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系列第七十五篇:为什么中英鸦片战争打两次、进行四次和谈?

对于中英鸦片战争来说,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它一个完整的、从始至终的战争,但历史上这场战争更具戏剧性,前后共发生了两次战争、四次和谈,中英双方军队主帅也多次变化。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的深处。

1.中英鸦片战争的第一次战争为什么不足三个月

第一次战争从1840年六月二十八日英军进攻广州北开始,到九月十五日英军离开天津大沽南撤结束,历时近三个月。英军由驻华商监义律率领,他绕开了林则徐镇守并严阵以待的广州,向北攻打舟山海域,仅用四天就拿下了定海,定海守军毫无防备,水师总兵战死,定海知县死战不降、投水殉节。这一战,清军二十一艘战船被毁,两千人的定远海军覆没。

定海的沦陷,为英军北上提供了支撑,让英军长驱直入攻打至天津大沽口。此时的直隶总督是被后世称为头号“卖国贼”的琦善,他看到英军船坚利炮后,深感天津守备薄弱,不可与之为敌。他上书道光帝请求在天津大沽口不要武力对抗,而是先接受英军的投书,看看内容后再作定夺。于是八月初,在道光帝的首肯下,琦善同义律进行了第一次谈判。英国提出三条要求,一是赔偿虎门销烟中英国人的鸦片损失,二是割让一个或数岛给英国,三是严惩林则徐。

琦善深知清朝的官场规则和朝贡逻辑,知道前两项都是道光皇帝所难以容忍的事情,他们谁都不想背上割地赔款背后屈辱求和的骂名。于是对战争影响最小的第三项要求就成了琦善等人大肆渲染的重点。作为主和派的他,大肆传播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对英国外交的不妥之处,刻画英国人对林则徐个人的仇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割地赔款等事宜对道光帝自尊和“天朝威望的冲击。这导致,当道光帝看到琦善的上书后,错误地认为只要严惩了林则徐就一定会化干戈为玉帛,恢复“岁月静好”。

于是在琦善的两头撮合下,道光帝决心严惩林则徐,并要求琦善做好和谈工作,让英军离开天津。而英军义律则认为,琦善作为大清的代表已经表达了大清被打服了的意思,英国战争诉求的重点在于前两项,在琦善上书道光皇帝的同时,已经开始着手接收割地和赔款了。就这样,在琦善编织的虚假想象中,中英双方都活在了自己的想象中,第二次战争的隐患就此埋下。

八月二十九日,考虑到军事补给、季节变化等不利因素后,义律同意了琦善的请求,向南撤军,将谈判地点改在广州。九月十五日,英军正式南撤,十七日琦善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林则徐和邓延桢并负责同英军谈判。

十一月底,琦善抵达广州,开始四处捏造罗列林则徐的“罪证”,并将其下狱,让广州抗击英军将士的心来了个透心儿凉,失去了斗志。为了向英军表达和谈诚意,琦善下令拆除虎门、珠江等处的军事设施,遣散数千名水军。不仅不允许抵抗,还主动给英军送去补给,无条件满足英军进入广州勘测地形的要求,并放任广州的百姓充当英军的向导,因为有银子可以拿,一时间甘愿为英军服务的“汉奸”络绎不绝。

当义律看到琦善一退再退之后,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就在琦善刚到广州不久后,他就向琦善提出要求大清割让香港,赔偿英国两千万两白银。清朝代表坚决不同意割让香港,以英军鸦片走私贸易不正义为名,提出只能赔偿金额四百余万两白银。义律不满,在十二月七日再次发出照会,重申了之前的要求。为了让英国打消占领香港的念头,琦善以个人名义答应赔偿五百万两白银。十二月十五日,义律再次咄咄逼人,琦善为了保住香港,再答应可以提高一百万两,赔偿六百万两白银,分七年付清。义律则不关心赔款多少,一心想要获得香港。看到无法谈拢后,琦善不得不向道光皇帝说明了实情。

