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里红妆厚嫁之风是从古至今对出嫁女儿的美好期许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无论是饮食,还是出行、穿着,都不是以前可以相比的,彩礼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几乎每十年就会变一次,充分证实了中国的变化之快。

六十年代的彩礼可以称之为“五个一工程”,也就是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暖壶。现在看来非常的寒酸,但是在当时,可是一笔不菲的财产了。到了七十年代,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演变成了“三十二条腿”,即一个橱柜、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张床。这些都是生活必须品,当时的生活诉求就是能够好好生活。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提高。到了八十年代,彩礼可就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变成了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一响”指的是收音机。当时如果没有这些彩礼,几乎娶不上媳妇。到了九十年代,就变成了四大件,分别是冰箱、电视、洗衣机、录音机,这已经是很多80后儿时的记忆了。而进入21世纪,依然是四大件,只不过有所升级,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当然还有数量不等的现金。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彩礼也日益增加,让现在很多年轻人直呼结不起婚。2013年6月4日,一张“全国聘礼地图”在全国走红,该图以地图的形式标注了各个省市区的结婚聘礼金额。车子、房子、金子应有尽有,高低不等。上海以10万+房领跑全国,紧随其后的则是天津,而浙江则以10万起的标准排在了第八名。

到了2017年,“全国彩礼地图”更新后再次引发热议。4年间这份“地图”发生很大变化: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不仅彩礼翻了番,房、车也成结婚标配;西高东低,山村高城郊低;可喜的是,华南降幅大,长江流域出现“零礼金”。一方面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年的翻番,另外一方面则说明,现在结婚的彩礼的确成为了年轻人的负担。不过这里面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经济水平全国领先的浙江地区在2013年的时候只能排到第八,而到了2017年竟然会零星出现“零礼金”的现象,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如果了解浙江地区的婚嫁历史,那么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因为浙江宁绍地区一直有着厚嫁的习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十里红妆,嫁妆比彩礼要重的多,这是浙江地区从宋朝以来的传统。

十里红妆的来历

跟现在的年轻人“娶不起”相反,古代浙江人是嫁不起,有俗语:上等人家嫁女儿,中等人家送女儿,下等人家卖女儿。说的就是厚嫁之风给浙江地区老百姓带来的负担,这就是听起来非常美好的十里红妆带来的结果。十里红妆是一个半夸张半写实的形容词,所指的是嫁妆十分丰厚、送嫁队伍又无比壮阔的场景。

而十里红妆的厚嫁之风,则源于南宋初期的一个精彩的故事,当时金兵攻入开封,掳走了靖康二帝,众多的皇族中,只有康王赵构得以逃脱,赵构在大臣们的扶持下一路南逃,为躲避金兵的搜捕,也曾经漂泊海上,而金兵也曾经发出指令:搜山检海抓赵构。这让赵构非常的难过,直到到了杭州,赵构才逐渐稳定下来,并且建立了南宋,而赵构就是历史上宋高宗。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赵构逃亡的过程中,赵构逃到宁海的一个小渔村,这个时候金兵马上就要追上了。赵构看到有个村姑正在浣洗,于是向村姑求救,村姑就将赵构藏在了自己浣洗的衣物下,金兵到了之后问起,这个村姑随手一指,让赵构躲过了金兵的追杀。于是赵构向村姑许诺,如果日后能够成为皇帝,一定来迎娶村姑,约定门前挂上围裙。

村姑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赵构后来真的当上皇帝,要兑现当年的诺言来迎娶村姑。村姑不愿意嫁入皇宫,故意泄露了约定信号,于是家家门前挂起了围裙,这让赵构无法找到当年救自己的村姑,只好下旨:“浙东女子尽封王”,出嫁的时候可以享受半副銮驾的待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在宁波、绍兴、舟山地区一直流传这个故事,只不过地点有所变化而已。浙江女子出嫁半副銮驾的待遇则一直延续到解放初年,十里红妆也因为其特殊的意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传说也被改编成了越剧而广为人知。

十里红妆到底有什么?

