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是一个窑场众多、分布范围很广的瓷窑体系,中心窑场位于龙泉大窑和金村附近。龙泉窑以高雅素洁的青釉产品闻名于世,青釉釉色丰富,常见粉青、梅子青、豆青、青绿、天青、米黄、青灰等颜色。魏晋和五代十国是龙泉窑的开创时期,从北宋开始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南宋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瓷窑迅速发展,青瓷质量大大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广大市场。今天,我们不谈鉴定,来聊聊龙泉窑的鱼纹饰。古瓷用鱼作装饰,是我国传统的工艺手段。“鱼” 和“余”音同,“鱼”成了“富裕”、“年年有余”等吉祥的象征,也表达了民间百姓鲤鱼跳龙门、阶层飞升的诉求。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双鱼纹饰流行起来,成为继耀州窑、定窑和磁州窑等瓷器上的常用纹样。南宋到元代最为常见,之后一直流行至明代。双鱼的装饰手法有刻划、模印、贴塑等。
南宋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纹洗,高6厘米,口径23.5厘米,足径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 龙泉窑青釉塑贴四鱼纹洗,高7.2cm,口径27.6cm,底径24.5cm
目前,有明确地层或纪年墓葬出土的南宋贴花双鱼纹龙泉窑瓷器较为少见,因南宋末期和元代初期风格相同,考古界常将这类瓷器统一至宋末元初时期。此时期龙泉青瓷上还出现“鱼龙”形象,有人又称之为“鱼化龙”或“摩羯”纹。“鱼龙”纹为龙首鱼身,凸目圆睁,张口露齿,须发后飘,鱼鳍呈花边状。为模制,多贴饰于器底。
元代龙泉窑青釉双鱼纹盘,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际大厦基建工地元至元年(1337年)刘达墓出土南宋末期,双鱼多以贴花或模印手法饰于洗、盘底心,以金鱼和鲤鱼为主,双鱼多为张嘴、挺腹、压腰、翘尾的游鱼造型,生动活泼,同时细部纹饰写实自然,露胎双鱼与满釉纹样并无不同。
到元代,古人觉得只是鱼来装饰好像缺少一些什么,又加上一些水波纹象征象征鱼水交融、夫妻美满 ;与莲花、荷叶组合构成“鲤鱼闹莲”图案,既寓意廉洁、和谐,也取其谐音,表达连年有余的美好期待。
龙泉窑从时代的潮流中不断更新迭代,从批量制造到创造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关键的蜕变。从而拥有大量的海内外订单,实现不同阶层的需求。元代以来,景德镇窑生产的白瓷、青花、釉里红等新品种,开创了陶瓷烧造的新阶段。彩瓷的创烧,导致人们的审美转变。
龙泉窑生产的青瓷,除了外销方面还保持了比较大的数量,其他方面已经无法与景德镇相媲美。到了明代,龙泉窑生产规模已经逐渐缩小 。
图文来源:网络,配图:雅萃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