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三十六,青浦博物馆
从崧泽遗址博物馆往西一公里不到,沪青平公里折往西南方向,此处一条岔路,是公园东路,沿公园路一直往西,三公里左右,可达青浦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的特色之一是桥,青浦位于上海西部,成陆时间比较长,是太湖的入海通道。古时候,这些入海通道经常堵塞,青浦往往都是水乡泽国,自然条件不怎么好。后来海岸线不断向东扩展,水利设施也多起来,河道基本上都治理了,人口多起来,于是架了很多桥。
古桥大体上有五种,一种是矴步,凤凰古城的矴步比较著名,他们叫跳岩,国内还有一些古镇、古村也保留了矴步。修矴步的地方要求水浅,而且无法通航。
一种是浮桥,用船只或者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大部分是临时性的,也有使用时间很长的,历史著名的浮桥有沟通山西和陕西的蒲津浮桥,整个唐代一直在使用,在山西一侧建有鹳雀楼,王之涣的名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在楼上看着浮桥而写的。
一种是索桥,也叫吊桥,一般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主要见于西南地区,著名的索桥如泸定桥。斜拉桥是现代版和升级版的索桥,优点是跨度极大,现在的大型桥梁大多是斜拉桥,比如黄浦江上的那些大桥。
上述的三种古桥在上海地区都没有遗存,本地遗存的古桥是梁桥和拱桥。
梁桥是从独木桥发展来的,一棵大树倒了,正好架在小溪上,启发了古人。河道不宽,桥可以直接搁在两边的河岸上,叫做单孔梁桥;河道宽的话,需要在河中间搭桥墩,叫做多孔梁桥。现在大部分的桥梁都是梁桥,比如外白渡桥。
拱桥,就是有一个拱,可以把垂直方向的力,通过那个拱化解为斜向和水平方向的力。拱的结构是从古希腊传过来的,传到中原后,主要使用在墓门的架构上,后世认为不吉利,因此在一般的建筑中,能不用就不用,桥可能是一个例外,特别是江南地区,小桥流水主要指的就是拱桥。著名的拱桥有赵州桥,始建于隋朝,卢沟桥也是拱桥,是多孔拱桥。
青浦区还保留了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一些桥,主要在金泽、练塘和朱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