十里红妆这么奢华,其中到底有什么呢?首先先了解下宁绍或者浙江地区的婚嫁的流程,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比现在的多几个步骤而已。大致可以分为议婚、下定、送日子、备嫁妆、迎亲、拜堂、闹洞房、把酒吃茶分三日等流程,基本包含了古代婚仪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而十里红妆就在备嫁妆这个流程里。

十里红妆嫁妆林林总总有很多,但基本可以分为生活起居(如房前桌、床、床前橱、圈椅、马桶等)、日用小木器(如各类果盘、烛台、棒槌等)、女工用品(如熨斗、针盒、织带机、苎丝架等)、婚嫁服饰四类。在古代嫁妆是女子的私产,即使嫁到男方家里也是如此,而是能够享受明媒正娶的只有妻子一人,其他的小妾是不允许的,这样就保证了女子在男方家里的地位,即使不受宠爱,但依然有大笔的财产,保证不受男方家人的气。为了自己的女儿,娘家人也是用心良苦。

据专家对宁海县双林村林氏迎娶新娘的嫁妆统计,第一代林氏娶妻在20世纪20年代,嫁妆中包含的各种生活用品有200件之多,可谓真正的十里红妆,而到了林氏第二代娶妻的时候到了20世纪40年代建国初期,此时的嫁妆就减少到了100多件,建国以后受到婚礼简办政策的影响,第三代的嫁妆已经只有50多件了,到了70年代第四代娶妻的时候嫁妆就只有20多件了,但仪式却丝毫没有减少,依然按照之前的流程进行,可见当地对婚礼的重视程度。

嫁妆中最为显眼的非千工床与万工轿莫属。单听这名字,便可知其工序之繁复,做工之精美奢豪,如果由一个工匠来做床和轿子的话,大概需要一千个工和一万个工,当然实际制作中,是由多人协作来完成的,而且由于万工轿的特殊性,所以嫁娶时候的万工轿都是租来的,但是千工床却是每个新娘都要定做的。千工床制作非常耗时。据传,宁波苍基街陈家的千工床开始之时,正好宁波城隍庙同时开工。结果,城隍庙建成且已经隆重迎客了,而陈家的千工床仍在精雕细刻、镂金镌彩之中。

千工床流传下来的很多,只是构造不同,有简单有复杂,但是万工轿却少之又少,有一件就存在浙江博物馆,是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精妙之处更在于它采用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浑然一体。花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的宫殿。雕有250个人物,花鸟虫兽无数,所以宁波人也称它为“百子轿”。这顶轿子就是当年的婚庆公司打造出来专门租给结婚的新人用的。

嫁妆中最重要也是寄托美好愿望的莫过于子孙宝桶,是传统婚嫁中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嫁妆必备品。即使在当代,子孙宝桶虽然变了形式成为装饰品,但依然不可缺少,其主要构成有三:马桶,脚盆,水桶,马桶称为子孙宝桶,寓为早生儿女健康;脚盆称聚福宝盆,寓为健康富足;水桶称财势宝桶,寓为事业有成。

十里红妆中的婚嫁服饰主要有弓鞋、肚兜、荷包、香袋、女装、腰带、绣花枕头、大红被等,都是新娘贴身的衣物或者生活用品。其中弓鞋是无数少女不知流了多少血泪才能穿上的鞋子,俗话为小脚鞋,配套的嫁妆中还有用朱砂和金饰打扮得十分精致的缠脚架,这个令无数少女痛苦的缠脚用具,成就了古代女子独有的三寸金莲,明清时期的女子如果没有裹脚的话是嫁不出去的。这个摧残女子身体的规定在建国后就彻底废除,让女子回归正常的生活。

古代浙江人为什么要厚嫁

看完十里红妆的嫁妆单,不禁令人瞠目结舌,这些嫁妆不仅仅是在古代,即使放到现代,那也是非常丰厚的,为什么古代浙江地区流行厚嫁呢?这可是跟古代的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是违背的,古代浙江厚嫁肯定是有原因的,这跟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律法的完善有着极大的关系。

浙江的厚嫁之风起源于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经济大发展时期,唐朝已经是当时世界上位列前茅的强国,宋朝虽然军事不怎么样,但是经济文化非常繁荣,而且此时对于女子的束缚不像明清那么严苛。

唐宋浙江地区之所以流行厚嫁,原因有三:

