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从不停歇前行 追念却在来路上奔驰 文曲星作家张兆生 王婷 古稀的春天佳作赏阅 程慧云倾情点评
文曲星——发布正能量诗词歌赋。 以字契心,以词会神,以句沁魂。 随它世间沧桑, 我自吟歌狂啸。 揉碎时间空域, 九州笔墨皆友。 诗文岂有价, 道义值千金!
关注我们吧
奶奶.古槐.石碾子
张兆生/东岭散人
乡愁是老酒,生活醇厚;乡恋是味道,岁月苦甜。人生不经历岁月蹉跎之苦,亲人离别之殇,又岂知愁滋味?从我18岁离开家乡,三十多年家乡变化日新月异,儿时村庄的模样已荡然无存。这几年为了伺候年迈的父母,回去的次数多一些。虽无“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愁绪,但逝去的青春岁月,离去亲人的幽思,令人喟叹感怀。
去年秋天回老家度假,陪伴年高愚痴的老母亲。感当世之繁华,叹家乡之变化;听秋风瑟瑟,看草木萧萧;沽酒把盏,乡愁浓浓之情无以复加,慨而赋词《鹊桥仙 》:
流云散淡,孤鸿只影,望断天涯归路。霞飞暮落冷沙洲,凭谁问、秋留何处。
乡愁把盏,吞声饮酎,向晚倚窗眷顾。眸波若水惹相思,怎无怨、离情别绪。
又遍览村中之貌,除我家那棵古槐依然挺拔,树下有个石碾子,还是那旧模样,展现岁月沧桑,其他皆梦里依稀,物非人亦非了!
那古槐下的老房子是祖屋,只有奶奶六十年没离开过,仿佛那古槐树和石碾子就是奶奶的魂,寄托着奶奶的欢乐与苦涩。那是奶奶、婶子大娘们的苦乐地,也是说书拉呱的休闲场所,多少古老的童谣和传说从这里代代相传。 我就出生在古槐树下那低矮的房子里。梦魂缠绕的童年生活痕迹,如今就只剩下这古槐树和石碾子了。风吹树叶“哗啦”声和偶尔石碾子的“吱吱呀呀”声,似乎还在诉说着我童年记忆中奶奶的故事。
依稀记得我6岁的样子,大约是个夏季傍晚,忘了是个啥节日,邻居几家合伙杀了一只羊,爷爷、奶奶们在古槐树下小院里煮羊喝酒,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捉鱼回家,奶奶亲切招呼:“平子,快来给你吃羊肉!”从碗里给我夹了块肉,送到我嘴里,我一尝那膻腥味就吐了。爷爷笑着说:“没出息的东西,不知道好东西好吃!”我说:“这么难吃,啥好东西?”大家都笑了,高兴地大嚼。我还是纳闷,都咋了,这么难吃的东西,还吃得这么欢?真是奇怪得很啊!自此,我就对羊肉产生了恐惧之心。那是童年的见识。
我们家是个不一般的家庭,两代单传,到我这一代才有了我和哥哥两个男丁,自然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爷爷是老八路,不大说话,平时很是严厉。奶奶则不同,慈善如菩萨,是不允许父母点我一指头的。从小我就聪明伶俐,自然奶奶更疼一些,有好吃的自然我沾光多一些。
有一个趣事我还记得很清楚:爷爷的果园啥水果都有,从不疼我们吃,别的东西也不阻拦,就一样不行--狗肉,那是他的最爱。平时他和煮狗的老头最好,乡下人叫“打狗屠子”。自然狗肉汤啥的多给爷爷一些。爷爷专门一个小罐盛着,他吃时,就算看到我们巴巴着小眼馋得就差流哈喇子了,也不让吃。他说:“小孩子不能吃狗肉,吃了就'没耳性’(不聪明)了,长大了才能吃。”我也就信了,谁愿笨呢?不过有时奶奶会偷偷给我卷个煎饼吃。我说:“俺不吃,老爷(口语)说吃了没耳性了!”奶奶笑着说:“别听你老爷瞎说,吃一回'不咋’(没事)。”狗肉比羊肉好吃,不膻。那是童年的味道!
