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被外婆照看,比被奶奶照看的孩子更懂包容
个体能否在社交中足够包容别人,取决于童年时期是否正确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人相处应该尊重和包容,这是个体对于自己与外界关系最为合理的理解方式。根据这一心理理论可以推出:外婆看大的孩子,比奶奶看大的孩子更懂得包容和尊重。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全,取决于三大要素:童年时期能否客观看待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童年时期对于爱的索取与付出的理解;童年时期周围的客观环境。今天的文章,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解释为什么外婆看大的孩子,要比奶奶看大的孩子更懂得包容和尊重。
看待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与环境的关系,将直接决定他的行为。例如,通过一系列的试探,个体发现自己是周围人群的中心,就会形成自我中心人格,会变得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相反,如果个体发现自己并不是周围人群的中心,就会更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如果是奶奶看孩子,那么会造成孩子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就会变得自我意识过强,不懂得尊重别人。如果是外婆看大的孩子,那么孩子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就会更懂得如何跟别人相处。
界限感不同,造成外婆跟奶奶之间的行为差异。在奶奶看来,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将孩子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跟他人的区别,并且根本不会尊重别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共生体情结”,指的是两个个体分不清彼此关系,彼此以一种无形的脐带相连,达到一种共生的关系。其结果就是谁也离不开谁,彼此内心缺乏力量,彼此依靠对方才能支撑着活下去。这样的孩子,通常在外面被揍得越惨,因为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
在外婆看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自己作为另外的独立生命个体,仅仅起到了暂时照顾的作用。外婆对孩子的界限感是明确的,不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经由外婆看大的孩子,能够意识到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态度。外婆不会过分惯着孩子,也不会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个体,明白自己想要获得他人的尊重,要先学会尊重他人才可以。
对于爱的索取与付出的理解
个体对于爱的索取与付出的理解,将直接决定他的个性发展。如果个体能够客观看待爱的索取与付出,那么个体将会懂得怎么去爱别人,怎么从别人那里得到爱。如果是奶奶看大的孩子,他们不懂得付出爱,只懂得索取爱。在他们看来,所有人理所当然的应该把爱给自己。长大后他们仍然秉持这种信念,认为身边的人都必须无条件爱自己。其结果就是根本不会有人搭理他,他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自恋。
如果是外婆看大的孩子,他们意识到想要得到外婆的爱,就应该先懂得去照顾外婆。只有自己的付出,才能够赢得他人的爱。而且更能够明白,爱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你要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如果家庭中没人懂得爱的表达,孩子就会严重缺爱。孩子自己也不会明白怎么去爱别人,其结果就是由于爱的匮乏,个性受到极大的抑制。这样的孩子成长会很缓慢,成长过程中总是慢人一步。
周围的客观环境
发展心理学家有一个观点,好的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受到了良好环境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听过,环境对人格的塑造是极其重要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甚至认为,一个人所生长的环境,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有些偏激,但是事实上个体的发展受到环境影响更严重。无论父母怎么教育孩子不要说谎,只要父母自己经常说谎,那么孩子一定会学会说谎,而且永远改不掉。
对于奶奶带大的孩子,他所处的环境几乎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而外婆看大的孩子,他所处的环境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这就意味着,一个生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中的人,长大后必然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对他人自然是不能做到尊重、包容、理解;而一个生活在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中的人,反而能够更懂得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尊重别人。
总而言之,外婆看大的孩子,比奶奶看大的孩子更懂得包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阵,对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