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张永智||六月的乡村(散文)

六月的乡村
作者:张永智
    主编:非   
一到麦收季节,心里就莫名发紧。太阳大早刚升起,她热情光芒就笼罩着大地。时至正午吋分,三四十度的高温,黄绿的麦子一晌就变成焦黄。这也是农人所说的“麦熟一晌” 。 
麦收时节,七十多岁的父母亲一大早匆忙吃点馍喝点水,趁天凉快,天不亮就拿镰刀下地割麦;临近十一点天热时,用三轮车装割下的麦子运到打麦场上,挑开麦铺,打散麦子,透风晾晒。焦黄的麦子铺满打麦的场子,在大太阳底下暴晒,每过一个小时翻一次,要经过几次翻晒。浅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惨白的太阳光笼罩大地,知了拼命地叫着,微风吹来,绿色的树叶微微摇摆。
太阳长久暴晒,室外高温燥热。来到麦场,刚一干活,汗水就如小溪般顺着头发、额头往下流,咸咸地模糊了双眼。抬起手揩一把脸上的汗水,人就像泡在水里捞出来一样,顶着烈日赶紧翻完麦场后,立刻回到阴凉的黄土窑洞里休息。那可是大自然天然的赐予,天然的空调,窑洞里冬暖夏凉。夏季进入屋内,午休还得盖被子;冬天屋里暖和,盖一个薄被都不嫌冷。比城市里的空调更实用,冬天暖而不燥,夏天凉而舒适,避免空调病,还节约了电费。这也是乡亲们土里生,土里长,人对土地依恋的缘故吧!
到三四点的时候,太阳依旧火球一般燥热,这时就开着三轮车拉着碌碌磙。碌碌磙子上带上大而光滑的石板子,在打麦场上一圈圈麦子上碾压秸杆,碾掉麦穗上的麦籽,砸扁秸杆,在麦场上划着一个个圆圈,一遍一遍地毯式的碾压。碾完一遍,麦穗上没什么麦子时,翻场碾另一面,这一面碾完,麦穗上就基本没有麦籽,麦秸杆也被碾碎,就用桑叉把麦秸挑到一边堆起来,麦子麦糠栊起来。就在夜里,月亮底下,趁风扬场了。
在童年的记忆里,父母总是会夜半三更劳累了一天之后,晚上就睡在麦堆旁等风扬场,一来小风,父亲就挥动木掀铲起带麦糠的麦子赶紧扬几掀,没风就重新等小风吹来。趁风扬起来,麦糠随风飘远,麦籽落下,母亲赶紧用大扫帚打掠麦籽上的麦糠和设有完全碾掉的麦穗,一等就得一夜才能把一堆麦子扬完。麦收的季节,白天连着黑夜的忙。后来有人发明了扬场机,只要扬场机的电源线一通电,开动扬场机,一会就能扬一堆麦籽,不用那么彻夜不眠地等风了,看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真的没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扬完麦子,干净的麦籽拉出去晾晒,麦糠拉回去储存喂牛,碾碎了的麦秸还要再经过大太阳的暴晒后再次碾压,碾掉麦穗剩余的麦籽,碾碎的麦秸积集喂牛,为牛储存草料。在乡村,打麦场上一个个或方或圆或大或小麦秸垛旁带着丰收喜悦的乡亲们,会谈论着今年种麦多少,麦籽品种如何,小麦长势好赖,麦籽收成多少,以及麦秸集的大小,它是农人喜悦的时刻,庆祝丰收的时刻,家家户户炸油馍庆祝丰收。
每到麦儿黄的时侯,看到城郊整齐的麦地,麦香味飘浮空气,钻入鼻孔时,我的心头就一阵阵发紧,想到年迈的父母在土地里辛劳劳作的情景;布谷鸟一遍遍吟唱割麦种谷的歌谣。是啊,我该回家了。这是农人的焦虑,永不磨灭的麦收情结。立刻就迎着烈日,冒着酷暑回到日思夜想的村庄。
这时村里出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帮着年迈的父母,收麦,打场,晒粮。往夕只有年迈的父老乡亲祖居的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沸腾。打麦机隆隆声后,三轮车柴油机嗒嗒声又汇成山村的交响。身体健康的小奶已八十七岁高龄,眼不花,耳不聋,见面和我招手、打招呼;大伯腿疼身体不大好,他是父辈中的老大,每到农忙时,兄弟们谁家场里有活,他总是顶着烈日,顾不上休息,拿着桑叉、扫帚就去场里帮忙。他的勤劳善良深深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的人,他永远是我们晚辈做人的楷模!
一回到父母身边,回到绿树掩映的村庄,家里的田间地头、房屋周围,核桃石榴、桃杏梨、柿对、杨槐花椒葡萄树四周密布,空气清新纯净得犹如虚无。大白公鸡更更更儿,引颈高鸣,母鸡咕咕咕,游走觅食,黄牛哞哞哗,呼唤着母子,诉说着血缘亲情。狗儿汪汪叫着飞奔上来迎接。好一幅温聲的山村农家乐。
夜幕由黑色变成浅蓝色的时候,山村的早晨就已到来。天刚黎明,早起的母亲就开始用扫帚沙沙打扫院落,然后厨房里传来她准备做饭镉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声音。回到了家乡,像个长不大的小孩,身体慵懒了。早晨,睁开醒松的睡眼,感觉浑身酸痛,赖在床上,睁着眼不想起来,心想今天终于可以不用上班了!远离了喧嚣的城市,远离了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日复一日疲于奔命的生活,回归了生命本真。什么功名利禄都是浮云,你会倾听你心底的声音。生命,健康,爱和善良渐渐浮现在眼前。
屋前的石榴花开了,绿绿细长的叶子间开满红红的石榴花。细细的枝头结着圆圆的石榴,噘着细长的嘴犹如青色的鸭子,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核桃树青青叶子,郁郁葱葱,枝头挂满青青的果,小枣树嫩绿带刺的枝桠结米粒大小的小枣,葡萄爬在院墙上,长滿青涩透亮的小串串小葡萄,柿树上四片柿叶包着扁圆的柿子。墙根下、小路边种着一簇簇冬凌草、野薄荷。
走在小路上,高大核桃树的叶子,遮云蔽日,在蓝蓝的天空上绘出美丽的倩影!黄牛在窠上吃草,不时抬头张望着,咀嚼着,辛勒的黄牛为父亲拉犁拉耙,驾辕拉车春种秋收,它忠实地在土地上劳作着,休养生息,繁衍后代,多么忠诚的牛儿,这不正像千千万万的农村劳动者世代在土地里耕作吗?就像作家路遥所说:“象牛一样劳动,象土地一样奉献!”我的父辈们,他们一代代辛勤地在土地上耕作,无声无息,无怨无悔……
                2020年6月6日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张永智,男,73年生,河南济源人,常怀感恩之心,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心怀作家梦。
(0)