古槐树也是我常玩的地方,树干虽很粗,但中间烂了个洞,正是我们小孩爬树的好选择。有时,奶奶一会看不到,我就爬到古槐树上玩,坐在树叉上看大人们推碾子。那树上有十几种鸟窝,各种鸟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叫不停,有时不同鸟争窝也是打得热闹。奶奶看到了就喊我下来,我可不下来,反正奶奶七十多了上不来。
奶奶是个小脚女人,旧社会都这样,我们姊妹多,大多都是她看大的。小时候我调皮,看奶奶小脚走不快怪好奇,我就故意在前面跑,奶奶跟不上就叫着“平子,慢点跑,别磕着了!”奶奶踮着小脚在后面追,小跑的样子很滑稽,现在想起来却感到很心酸。封建社会硬生生把女人脚趾头折断,用裹脚布缠着,那是对妇女的摧残,本来奶奶就够苦了。那是奶奶的无奈!
刚上小学时,我学习好,每次都是一百分,有一次老师为了鼓励我,给我写了一万分,我和奶奶炫耀,奶奶高兴地说:“咱那平子了不得了,将来当先生,和道一祖一样有学问。”我祖先张道一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清代名相陈廷敬也是他的门生,其他做大官的更是灿若星辰。他和他学生的故事流传很广,是我家族的骄傲,也是后代的榜样。那是奶奶的期盼!
奶奶的一生和这古槐树、石碾子一样沧桑而蹉跎,这古槐树、石碾子见证了奶奶的苦难、坚强和善良。小时候,她的父母为生计所迫举家迁往山西洪洞县老家,把她一个人留给她大娘照顾,从此父母兄弟姊妹再无音讯。思念之情一直缠绕她一生,不怨父母狠心,只怨旧社会的黑暗无奈,像这样妻离子散的家庭不知有多少。那是奶奶永远的思念和心酸!
奶奶生了十个孩子,活下来了七个。爷爷1938年偷偷参加了八路军,一去就是若干年。由于爷爷独子,无兄弟姐妹,家庭重担都落在了奶奶一个人身上,奶奶如何撑得起这个家庭啊!日子艰难也得过。但这样的辛苦算啥?由于我爷爷是八路军,抗战家属啊!哪里都有汉奸不是?鬼子伪军来扫荡,老百姓都出去躲了,但奶奶说:“我不走,我一个老婆子怕啥?”话是这么说,鬼子伪军来了,能饶了奶奶?皮鞭抽打不说,还把奶奶关到猪圈里的臭水里,奶奶受尽了非人折磨。鬼子知道一个老人家也问不出啥来,后来就把她放了。以后再遇到鬼子和国民党军队来,家里人说啥也不让她在家待了。
挺过日本鬼子投降,又打老蒋,除三个姑姑出嫁外,四姑和五姑,奶奶毅然送她们去参加了解放军,家里只剩下父亲母亲和一个小姑姑。还好,虽然经历了艰难困苦,爷爷、奶奶们都平安熬到了解放。过去老人们的想法我们永远也摸不清,大反攻时我父亲是公安员,南下大军缺干部,要我父亲随大军南下,随便到个地方也是公安局长,匣子枪也发到了手里,武装部长在我家盯了两天,也没说动奶奶,奶奶说啥也不让父亲去当官,就让奶奶挡下了。
后来我说父亲,你要去了江南我们也是南方人了,奶奶死脑筋。父亲说:“主要是你的两个小叔叔几岁就没了,对你奶奶打击很大。我们家单传缺男丁,好不容易生了我和你两个小叔,就剩我在她跟前,不怨你奶奶死脑筋,你奶奶是舍不得我,宁肯在家受累,也不让我出去当官。”奶奶知道在家千日易,出门一日难的道理。那是奶奶对家的眷恋和执着!
奶奶不仅对儿孙尽心尽责,她的慈悲心肠也是远近闻名。收养了个孤儿做儿子,养到十五六岁,被土匪“刘黑七”裹挟了去,死活不知,杳无音信。奶奶忍受着失去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的悲痛,连收养的义子也被土匪掳走,其心里的痛我们无法想象。那是奶奶心里永远无法挥去的梦魇!
