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中回到军营,听号角声起。分给部下牛肉犒劳战士,军中奏起军乐鼓舞士气。在秋天的战场上阅兵。

战马似“的卢”一样飞快,弓箭如惊雷一样震耳。想替君王了却收复失地的大业,取得生前生后的美名。只可惜,醒来已是白发人。

注释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
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马作的卢(dí 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作:像,如。
霹雳(pī 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爱国词。
要读懂这首词,最不可放过的是“醉里”“梦回”以及“可怜”这三个词。
这一切都发生在回忆里,而非当下。当下的英雄,无用武之地;曾经的英雄,气吞万里如虎。巨大的落差,让“可怜”二字的分量加大。
其壮志难酬之悲愤,青春已逝之无情,山河收复之艰难,跃然纸上,令人欲哭无泪。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写“金戈之声”。
词人之醉,因其愁之多、之深;词人之梦,因其日思夜盼,上阵杀敌。剑声与角声,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到曾经的战斗前线,那里到处都是金戈之声,到处都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他想起自己不要金国的进士之身,毅然决然投身义军;他想起自己带着五十人夜袭五万人的金军大营,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又想起自己亲率上万将士回归南宋的壮阔场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这份“醉里”“梦里”既有着深深的豪情,也蕴含着深深的失落。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写“军威之壮”。将士们以牛心作炙,以军乐为乐,以沙场阅兵,显示了军容之整,军威之壮和斗志之坚。
“八百里分麾下炙”出自一个典故。《晋书》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所以,这里的“八百里”是指牛的代称。
“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分麾下八百里炙”。即,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则指代军中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则是说雄壮悲凉的军歌。各种乐器奏起雄壮悲凉的军歌,鼓舞士气,扬我军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是写“战斗之酣”。的卢,原是刘备的战马。有一次,刘备遇险,对的卢说:“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这里为什么用“的卢”,而不用项羽之“乌骓”、吕布之“赤兔”?因为他一生非常崇拜刘备,曾在词中写下“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等诸多名句。
“的卢”哒哒马蹄声,弓箭霹雳惊雷声,不仅仅说明马跑得有多快,弓射得有多猛,更说明了战斗之激烈之危险,也说明了词人的“英雄之气”,勇冠三军,不失刘备之豪气。
刘克庄评价辛弃疾的词“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用来评价此句亦是恰当不过。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写“山河之志”。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词人之所以想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并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为了“九州归一,山河一统”。
“可怜白发生”,是说自己老了,不能上阵杀敌,但你陈同甫可以,所以这首词就是为你壮行的,你不要辜负我的期望。这就回应了题目“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看得见的军营生活描写,不过是为了表达看不见的“报国无门之悲”“壮志难酬之愤”“英雄白发之叹”而已。
陆游晚年在送别辛弃疾时曾为之惋叹:“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洪迈《稼轩记》记载:“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这首词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抵达了抗金前线,见到了壮声英概的辛弃疾,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的飒爽英姿。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