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史上最牛乞丐:世界欠他一个诺奖,国家欠他枚两弹一星勋章!

抱“菜坛子”的乞丐,要见清华校长遭门卫轰赶,梅贻琦:赶快请!

梁思成家的不速之客

1937年7月,因为日本人的凶相毕露,整个北平城是混乱而恐怖的。就连平时安静的清华园也难逃劫难,大批图书与仪器被日本人劫掠。为了保留住中华民族的优秀血脉,9月10,当局要求平津两地的大学内迁长沙与西安。

[赵忠尧教授]

梁思成一家也正紧张有序地准备撤离,可是,此时却有一个人找上门来,求他帮忙开车去趟清华园,说是他有件重要东西藏在实验室得要取回来。这时出城是要冒着被日本士兵抓捕的危险的,但是,梁思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来人的请求,因为,来人不仅是他的清华同事,另外让他不能推脱的理由是,正当北平的师生们纷纷离京南迁避难时,他的这位外地从事科研的教授同事却逆“逃难人流而动”,偷偷溜回北平,看得出那个东西对来人的重要性。

[梁思成教授]

黄昏时分,梁思成带着来人开车出城,小心地绕过日本人的岗哨,悄悄潜入清华园。来人急匆匆地跑到实验室,抱着一个铅桶回来了。随后,他们又趁着夜色开车悄悄离开清华园。在返城途中,来人就半道下车了,和梁思成匆匆告别后,就消失在夜色中。

那个消失在夜色中的中年人,就是梁思成的清华同事、物理系教授赵忠尧。

[赵忠尧教授]

临时大学门口的难缠“乞丐”

1937年10月初的一天,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舍门前,突然跑来了个攻蓬头垢面的乞丐,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抱着个咸菜坛子,急切地对门卫说:“我要见梅校长,我有事要和他单独谈。”门卫一看就觉得来人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便使劲轰那人走,那人就是赖着不走。门卫哪里知道,这个人将会是清华史上最牛的“乞丐”!

[梅贻琦校长]

刚好,梅贻琦校长外出送客,来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猛地扑了过去,一把拽住梅贻琦的衣袖,用沙哑的声音喊了一声“梅校长”,便放声痛哭起来。

梅贻琦起初没有认出这个“乞丐”,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赵忠尧,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泪水夺眶而出……

赵忠尧随梅校长进到办公室后,便郑重地将那个咸菜坛子放在办公桌上,才轻嘘一口气:“这下我就可以放心地睡个安稳觉了!”

[赵忠尧教授]

清华教授的神秘“菜坛子”

赵忠尧的手里怎么又多出个咸菜坛子呢?原来,赵忠尧教授与梁思成分手后,他又找到一个咸菜坛子,把那个宝贝铅筒放在咸菜坛子中,自己打扮成老百姓,这才随着逃难的人群一起向长沙进发。

一路上,为了保护咸菜坛子里的宝贝不被人日本发现,他白天藏起来,天黑了才敢上路,也不敢走大路,只挑那些人迹罕至的荒野小路走。他几乎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却从未让那个咸菜坛子离开过自己。一个多月的行走,风餐露宿,昼伏夜出,原本风度翩翩的大学教授,这才变成了一个衣服破烂、蓬头垢面、拄着一根棍子的乞丐。

那么,是什么样的宝贝让赵忠尧如此不顾生死重返北平,又及千里奔波寻校长沙呢?说出来会令人震惊——因为那铅桶里的东西是一块50毫克重的成品镭。难怪,赵教授要千方百计地潜入清华园,就是为了不让这种放射性物质落入日本人之手。

[赵忠尧教授]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研霸

赵忠尧的手中为什么会拥有这样珍重的稀有物质呢?这还得从赵忠尧的不一样人生说起。

1902年6月27日,赵忠尧出生于浙江诸暨南门赵家。他是人类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两弹功勋,我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我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启蒙者和奠基人。

[1923年冬与南京高师同学合影]

1927年夏,赵忠尧出国留学,进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部,导师就是该校的校长、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密立根。1929年,他在实验研究中首先发现:当硬g射线通过重元素时,存在着反常吸收,并产生一种特殊辐射。

赵忠尧的这些工作,是正电子发现的先驱,遗憾的是,当时并没能受到足够重视。两年之后,赵忠尧的同学菲利浦·安德逊因观测到正电子的足迹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赵忠尧这个最先发现正电子的人却被遗漏了。

[菲利浦·安德逊]

他观测到的正、负电子湮灭辐射比后来安德逊看到的正电子径迹早两年。虽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但是,他的研究成果为研制正负电子对撞机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也奠定了他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地位。

事后,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前诺贝尔物理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GEkspons)教授在其著作中曾专门提到赵先生这一历史功绩,告诉人们这是一桩“很令人不安的、没法再弥补的疏漏”。“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欧内斯特·卢瑟福]

来自导师的珍贵礼物:50毫克镭

1931年,赵忠尧赴英国剑桥大学着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访问,师从着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教学过程中,卢瑟福被赵忠尧勤奋求学的精神打动,在赵忠尧学成归国时,特意将50毫克放射性实验镭赠送给他。赵忠尧特别感动。虽然这种镭在全世界都禁运,但他还是历尽千难万险,将这50毫克镭带回了中国,存放在清华大学实验室的保险柜中,供研究用。

正因为如此,当日本鬼子进占清华园时,赵忠尧才会不顾个人安危,拼死将50毫克镭护送出京。

[《 赵忠尧传 》]

他是大师中的大师

1931年,赵忠尧学成回国后到清华大学担任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开设了中国首个核物理课程,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赵忠尧与他的老师叶企孙一起,还培养欧内斯特·卢瑟福了一批后来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王淦昌、彭桓武、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程开甲、唐孝威,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也都曾经受业于赵忠尧。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合影:前排左三赵忠尧、左四叶企孙]

1946年,赵忠尧受委派赴比基尼群岛参观美国的原子弹试验,之后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处进行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研究。1950年8月底,赵忠尧从美国洛杉矶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起程回国了,但是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务调查,经过多方努力,于11月28日回到中国大陆。

[1946年赵忠尧以观察员身份参观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前排左一为赵忠尧]

回国后,他负责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并任系主任。回国后的赵忠尧,主要从事核物理研究,特别是硬g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建成中国第一、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为在国内建立核物理实验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赵忠尧缺席科研许多年。1972年,他参与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筹建,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赵忠尧恢复工作,担任副所长并主管实验物理部的工作。

[赵忠尧教授]

1995年10月,何梁何利基金委员会奖给了赵忠尧10万港币的奖金,赵忠尧把它全部捐献给了中科院院数学物理学部,作为科学基金,以奖励有成就的青年。

令人叹惋的是,在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后,由于他错过了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身为中国核物理的奠基人,又一次与“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无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1998年5月28日下午15时55分,赵忠尧因病逝世,享年96岁。

(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