平时左邻右舍有啥困难,她总是尽量接济。邻家有个婆婆非常厉害,经常打骂儿媳,还经常不给饭吃,奶奶心疼。因两家猪圈相连,墙也矮,奶奶就从猪圈里偷偷给她煎饼吃,那大娘就在猪圈里偷偷吃了。旧社会妇女地位低,媳妇不当人啊,要不咋说“多年媳妇熬成婆”呢!这样的事奶奶不知做了多少。
和爷爷相反,她是乐观开朗的人,总是热心对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听说四姑在上海生活也艰难,就叫我父亲陪着,背上煎饼去支援。路上碰到有人饿坏了,要买奶奶的煎饼。奶奶说:“俺也是到上海救急的,不能卖给你,给你两个垫垫饥吧。”奶奶也算就此到大上海见识了,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听说奶奶为此长吁短叹,埋怨四姑到上海,在家多好,孬好地瓜还是有的吃。那是奶奶菩萨般的心肠。
过去的老人大部分都信神佛,古槐树是奶奶心中的保护神,石碾子也是孩子们的“石头娘”,就像希腊神话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奶奶深信不疑,过年节都会给古槐树和石碾子烧纸上供。真假不说,爷爷抗战、解放战争当兵十二年;父亲1944年入党、当民兵,给八路军鲁中军区秘密买弹药三年;母亲1947年入党参加革命;还有两个姑姑参加解放军,他们虽历经艰险,但都平安活了下来,奶奶就越发信了。除爷爷七十多岁外,其他革命老人都长寿。父亲母亲和四姑姑都高寿九十以上,当过兵的五姑也八十六岁去世。我自然是不迷信的,但我希望存在魂灵,为革命而出生入死的老人们,在天国的魂灵能看到我们民富国强,后代生活幸福,他们在天国也会安心了。
1971年冬天,爷爷奶奶相隔七天先后离世。父亲悲痛欲绝,怎么也想不开。幸好我的小学老师栾老师和父亲是好朋友,他劝解说:“大爷大娘,一个七十三,一个七十六,也算高寿了。他俩不一块生,走得一块走,那是鸳鸯配,舍不得一人留下。”就这么父亲心里才宽慰了许多。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伊人已去,何一人苟活于世?都说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有几人能达到呢?这也算奶奶的福气吧!
如今,古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已作为古树得到保护;石碾子虽少人问津,但偶尔仍在“吱呀”唱着,默默陪伴古槐。睹物思人,古槐树和石碾子的沧桑,依然如奶奶的慈祥勾起我的思念,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奶奶以她平凡的一生,给我留下了坚强、善良、勤劳的品德,就如那古槐树、石碾子般永生。那是奶奶淳朴品质的传承!
写于2018年早春2月
作者简介
张兆生,笔名东岭散人。山东省莱芜市人,生于1963年12月1日。参军六年,考入济南陆军学院;曾参加老山、者阴山对越防御作战;转业后,入职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莱芜分行。曾获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征文二等奖,此后步入写文之路。以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古文为主要创作方向,任文曲星文学社刊务委员会主任。
《奶奶.古槐.石碾子》散文
程慧云女士点评
岁月是无情的利刃,风蚀了故乡原本的面貌,也要渐渐割断故乡在我们心中仅留的一点印象,这种情愫,似乎只有反复的寻遍乡村之貌方才重见旧时之影。文章通过乡愁穿针引线,将爷爷奶奶、古槐、石碾子、那个年代生活的缩影及奶奶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一一铺垫开来,使读者身临其中,感受那份浓浓的爱,体验那质朴而又欢快的童年。
那古槐、石碾子,无不触动作者每一根思念的弦,睹物思人,奶奶的形象又从记忆中活了过来。古槐树下的故事,有奶奶对晚辈的慈爱,也有奶奶苦难、坚强的剪影;有奶奶朴素的善良,更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的家国情怀。
由乡愁引出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挺拔的古槐树,不管世事变迁依旧陪伴古槐树的石碾子来诠释奶奶的一生,层层递进,环环紧扣。岁月本是一坛尘封的老酒,在张老师的笔下涓涓流淌,乡愁是离别的情愁,更是漫漫的思念与缅怀的愁。乡愁从何处而来?一首《鹊桥仙》尽释情怀。
作者简介
程慧云,安徽太湖人,从事农林、建设工作。钟情于文艺,倾情于花草果卉,喜欢旅行,热爱生活。相信生命是诗,岁月是画,平淡生活,安静品茗,用文字涂满空白的画卷。
