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仁 | 车水
【往期回读】
车 水
顾 仁
作者顾仁先生,原名顾仁魁,1947年8月生,江都大桥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社会科学助理研究员,现为退休干部。先后任公社团委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乡党委宣传科长兼秘书、副乡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江都区历史文化专家、扬州市诗协会员。曾任江都作协主席,主编《中闸乡志》《三江潮》,出有《仁寿诗文集》《一叶集》《一莲集》《一缘集》《一吟集》,另参编《映像江都》《江都名人》《名人与江都》《龙川春早》等。
每年收割麦子以后,就迎来了栽秧的季节。这栽秧,是水田的农活,没有水,就栽不了秧。此时,农民提水灌田就成了农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的家乡在扬子江北岸,旧时虽是湖荡连片,水网纵横,可这提水灌田也不是一件易事。幸好古人多才多艺,创造出水车,让农民们车水灌田。
自我懂事以来,就看到农民车水,中学毕业回乡务农,也参加过车水,所以对车水有着终身难忘的情结。
车水,靠的是水车。古人创造出的水车大体分车轴、水桶、撑架三个部分,外加一根车杠。车水人扶着车杠,踩动脚踏,就能踩转车轴。车轴一转,就带动了水桶里的龙骨,龙骨上的木板就将水从河里拉进了田里。这水车的制造,真是精工细作,环环相扣,属上等的木工制品。
过去,这水车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农具,一般是中上等农户才有。车水的大小,是农户按自己拥有田亩的多少制定的,其中就分两人轴和四人轴的水车。
车水是件体力活,一般妇女是不参加车水的。那些车水的农民手扶车杠,目视远方,脚穿木履,如履平地,虽挥汗如雨,却也悠然自得。这木履踩在水车的脚踏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富有节奏感。随着这有节奏的木履声,河水也就哗哗地流进了田头,灌溉着土地。车水人不按节奏车水,必然是乱了脚步,那只有被脚踏打了脚的份,或者只有腾空吊在车杠上,被人们称作“吊猫死”。我从学校回来参加生产队劳动,在学车水时有人拿我开玩笑,他们加快脚步让我跟不上,结果让我几次“吊猫死”,引得他们哈哈大笑。
车水人是辛苦的,他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雨天却穿蓑衣、戴背蓬车水,浑身湿透也不叫一声苦。车水人也是快乐的,他们在高兴的时候,会随着车水的节奏,唱起乡间小曲,那哗哗的流水似乎在为他们伴唱。
我的家乡有着车水的习俗,在苏南的许多地方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抽水机的出现,家乡的水车也就没有了身影。如果有人想看看水车是什么摸样,只有到一些公园里去寻觅它的芳踪了。
来自江都日报,感谢出处编辑先生及作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