相关推荐

  • 散文||麦 香

    麦    香 赵涛||山东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用木锨迎着风高高扬起麦子,草屑飞扬.麦子落地的后面,隐约着一张黝黑.汗水.喜悦和劳累的脸. 机械化农作物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庄稼地里劳作的人就少见了.现在 ...

  •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梳麦秸”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42期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梳麦秸" 文/杨传勇 每个麦场都有一个专门的负责人,称作场长,负责整个场上活路的安排调度,也算作生产队的班子成员. 我们生产 ...

  • 1982年,南阳农村收麦标准流程

    1982年,5月下旬. 六伯家房后那棵高大的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 村外田野里的麦子,开始由青变黄,散发着阵阵带着湿润的麦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天蓝,云白,树绿,麦黄.这是一年里农村最美的 ...

  • 麦天忆事 | 作者:​杨洪昌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西北作家》悠悠岁月||高安让:穿越麦收季节

    首届杨凌小麦文化节,我扮演了"农神后稷",从主持人手里接过镰刀,走进了金灿灿的麦田里,顶着火热的太阳,挥汗如雨地割起了小麦-- 此刻仍然记忆犹新,我仿佛穿越回那遥远的收麦季节. 1 ...

  • 【在人间】路万林丨麦收旧事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麦收旧事 □路万林 /  文 小庄,村子不大,是个隶属于大队的小自然村,前面田地后面坡.人均田地不多,每人也就六分.在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凡是可以开垦的山 ...

  • 当代作家‖【麦收季节】◆高烨

    作者简介 高烨,原名:高永友,小学教师,中共党员.<精短小说>签约作家.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少年写作学院首批特聘写作导师.齐鲁乡村诗人协会会员.中华精短小说学会 ...

  • 麦收

    又是一年麦梢黄,田野里到处是一片金黄色,干燥的热风吹拂着,掀起阵阵麦浪,此伏彼起,沙啦啦作响.即将成熟的麦穗摇来晃去,好像在等待着人们的收割.在我的家乡,麦子成熟得比山区要晚一些,芒种过后不几天,就进 ...

  • 散文:麦收记忆

    作者:魏青锋 每到麦收季节,便不由自主的就回想起儿时的夏收经历,风拂麦浪.金色的麦秸垛.喜人的麦粒山--生动的画面若放电影般在眼前闪过,每一刻都让人难以忘怀. 轧场 随着不断抽取麦秸秆烧炕烧灶,麦垛越 ...

  • 鲁北往事:麦收

    芒种将至,小麦也就快到了收割之时.和现在的孩子们谈起以前麦收时节农村的繁忙景象,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仿佛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不相信的表情很清楚的写在脸上--这也难怪,现在的庄户人家谁家还种那么多的小麦,还 ...

  • 【主编荐读】沈富民:麦收气息

    让我们剪一段流金的岁月,和着淡淡墨香,来书写似水的流年.托风儿偷偷告诉你,浮世清欢,唯桃花源文轩是愿.邀请你关注并锁定[桃花源文轩],微信号:Shuixianzi66,欢迎天下贤士添加好友,不喜文勿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