清明节,我的母亲节
王文/竹窗花雨
时间步入三月,心像长了翅膀,不安分起来,白天心绪不宁,夜里旧梦不断。不仅因为春回大地,万物勃发,更因为一个特殊的日子日益临近。清明节,这是中国人传统的祭扫节,但对我来讲,又有不同的意义,它还是我的母亲节,一个与另一国度里的母亲“见面”的隆重的日子。
三月刚过,我便迫不及待地为母亲挑选礼物。我从来不买现成的礼品,都是购了原材料来,怀着一颗朝圣的心,在一个没有噪音的环境中,自己一个一个安静折叠。这样的时刻,我似乎又回到了母亲身边,又回到了与母亲相依相偎的日子,回到了那段贫穷、艰辛但又最幸福的时光。母亲在时,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担心过什么,外面的世界勇敢去闯,成功了有母亲洋溢在眉梢的喜悦,失败了有母亲温暖的怀抱。母亲是个有文化的农民,在那个年代很是稀少,自然也比周围的妇女更有远见。母亲有一双巧手,能把缝纫机边上的碎布条拼接成图案优美的花书包,能把父亲的旧衣服改成人人艳羡的新“时装“。记忆中的母亲永远衣着得体,干净利落,遇事冷静,宽容大度……
不知不觉间,一个个元宝排列有序,每一个都棱角分明,精神饱满,俨然在接受母亲的检阅,每一个都装满了我对母亲的思念。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七年了。七年里,每一个清明节,每一个祭日,子女五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来到母亲身边。春天,母亲就躺在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里,看着它们拔节、抽穂、成熟。她一辈子都在与土地打交道,年年都盼着有个好收成,这样就能给我们几个增加营养、改善生活了。现在她就日日夜夜守在这片她喜爱的庄稼地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经过一年雨水冲刷,母亲的“小屋”不再那么平整,上面满是枯草。我们几个边添新土、摆鲜花、烧纸钱,边与母亲聊天,聊我们的工作、生活、孩子,聊老父亲的状况。我们轻轻地说,母亲静静地听。此时此刻我相信母亲能听到我们的话语,能感受到我们对她的思念。她好像正站在田边,静静地看着我们,带着满足的笑。我们又见到朝思暮想的母亲了!她在和我们一同分享着春色,分享着时光,分享着我们的喜笑。
母亲,你在那边过得好吗?每一次面对您,我们都心中有愧。
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是您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家中经济条件不好,好强的您省吃俭用、东挪西借,供我们上学,在我们村子里,只有我们家五个孩子没有辍学,而且还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后来,我们结了婚有了孩子,您又一个个帮忙照顾,没有一天闲下来。您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我们也认为再正常不过,理所当然,因为您身体好,年龄又不算太大。我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工作和孩子。直到有一天,您说后背疼痛,弯腰就气喘,我们带您到医院检查,竟然是肺癌中晚期!那一刻,简直是晴天霹雳,我们的世界一下坍塌了!老天爷,您睁眼看看,我们的母亲是多么勤劳、多么善良,怎么会落得这样的结局?不是好人有好报吗?
那几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只是每天以泪洗面。最后,我们商定带您去国内最好的医院——上海肿瘤医院,用最好的药,请最好的医生,希望能奇迹出现,哪怕能多留您一天。之后的三年里,我们奔波在各大医院之间,无论我们怎么用心,无论您怎么努力,可病情还是不断发展,看着您一天天消瘦、一天天衰弱,看着病魔一天天吞噬着您的生命,看着您无助的眼神,我们却无能为力,让您孤军奋战,真是心如刀绞!尽管三年里,我们倾其所有为您治病,竭尽全力侍奉您左右,仍然无力回天,最后,您还是离我们而去了,我们肝肠寸断……
母亲,您就这样走了,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没有好好享受过一天。是我们疏忽,没有及时发现您的不适;是我们不孝,没有体谅过您的辛苦。“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再多的后悔于事何补?多希望上天给我们一次机会,下辈子我们还能做您的儿女,以尽人子之孝,多少弥补一些我们的亏欠;多想从头再来一遍呵,母亲,让您的双手稍有停顿,让您的白发迟生一些。母亲,您听到了吗?
