元的戏。

裴元的第一次婚姻并不幸福。夫妻双方都是旧式婚姻的牺牲品。生下女儿后,俩人感情仍不见好转。就在小裴信两岁的时候,他们分手了,女儿由生母抚养。1951年,裴信四岁时,生母和继父得子。裴元听说后便要把女儿带走,前妻自然不让,双方便到乡政府动了“官司”。争议结果,乡领导把女儿“断”给了父亲。

三十五年后,裴艳玲回忆往事,说:“我小时候记事早,四岁时记的第一件事,就是父母在乡政府打官司。当乡领导说出:‘女儿归裴元啦!’话音刚落,父亲用大衣抱起我就跑,生怕当官的改口!跑回家里,马上给我买新衣服,糖果,玩具枪……我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又教我演戏……我这一生要报答、要孝顺的第一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几十年来,裴艳玲对父亲的深厚亲情,剧团人无一不晓。

当年那位乡领导可能想不到:他的这一“判断”是何等英明。否则,裴信会走上另一条生存之道。梨园界将因此而失去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生母也没有忘记女儿。据说三十多年后,当裴艳玲在北京演红《钟馗》时,有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妇女,多次悄悄地到剧场看裴艳玲演戏。每当观众响起热烈掌声,每当钟馗含着热泪向人间的亲人告别时,这位妇女总是泪如雨下……知情者说:她就是裴的生母。

作者相信人间的心灵感应。以后每观此剧至此,裴艳玲的表演——那种失去亲人的巨大伤痛和无奈,撞击着剧场内无数人的心灵。你分不清那是表演,或是人性至爱亲情的真实流露……

裴元的第二位妻子,叫袁喜珍,是位河北梆子花旦演员。这位女演员很不一般,对丈夫抱回来的前妻之女,视如己出。性情温和,仁慈善良,她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母爱,对小裴信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小女儿也很懂事,很讨父亲和继母的欢心。只要女儿有所求,可说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但有一件事,女儿和他们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春节一过,裴元和袁喜珍要出去搭班唱戏了。为了女儿的前程(准备上学)和生活的安定,他们打算把女儿留在家里。可一向听话、懂事的女儿。这回怎么也不干了,撒泼、大闹,拧爸爸的脸……条件只有一个:跟爸爸、妈妈一起走。刚接回来的孩子。父母拗不过她,只好带着她走乡串镇,过起颠沛流离的演戏生涯。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流动演戏之苦,成为她最大的幸福和享受。

父女三人一起外出,有艰辛也有快乐。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56年春天,袁喜珍病重,次年便告别了她依恋不舍的人世,自己终生未生育。

为了医治妻子的病,裴元已是倾家荡产,住在一间租来的小南屋里,几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失去妻子的男子汉可以不再娶妻,但为了女儿的成长,必须有个家。这也是袁喜珍咽气前的遗愿,她疼爱这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女儿。:

裴元的第三次婚姻颇具传奇色彩。尽管他结过两次婚,离过一次婚,但村里的大姑娘还是有愿意嫁给他的,而且不止一个。这个除了女儿,已无生活乐趣的汉子作了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自己娶哪一个,让女儿去选择。那时,女儿刚满9岁,为了演戏已改名裴艳玲。每临大事有静气,小艳玲从不怯场,听完父亲的活,她开始为父亲相亲。一个人走到第一家姑娘大门前。不一会儿姑娘出来了,年轻、漂亮、皮肤白净,打扮入时……艳玲想:她能跟我们过那穷苦的日子吗?于是又来到了第二家。可这家的姑娘迟迟不出来,艳玲就在稍远处玩起了石头。等了好半天,姑娘终于出来了。只见她双手抱一个大盆,里面放满了洗换的衣服,人显得特别健壮有力……艳玲琢磨着:就是她了!

小艳玲飞跑回家,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亲。于是,本村的村妇联主任李敬花,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姑娘,便成了裴艳玲的第三个母亲。此后四十多年,李敬花在付家佐村,为裴元父女操持家务,料理起居。那几间简陋的农舍,成了裴艳玲日后避风的港湾,寻求灵魂清静的庇护所。一种胜似亲生的母女深情,一直慰藉着独行旷野的裴艳玲。(连载二)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十二)

    十三.国外讲学与演出 欧洲.美.日.越南.新加坡等国艺术家称赞:"裴艳玲是能在国际间引发冲击波的表演天才.她丰富.复杂.激情的表演,让人心潮难平,她留给观众的,是永远的惊叹! 从1986年开 ...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十四)

    十五.一次谈话:事业.婚姻和情感 裴艳玲说:"面前有一个水池,还有一片大海,我不愿受水池的拘束,就想跑到大海里去." "我的艺术是几辈人形成的,我的思想也是几代人传下来的 ...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九)

    十.日常生活??敬业如神,惜时如金 练功,排戏,演出.是她生命的全部. 面对观众的厚爱,性格坚强的她泪如雨下-- "舞台不可欺,观众不可欺!"是她人生的睢一信条. 裴艳玲是个名人, ...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七)

    八.第二个春天残冬与生机 1983年初,剧团体制改革启动,众望所归,裴艳玲承包了河北省梆子剧院一团. 河北省剧协举办"裴艳玲专场演出"和"裴艳玲表演艺术研讨会" ...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五)

    六.领袖推荐学演<夜奔>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唐)  李商隐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战国)  孟子 裴艳玲以少年沉香的艺术形象轰动河北,引起省委领导.文艺界和观 ...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六)

    七.文革十年 忍受痛苦,享受孤独??裴艳玲的艺术感受之一 六十年代的中国,处于风云变幻之中. 裴艳玲自调到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跃进剧团以后.经历了"关门三年,内部提高"的阶段,技艺更 ...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四)

    五.京剧之乡,九岁挑梁 "为了给人类带来安慰与光荣的最美.最高尚的艺术,再多的痛苦都是值得的."(法国)  罗曼.罗兰1957年初,由恩师李崇帅联系,裴元.裴艳玲父女来到山东乐陵县 ...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三)

    四.天生我才,五岁登台 "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爱你,以眼泪.笑声和全部的生命."(英国)  伊莉莎白.勃朗宁前面说过,付家佐虽是个农村,但却有浓浓的戏剧气氛.村中习武的 ...

  • 郑熙亭文存之二十二散文篇:“裴艳玲旋风”在香港(三)艺术家的自身修养

       郑熙亭文存之二十二散文篇: "裴艳玲旋风"在香港(三) 题记:1986年8月31日,香港<大公报>以一个大版的四分之一辟作特稿专栏,并列发表了新闻界名流费彝民和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