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前点检工艺参数,在PFMEA中是属于预防措施?还是措施措施?

今日
话题

开班前点检工艺参数,在PFMEA中是属于预防措施?还是探测措施?

开班前对设备和工艺参数的点检,在PFMEA中不是预防措施,而是失效原因的探测措施,在探测度评价时,对失效原因和失效模式的探测度分别打分,取小值作为最终探测度。

引子
话说群里有网友问,在PFMEA分析中,开班前对设备进行点检,对工艺参数进行点检是属于预防措施呢?还是探测措施呢?从新版FMEA手册中图解中显示产品特性没有产生之前采取的措施是预防措施,而产品特性已产生后采取的措施是探测措施,鲜老师,你如何看?
先说结论和观点,之所以认为开班前点检是预防措施,是没有搞清楚预防与探测的区分,还有探测措施不仅仅只对失效模式进行探测,还有失效原因的探测,预防措施是让失效原因不发生或减少发生的频率,而开班前对设备和工艺参数进行点检,不能减少或防止失效原因的发生,而是对失效原因的探测措施。所以开班前对设备和工艺参数进行点检,是属于失效原因的探测。
新版FMEA手册对预防和措施的描述
预防措施是针对失效原因,让失效原因不发生。PFMEA的预防措施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过程规划,进行工艺参数设计,利用最佳的工艺规划,通过稳健性过程设计,遵照现行的过程设计指南。如焊接工艺中,采用试验设计优化到最佳的工艺规划。第二类是生产过程控制,针对过程特性和过程特性的变差来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就是针对4M人机料环等变差来源进行控制。“人”是操作工的操作要领,使用标准化的作业控制;“机”是设备的精度和状态,通过预防性和预测性保养进行控制;“料”是间接物料的技术参数和质量特性,如机加工的切削液的浓度下降,采用定期补加的措施。“环”是环境温湿度,通过基础设施来保证。
当前的探测措施是在产品生产离开过程或运送给客户之前,通过自动、人工计量、计数、目视五感等方法探测失效原因或失效模式的存在。PFMEA中的失效的探测,重在探测手段,探测频率及容量不用体现在PFMEA中,是根据SOD的风险,最终在控制计划中确定控制方法。探测手段才是PFMEA的重点,探测手段的种类包括了设备自动、人工计量、人工计数、人工目视五感法。如目视检验、光学成像检测、扭矩检测、卡尺测量等。
探测措施既包括了失效模式的探测,还包括了失效原因的探测,在评价探测度时,考虑失效原因与失效模式的探测有效性的评价,取它们的两者的最小值,比如失效模式的探测,目视检验评为7分,失效原因的探测,电流自动监控评为3分,最后的探测度为3分,选择最有效的探测措施。
案例分析:
过程步骤:烘料
功能/要求:含水率小于0.5%以下
失效模式:含水率大于0.5%以上
失效后果:下工序:气泡、部分产品报废,S=7分;OEM工厂:在线排产,返工,S=5分;最终用户:外观体验差,S=4分,在严重度评分时,对下工序、OEM工厂、最终用户等多个客户的影响进行评分,求最大值为最终分,所以S=7分。
失效原因:烘料温度太低
预防措施:烘料温度85+-5度,超出范围报警,并自动调整,发生度O=3
探测措施(失效模式):水份测试
探测措施(失效原因):PLC温度传感器在线监控
探测措施的打分,PFMEA团队评估每一个当前的探测措施的“探测能力”,团队会考虑到探测措施的评分,应区分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的探测能力。根据新版手册的探测方法成熟度和探测机会列表进行评分,在每个探测措施评分后,最后取最有效性的探测能力作为最后的分值,那么就是取最小值。
探测措施(失效模式):水份测试,探测度D=5
探测措施(失效原因):PLC温度传感器在线监控,探测度D=2
最终的探测度评分为D=2,综合S=7, O=3, D=2  AP=L
PFMEA分析每一个失效模式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预防与探测措施,然后评价SOD优化,后续将PFMEA的预防与探测行为导入到控制计划,对失效模式的探测转化为控制计划中的产品特性的测量技术,而失效原因的探测转化为控制计划中的过程特性的监控技术。
综上所述,鲜老师认为开班前对设备和工艺参数的点检,不是预防措施,而是失效原因的探测措施,在探测度评价时,对失效原因和失效模式的探测度分别打分,取小值作为最终探测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