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谋略:一个小人物是怎么人生逆袭的?三个狠招,彻底咸鱼翻身
怎么通过应用谋略技术,实现自己的人生逆袭和阶层跃升呢?这是很多学习谋略的朋友,孜孜以求的问题。由于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太多的不同,因此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并不容易。但是还有一个简单粗暴却极为有效的办法,能够帮助到大家。那就是通过剖析真实案例,从别人的亲身经历之中找到“窍门”。
【案例原文】窣干尝负官债亡入奚中,为奚游弈所得,欲杀之;窣干绐曰:“我,唐之和亲使也。汝杀我,祸且及汝国。”游弈信之,送诣牙帐。窣干见奚王,长揖不拜,奚王虽怒,而畏唐,不敢杀,以客礼馆之,使百人随窣干入朝。窣干谓奚王曰:“王所遣人虽多,观其才皆不足以见天子。闻王有良将琐高者,何不使之入朝!”奚王即命琐高与牙下三百人随窣干入朝。窣干将至平卢,先使人谓军使裴休子曰:“奚使琐高与精锐俱来,声云入朝,实欲袭军城,宜谨为之备,先事图之。”休子乃具军容出迎,至馆,悉坑杀其从兵,执琐高送幽州。张守珪以窣干为有功,奏为果毅,累迁将军。后入奏事,上与语,悦之,赐名思明。
【案例剖析】研究乱世枭雄的崛起之谜,对于应用谋略打开当前局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反复研读本案例,我们会非常清楚地看待,乱世枭雄史思明,是怎么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老赖”人员,华丽转身成为体制内公务人员的。实现阶层跃升,自古以来都是人生难题。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能够因势利导的应用谋略,大部分难题都有破解之道。具体来说,案例之中史思明使用了哪些谋略技术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招。
1.狐假虎威,虚张声势
《孙子兵法》讲:“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当一个人被“形势所迫,无路可走”之时,也有可能是其“触底反弹,咸鱼翻身”的时候。案例之中,窣干(即史思明)因为资不抵债而流亡他乡,遭遇少数民族武装扣押,人生道路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却因为其“谋略思维”被激活而出现“转机”。
那么他的“转机”是怎么运作来的呢?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狐假虎威。虽然窣干(即史思明)当前是奚族的阶下囚,但是因为他来自于大唐帝国,并且谎称自己是“大唐使者”,可以凭借大唐帝国的威名换取自己暂时的安全,为自我救赎赢得时间;二是,虚张声势。既然谎称自己是“大唐使者”,就必须把戏做足。在一言一行之中,充分投入到“角色”之中,无论是面见奚王,还是入住酒店,都必须将“虚张声势”进行到底,以慑服人心。
2.驱狼斗虎,浑水摸鱼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而矛盾对于谋略家来讲,好比材料之于工匠,宝剑之于剑客。窣干(即史思明)作为一代枭雄,本人必定深谙谋略,知道在当前形势之下,必须妥善的利用大唐与奚族之间的固有矛盾,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命运。那么怎么操作才算把矛盾利用好呢?只有一招,那就是“驱狼斗虎,浑水摸鱼。”即激化大唐王朝和奚族之间矛盾,让两者兵戎相见,战火重燃,才能够给自己提供“纵横捭阖”的操作空间,以便于自己“浑水摸鱼”。案例之中,窣干(即史思明)杜撰了一个两国“和亲”的事件,以此作为“诱饵”诱导奚王派出大批骨干官员,跟随自己一起前往大唐边境。
3.反戈一击,借花献佛
当奚王不知是计,冒失答应窣干(即史思明)的要求,派遣三百人的使团跟随对方前往大唐。殊不知,窣干(即史思明)正好以此“借花献佛”,作为自己效忠朝廷,捍卫边疆的功绩。他一方面暗中传递情报给平卢守军,提前进入战备;另一方面,则将奚族使团引入“埋伏圈”,出其不意地地擒住对方的“悍将”琐高,以此作为自己平步青云的“踏脚石”。果不其然,由于窣干智擒奚族悍将琐高,将一次奚族的“入侵”消除在“萌芽状态”,他不但立功受奖成为将军,还得到唐玄宗的亲自召见,被赐名“史思明”。
总而言之,谋略的应用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要隐形用权,根据具体的形势来构建思路框架,切不可主观臆想,脱离现实;二是,要顺势而为,一定要顺应事态发展的方向,切忌不可反方向做功,背时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