其一,社会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

经过秦汉的发展以及东晋的衣冠南渡,长江流域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中国的经济中心南移,南方首次超过北方。除此之外,文化、科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无论是嫁妆的丰厚程度,还是种类上都要比秦汉时期多得多,这跟现代也是一样,前文提到新中国彩礼的演进,也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变的贵重起来。

其二、律法的保障

即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嫁妆也是实实在在的财产,而女儿又是嫁出去的,厚嫁的话岂不是要娘家亏了?古代人也不傻,全靠唐宋时期的法律保障,北宋的法典《宋刑统》卷12《卑幼私用财分异财产》规定:

户令,诸应分田宅者,及财物,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 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别与聘财。姑姊妹在室者,减男聘财之半。寡妻妾无男者,承夫分。若夫兄弟皆亡,同一子之分。

宋朝法律规定,妻子的财产是不在分家的范围内的,也就是说妻子对于自己的财产有绝对的拥有权和掌控权,而且如果是寡妇又没有后代的,是可以继承婆家的财产的,这个的前提是为丈夫守寡。古代女子地位并不高,不像男子可以有很多赚钱的手段,妻子的财产绝大多数都是嫁妆。

这是对作为妻子的保障,对于娘家又有什么好处呢,《宋刑统》卷12《户婚律·户绝资产》又有规定:

如有出嫁亲女被出,及夫亡无子,并不曾分割得夫家财产入己, 还归父母家后户绝者,并同在室女例。

也就是说如果丈夫身故无子,那么嫁妆是要归还其父母的,倘若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则嫁妆清单上的所有财产都要归还女方。这就给了娘家保障,那么厚嫁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其三、厚嫁提高了女子在夫家的地位

唐宋时期女子的地位虽然比明清时期的地位高,但依然无法跟现代相比,女子在社会、婚姻中都处于弱势地位。即便如此,于娘家来说,女儿毕竟是亲生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去夫家受苦,携带丰厚的嫁妆而来的女子,总会被夫家高看一眼,显然虽然有律法的保障,但是现实中不可能划分的那么明确,即便夫妻双方财产划分的很清晰,总归可以借来救急的。因此,丈夫不敢虐待老婆,公婆不敢虐待媳妇,女方在婆家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除此之外,如果丈夫不幸身亡,而且又无子的话,那么这个寡妇还是非常抢手的,宋真宗年间,向敏中和张齐贤两个宰相因为争娶寡妇柴氏而激烈争夺,甚至惊动了皇上。理学家程颐就一语道出其中的奥秘,两位宰相争娶一妻,无非“为其有十万囊橐故也”。可见有丰厚的嫁妆,再嫁也是非常容易的。

高额的彩礼换来的是丰厚的嫁妆

十里红妆婚俗是浙江传统婚俗缩影,显示着江南富有的社会地位。这些最具女性特有的婚嫁礼仪是千百年江南社会积淀的文化财富,也是传统社会中人生重要的结婚仪式以及内房生活的直接反映,厚嫁之风深深的印在了浙江人的脑海里。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虽然彩礼非常的高,但同样嫁妆也非常的丰厚。

陕西西安一对新人结婚,女方为宁波人,就带来了天价的嫁妆,一时间刷爆了朋友圈:

陪嫁礼单:现金288万、金条6根、商铺2套价值1000万、珠宝18万和新房整套家电。

对于这样的嫁妆单,宁波的宾客风轻云淡,在浙江这并不是新闻。

实际上,浙江地区对于男方彩礼的要求,大多数是考验小伙子的能力,即使小伙子一时没那么多钱,能够借来也是一种能力,大多数家庭给女儿的嫁妆一般都会原封不动的返还男方的彩礼,根据情况也会陪嫁车子和数量不等的现金,甚至会陪嫁房子,这也表明,浙江人希望女儿在夫家能够好好生活的愿望一直没有变。

天价的彩礼和嫁妆的确给很多家庭造成了不小的负担,甚至引发血案。针对这样的情况,浙江省政府也有行动,民政部要求,要鼓励和推广传统婚礼,积极倡导和组织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无论如何,结婚是大事,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毕竟两人婚后的生活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