我们知道,尽管您不再说话,但您从来也不曾离开,依然在关注着我们,在替我们担忧,在分享我们的快乐。我们知道,您最放心不下的是相濡以沫的老父亲。我们早已把对您的爱转移到父亲身上,我们保证,让父亲做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母亲,七年来,别人在母亲节这天都欢天喜地地奔赴母亲的怀抱,而我只能躲在家中,偷偷流泪,失落、孤独、悔恨,因为我把您丢了。现在,我找到您了,有您在身边,我又是一个可以撒娇放纵的孩子了,有您庇护,再大的风浪也不怕了!
母亲,我很想您,我知道您一定也很想我,我替您给自己一个紧紧的拥抱吧。母亲,虽然我见不着您,但您的关心、叮咛还在耳畔,还在温暖着我。您放心,我们都会好好的。
这一天,没有眼泪和悲伤,唯余思念与温情,还有深深的祝福。清明节,我的母亲节……
作者简介
王文,安徽宿州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热爱生活,愿每一个途径我生命旅途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喜欢文字,享受阅读时文字击中心灵的震颤,希望用文字抒写人间真情。
生命的力量
杨杰/古稀的春天
人世间,每天都有灾难发生,只是不被预知。
2012年11月19日午夜,美国,一个灭顶之灾瞬间落在我的眼前。那是即将回国的前五天,行李已经打好,一切事宜办妥,只等25号登机,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的先生突然昏迷不醒,处于病危状态。事先没有迹象,没有任何防备,噩耗从天而降,我瞬间茫然无措,神经几乎处于崩溃状态!还好,理智让我迅速清醒过来,来不及召唤其他房间的孩子,一个人开始抢救:按压人中!人工呼吸!呼叫!舌下放救心丸……用尽我掌握的所有方法!孩子们听到声响,破门而入,全家五个人不停呼叫,轮流挤压胸部,直到救护车到来。
在最短的时间内,医院和家人用尽了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止住他前行的脚步,先生生命的时钟凝固在时间的尽头……
五年过去了,那场与死神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永恒刻在我的记忆里。直面生离死别,眼见一个鲜活生命猝然消逝,是那样的心痛,那样的残忍,那样的无助!可以说,死,是一件目睹者不可身受,身受者不可目睹的事情。我无法感受先生当时内心的痛楚,当然,他也不会知道当时我的心急如焚,无法有助于他。眼睁睁地看着他渐行渐远,真的感到生命的脆弱,人的无奈!
说也奇怪,在那危急时刻,短暂惊呆后我居然十分镇静!在抢救的过程中没有哭泣,没有气馁,只是有条不紊一个劲地不停努力!努力! 我能做到如此,就连自己也不相信!真的发现,生命中有股潜在的力量,是我们不曾知道的。这种潜在的爱善,自发地对生的渴求,本能的生命力量,它会在瞬间爆发,只是没有遇到危急时刻,不会显现、不被发现罢了。
人生中会有短暂的难忘经历,也会有突发性的震撼心灵的事件,这段特殊的人生际遇,让我豁然明白:生命,是不能自主的,自己无法保护它。我们离死亡真的很近,生死乃在旦夕之间。生命在浩瀚的旷野中,只是一粒微尘,随时就会被风吹走。生命真的太需要珍惜了!
失去最爱,固然悲伤,不论多大年龄。我是个十分依恋感情的人,也是个脆弱的人,一时的坚强总会被我的懦弱吞噬。他走了,我的生活瞬间陷入黑暗,看不到充满诗意的太阳,整天被夜幕包裹着,没有方向,没有希望。孤独、空寂、悲伤缠绕于心,失去了生的欲望,满腹空虚,不知路在何方。五年中,经历了人生巨大的挑战,犹如虫蚁一样慢慢地爬行,但终于爬出了洞口。生的欲望不会轻易被毁掉,除非自杀。既然活着,必须朝前走。
冷静思考,特别感谢先生先我而去。林觉民曾对妻子说:“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不愿让妻子忍受苦痛,宁愿让妻子先死于他。恰好,他先去了,这痛苦由我自己承担,心里倒好受多了。难以想象,如我先去,他该有多么的难过,那我会更心痛的。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是的,由泪眼婆娑到能笑颜面对,这过程中,我成长了。虽然孑然一身,心中怀有爱就不觉得孤独。现在我感觉他还一直陪伴于我的身旁,真切体会到爱情是可以超越生命长度的。
现在,眼前会常常浮现他人生最后一刻的情景:他坦然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恐惧和痛苦,俨然憨憨地睡去。于是,“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画面便涌现在眼前。是的,这就是人生的精美!
