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记忆,十八
打夯歌
新海门成陆时间不足三百年,没什么历史积淀,表现在地方戏曲,拿的上台面和拿不上台面的,也就二种:海门山歌和打夯歌。
海门山歌是沙地移民带来的,1930年代中,管红心的爷爷剑阁先生,将民间小曲加以收集整理,形成了海门山歌,管爷爷有凿空、传播之功。海门山歌于1950年代后期红火过一阵,进入文革后,样板戏独占舞台,海门山歌只能靠边站。文革后,地方戏曲有复兴的苗头,但很快被流行歌曲挤到一边,如今和大部分的地方戏曲一样,苦苦支撑而已。
海门山歌大概属于江南戏曲的一支,类似于昆曲、越剧、沪剧等,比较阳春白雪,比较柔美,受众很少。而打夯歌,只要有建房子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听到,乡俚土语为主,比较下里巴人,比较阳刚。打夯歌应该哪里都有,只是在海门使用的是启海土话,有点地方特色。
中国的古建筑一大半是夯筑的,包括长城紫禁城,不过现在都让位于打桩机。80后就可能对此很陌生了,拉萨的布达拉宫有一个屋顶,定期有打夯加固,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看,其实那基本上就是一个表演,那个夯看着就像一个玩具似的。
三厂的地势比较低湿,老房子通风条件不好,一到黄梅天,家里几乎所有东西都会长霉,很头疼。改革开发后,居民手里有点活钱了,很多人家都开始改建房子,房基需要夯实,于是打夯的歌声此起彼伏。
海门的夯是柱状的,有一米多高,中间是实木,外面箍上铁皮,很重,比网络上看到的那些夯,实诚得不是一点点。一般是四个人一起,开工的时候,那个领头的起号子:“咿呀--唉吆么--”,然后和另外三个人一起砸下夯去:“夯吆!”
后面是:“某某家里么--”“夯吆!”
后面是:“造房子了么--”“夯吆!”
......
之后是正式打夯了,主要是领头的那个人在打号子,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到后面都是家长里短的一些琐事,伴着号子哼出来,特别有趣。有时候,打夯人累了渴了,也会通过号子表达出来,主人家都会把吃的喝的送上来,请打夯人休息一会。和东北二人转一样,有些夯歌很荤,主人家一般是把孩子赶跑,而不太会干扰汉子们的宣泄。
时至今日,不知道有没有人收集打夯歌的歌词,估计是没有。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在朝中担任宰相,老家亲属和邻居为房基发生争执,以张英如此显赫的地位,邻居敢于抗争,估计张家人不占理。张家写信到京城,请张英出面解决,张英还算明白事理,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了三尺,邻居闻讯也让了三尺,由此形成一条六尺巷,传为美谈至今。
古往今来,六尺巷就这么一条,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也没有张宰相的觉悟。所以每当打夯歌响起的时候,往往有邻里争执。我记忆中,弄得最凶的几次,当建房人家的墙沟开挖好之后,邻家总有老太太躺到沟中,颇有前些年抗拒强拆的意思。冯晓峰家北面有一户人家,老太太还是小脚,往那沟里一躺,主家想去拉她起来,就看到一对小脚在沟沿乱舞,吓得人不敢动手。后来也不知如何解决的,反正新房子最后都建起来的。
我家翻建房子的时候,事先和四邻全部沟通了,最后动工时,还是有北面那家试图阻止。也好理解,我家新房子建好后,房子要比原来的高一些,对他们家的采光取暖一定有影响。他们家把一些砖头堆在我家后墙,不答应挪走,后来可能我们家把计划中的高度降低了一些,他们才让步。据说,我们家建房过程中,是极少没有人躺到墙沟中的一次
。
我家和西边邻居家之间,原先有一条巷子,记得有三尺宽,玩躲猫猫游戏时,可以并排跑二个小朋友,打香烟壳子时,可以在巷子里玩。后来他家和我家各自翻建了房子,只剩下一尺宽,而且有一个很高的台阶,一个人走过去也得小心,不然可能会崴到脚。当初打夯的时候,想来不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