得知情况的道光皇帝愤怒不已,严令琦善维护清朝威严,如果英军得寸进尺,要坚决予以军事打击。此时道光又想起了林则徐等人,让琦善释放了他们,并让林则徐等以戴罪之身协同琦善做好对英事务。但协同并没有让琦善腰杆硬起来,一方面他深知清军打不过英军,另一方面清朝此时也断然不会同意割地赔款。当他看到道光帝的思想动摇后,就开始了拖延策略,对义律和道光皇帝提出的要求,全都置若罔闻,既不展现武力威慑,也不答应义律的各项要求。

终于,愤怒的义律在184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和1841年一月五日发出了通牒,见琦善还在拖延,于七日攻占虎门沙角、大角。英军的武力威胁,让琦善不得不表态,他提出只要英军退出定海和沙角,就负责说服皇帝将珠江口外的一个岛屿割让给英军所有。

于是一月十七日,第二次谈判开始了。义律提出了四条要求,一是割让香港,二是向英国赔偿六百万两白银,三是中英两国为平等国家,四是恢复广州通商,英国可自由到黄埔或其以外的地方经商。这就是著名的“穿鼻草约”。

2.第二次战争为什么会打,道光为什么失去了天朝上国的骄傲

“穿鼻草约”协商达成后,琦善口头上同意,并没有签字,因为决策权在道光皇帝。于是在渲染英军如何不可战胜之后,琦善上报了合约的内容。此时道光深感受到了欺骗,认为英军如此得寸进尺,琦善竟然还阳奉阴违,不作出武力示威,道光皇帝愤怒之余,罢免了琦善,派奕山为靖逆将军赴广州处理对英事务。

令人想不到的是,当合约内容传到英国后,英国国内也是反对声此起彼伏。英国女王愤怒不已,认为义律完全不听从训令,对清朝实在太仁慈,赔偿金额低于英国预期。1841年四月,英国内阁召开会议作出三项决议,一是宣布英国不接受“穿鼻草约”,要让清朝付出更多的代价为英国人未来的贸易作出更多保证;二是英国要占领除香港之外的舟山岛屿;三是让璞鼎查爵士代替义律全权负责对华事务。英国女王的命令未到达广州前,义律在得到琦善口头答应后,就强行登陆香港并发布了占领公告。

新任的钦差大臣奕山也并非什么狠角色,他明白道光皇帝内心不想同英国开战,为了贯彻执行道光帝要适当强硬的理念,奕山谋划了一场八千人的突袭,企图对来一个下马威活捉义律。但事情做得并不完美,在广州引起的骚动让义律推测得知了清军的突袭,并做好了应对策略。这一次冲突,奕山的突袭大军损失惨重,大败而归。看到清朝不愿意履行“草约”,五月二十四日,义律率军攻打广州城北,各大军事要点均被攻占,仅仅几天后,仓皇失措的奕山就被迫同义律进行了第三次议和,签订了“广州合约”。

至此,几场大战下来,清军死亡六百一十五人,伤者不计其数,而英军仅仅战死两人,五人受伤。两国军事科技实力差距可见一斑。就连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也都评价此时对战英国:“虽诸葛武侯来,亦只是束手无策”。

1841年七月,义律收到英国的命令退出广州返程,奕山趁机向道光帝谎称广东突然发生飓风,英军损失了三艘军舰和三艘货船,损失白银三十余万两、死伤众多,英军统帅义律只身逃回。如此荒唐的奏报,竟然让道光皇帝深信不疑、喜出望外,他太希望有上天的帮忙了,以致于对信息丝毫不做甄别,就“自信地”认为战争即将结束,下令让沿海督抚将军裁军,直接导致大清应对璞鼎查时,处处陷于被动。

八月十日,璞鼎查一抵达香港就立刻宣布三项政令,一是自己全权代表英国保护英国商人的利益,二是向清朝发出公函宣称自己代表英国同清政府交涉,三是立刻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彻底打服清朝。二十一日,璞鼎查率领一半以上的兵力攻打厦门,清军毫无准备,短短几日,厦门就被攻占了。十月一日,英军第二次攻占定海,定海水师军官葛云臣、郑国鸿、王锡朋先后战死。十月十三日,英军攻占镇海,当天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脱逃,英军不废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宁波,坚定的主战派、两江总督裕谦在战败后投水自尽。

