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灰土里藏着一种虫子,药用价值极高,万元一斤

小时候,在家乡老木屋的墙根下的灰土里,有一种叫“地牯牛”的小虫子,这种虫子藏在墙根的灰土里。如果蹲下身子,就会发现干灰土里一个个的小窝,小窝中会有一个小东西倒退着往土里钻,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地牯牛”。

地牯牛

有一年,七十多岁的曾祖父大腿上长了一个毒疮,他就让我和几个小伙伴去抓地牯牛给他治疗,我们几个小孩蹲在老木屋北侧的墙根下,轻轻地在那些小窝里扒拉,抓到二十多只“地牯牛”。我们把地牯牛交到曾祖父的手上,曾祖父找来一块瓦片放到火炉上,把地牯牛放在瓦片上焙干,用小木棍研碎,倒一点白醋调和后直接敷到毒疮部位,这样做了几次后,曾祖父的毒疮就痊愈了。

自从看到曾祖父用地牯牛治疗毒疮后,就觉得这小虫子非常神奇,但却不知道它在中药中的作用特别大。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杂志上看到一位有名的癌症专家配置的抗癌中药里,就有地牯牛。这时,才知道原来地牯牛这种不起眼的小虫子竟然还有抗癌的功效。

据百科介绍,地牯牛,中药名。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分布于华南、西南、台湾、四川等地。具有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之功效。常用于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敛。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书中这样介绍地牯牛:【别名】 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

黄足蚁蛉

【来源】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 中华东蚁蛉 Euroleon sinicus (Navas) 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 。春秋二季从砂土中刨出,新瓦焙干或鲜用。【性味】 咸,凉。有毒。

【功能主治】 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1~2分。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敷患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