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生命是要轮回的。谁人能违背这生命的轨迹呢?孤独的岁月中,终于明白要坦然接受生命的现状,随性,随缘,随命。因为,我们是受制于时间命运的凡俗之人,清醒就不再固执,清醒就不再哭泣。
感谢岁月的磨砺给我智慧,感谢先生给予我的那方爱的梦田,为我增添了生的勇气。马雅可夫斯基说: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更难。我想,因为难,就更有其魅力,人生的美好也正在于此吧。
乡愁
文/古稀的春天
芦花白,芦花美,芦花飞絮满天飞。这情景留在我的记忆里,绽放在我的故乡里。
在松嫩平原上,乌裕尔河下游,有着风景优美的大片沼泽,无垠的芦苇,广袤的草原,还有栖息繁殖在这里美丽的丹顶鹤和许多珍奇的鸟类。
这里是我的故乡,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北疆城市,留给我的是永久的美好,永久的眷恋。
儿时的百草园
乌裕尔河下游失去了河道, 大小泡泽和广阔的草原组成大片沼泽,河道纵横。这里湖泊沼泽星罗棋布, 大小水泡如明镜般散落。记得小时候,常常背着父母偷偷跑到离家不远的水泡去玩耍。
夏天,水蓝,天蓝,浑然一体。岸边长满翠绿的芦苇,纤细的腰肢摇摇摆摆,密密的,拥拥挤挤,修长的叶片随风舞动柔情万种。无颜六色的鲜花,在和煦的风里,沁着花香。水面上漂浮着水浮莲、菱角等野生植物。
四周草地翠绿,随风起伏,如茸茸的地毯。吃饱的老牛卧在草地上惬意地反刍,树上鸟鸣啁啾,水中蛙鸣此起彼伏,水藻丛里,野鸭在自娱自乐地漂游。
这美丽的季节,优美的风景,天然的乐园,总是让我流连忘返。打着赤脚,跳进水里,和小伙伴嬉戏打着水仗,衣服全被水浸湿。弯下身子在水里,双手四处寻摸菱角和野鸭蛋,稚嫩的手被刺破,抑或不小心跌倒在水里,俨然成了落汤鸡,却也全然不顾。呼喊着,打闹着,有时什么也捞不到。上岸后,又会去采摘花儿。尤其是马兰花, 花色鲜艳,花形美丽,特别好看。 且采且编, 一会就编成一个花环,戴在头上,可早忘了回家的时间。太阳西下才回到家里,爸妈总会斥责几句。
爱的浸染
家乡的沼泽地长满了芦苇,毛绒绒的芦花,柔情似水。芦苇依仗着赖以生存的大片湿地,蓬蓬勃勃,遮天蔽日,形成天然屏障,保护着居住在这里的美丽的丹顶鹤。
丹顶鹤形体优美,充满灵性,它是纯真爱情的象征。求偶时展翅开屏伴舞鸣叫,一只死后,另一只独自走完一生。每年早春,丹顶鹤以家族形式结伴而行,从南方飞来这里营造爱巢,生儿育女。厚重的芦苇地像母亲一样用博大的胸怀拥抱着、庇护着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十月中旬,丹顶鹤举家南飞,来年春天再返回。
我的故乡,如同诗一样美好的情爱世界,在这里,爱全部融进心里,流淌在生命的血液里。
爱的邂逅
美丽的家乡不仅给了我返朴归真的惬意,还给予了我生命中的最爱。
一个骄阳似火的七月,白马王子飘然而至,就在这芦花盛开的季节,我们相遇相爱了。吮吸着松嫩平原散发的馨香,饱尝着爱的甘甜,我们的爱情之树在家乡沃土上茁壮成长。情爱的血液滋补着事业与家庭。 我们不是空有枝叶,而是硕果累累。
永久眷恋
四十五年相依相伴,如同丹顶鹤一样同飞同宿。
四十五年的爱情,如丹顶鹤一样鲜活、执著。
四十五年相敬如宾的岁月,历历在目,如同昨天。
如今王子飞走了,我也远离了家乡。幸福的过往依然存在心间,那是永久的美好、永久的眷恋!
作者简介
杨杰,网名,古稀的春天。生于1943年。祖籍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现定居 青岛。职务,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春蚕情愫于一生,喜欢读书,写字,喜欢悠然,淡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