接连的战败,让道光帝如梦初醒,连忙派遣另一宗室大臣奕经赴浙东阻击英军。但奕经胆小怕事,完全不敢同英军对战,一路上拖拖拉拉,从1842年二月中旬北京出发,经过了一百零三天才率大军缓缓抵达了前线。但还没有同英军怎么交手,他就狼狈地撤退到了杭州。

这一情形,让曾经的主战派官员刘韵珂深感绝望。他意识到此时的大清已经无法对抗英军了。他权衡清朝利弊,向道光皇帝上书了“十可虑”,系统阐述了中英军事力量的差距,点出了清朝财政的捉襟见肘,透彻的看出了国内不法分子趁机作乱的隐患。特别是第九虑中,刘韵珂提出,浙江1841年遭遇雪灾,粮食产量大减,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盗贼丛生,当地非常不稳定。而当时战争周边的各地官员全部都在备战应对英军的入侵,无暇顾及国内的叛贼,叛贼的势力有迅猛发展的势头。他一句“不呈之徒趁机而起”让道光皇帝如坐针毡。

就在此时,噩耗袭来。1842年六月十九日,英军攻占上海,七月十五日,英军攻陷镇江,对镇江居民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英军大肆奸淫掳掠,城内妇女投井、自杀的不计其数,城内血流成河。道光帝仅存的骄傲被打得荡然无存了,他开始思考向英国妥协,并派遣主和派人物耆英同英军交涉。

为了彻底打服道光帝,璞鼎查在中国通马礼逊的建议下,攻打南京,利用漕运的重要性,卡住清朝的喉咙,阻绝南北。这一“蛇打七寸”的策略,让清朝彻底失去了打下去的勇气和资本。1842年八月十二日,耆英在南京静海寺同英军代表璞鼎查等人在开始了中英第四次和谈。这次和谈就达成了著名的《南京条约》。

3.英国为什么赢得这么顺利,清朝为什么败得这么惨烈

回顾战争,清朝的失败有科技、政治体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特别是军事科技因素,常常被我们津津乐道。今天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重点从战前两国动态上“以小见大”,挖掘其他隐藏的因素。

1839年就在义律同广州接连爆发局部战斗的同时,英国国内也在激烈地讨论着对华出兵等事宜。此时英国内阁和上议院多是主战派,他们联合起来利用媒体舆论点燃国内对战争的激情,向女王施加压力。当年九月二十日,维多利亚女王指示海军总部,派出军舰前往广州海域保护英国商人。正是这一指示,让义律同林则徐展开了十一次海战。

与此同时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领导伦敦等六个著名工商城市的三百多名工商业代表上书英国政府,要求武力侵华,维护大英帝国的威严,打通清朝大门,摆脱英国国内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鸦片商人查顿、商会会长颠地甚至谋划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对华作战计划。十一月四日,巴麦尊向义律发布命令,让他做好战争准备。

1840年一月十六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上发表演讲,指出清政府禁烟运动是对英国的侵略。四月巴麦尊收买国会和国内报纸大肆营造战争氛围,企图煽动普通民众的热情。终于四月七日,经过三天的激烈辩论,英国下议院通过了对华战争议案,五月十日,上议院几乎全票通过。至此,英国海军正式集结,开赴中国广州海域。

反观清朝道光帝,面对1837年和1839年的中英海战,在获得了局部战斗胜利后,完全忽略了中英军事力量的差距。虽然道光帝和清政府高层知道英国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但始终不相信英国会大规模侵华,所以压根儿也没有做好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道光帝的策略就是全方位闭关,停止中英贸易。时代的局限性让其“天朝上国”的自大和盲目的自信无限膨胀。一时间“英国人离不开中国的茶叶、大黄”、“没有中国的商品,英国人就会因常年吃肉,腹胀而死”等观念流行于清朝官场。清朝上上下下都相信只要全面闭关,不和洋人做生意,就可以维护好国家安全,就可以禁绝鸦片、国泰民安。

这种类似于鸵鸟把头扎进沙子里的行为,让中国既无战略层面上的布局,也无战术层面上的准备,失败在所难免了。

好了,本周的分享就到这里,下周我们详细走进《南京条约》,寻找历史对我们的启示。这是与您分享的第57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们下周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