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特等功臣蔡兴海,手榴弹玩出新境界,美军以为是高科技武器

在我们前面的两篇文章中,介绍了两位出自“上甘岭英雄阵地”的英雄,一个是“一等功臣”蒋诚,他在右腹部肠子被炸出的情况下,依旧坚持作战,用一挺重机枪歼敌400余人,还打掉了敌人的一架飞机。

另外一个是“特等功臣”胡修道,他在战友全部伤亡的情况下,一人打退敌军40余次冲锋,还歼敌280余人,创造了单兵单天歼敌的最高纪录,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堪称传奇!

当然,除了这两位英雄之外,实际上从上甘岭英雄阵地走出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

据记载,这一战中,仅第15军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就多达12347人,英雄集体更是多达200多个,这也是为什么“上甘岭”会被称为“英雄阵地”的原因所在了。

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战斗英雄,也出自“上甘岭英雄阵地”,他和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名字都在同一份《记功命令》上。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一个班战士以轻伤3人的代价,歼灭敌军400余人。后来转业到地方后,生活简朴,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严于律己,就连汽车都很少坐……

他就是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蔡兴海!

蔡兴海,1931年出生于陕西省泾阳县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49年12月,年仅18岁的蔡兴海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被编入志愿军第十二军31师91团8连4班。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调集60000余人、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我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

战至11月1日,担任主要防守任务的第十五军四十五师,此时已伤亡惨重,守备部队的兵力甚至已经少到只能控制五个阵地。

在此危急时刻,十五军司令员秦基伟将军只得先调归其指挥的十二军31师91团8连调上597.9高地,接替四十五师已经再无法继续防守的七个阵地。

自此,十二军正式参战!随后不久,时任第三兵团副司令员的王近山将军也将十二军31师剩余的两个团全部配属给十五军,全权交由秦基伟指挥。

此时,蔡兴海作为31师91团8连的战士,随军赶到了上甘岭597.9高地。

上甘岭战役作战图

11月1日下午16时左右,南韩军队就占领了597.9高地上的10号阵地!不过好景不长,蔡兴海所在的8连随即展开行动,很快又将阵地给夺了回来。

到了下午17时,1号阵地上仅剩下两个伤员,8连紧急派出三个战士组成战斗小组前去增援,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将敌人给打退了,但也只剩下了朱有光和王万成两个人。他们刚想将工事修理一下,但敌人又开始蜂拥而上。

接着,负伤的朱有光紧握着爆破筒,从阵地上一跃而起,冲入敌群中将它拉响。爆炸产生的浓烟还没有散去,王万成也从阵地上抓起爆破筒扑向另外一群敌军……

这一幕,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11月2日晚,天刚黑,蔡兴海所在的4班奉命进入到597.9高地主峰最前沿的9号阵地。

由于敌军的炮火太过猛烈,此时九号阵地上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蔡兴海随手抓起一把沙土,里面竟然还有三四个带有余热弹片。

也的确,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其激烈程度堪称世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的火力密度,已远远超过二战时的最高水平。

而在为期43天的战斗中,“联合国军”发射炮弹竟多达190多万枚,平均每分钟就要发射30多枚。由此可见其炮火的猛烈程度!

我军可没有“联合国军”那么富有,在整场战争中,我军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只是联合国军的四分之一。

由于我军长期火力不足,手榴弹就成了单兵作战时最喜爱的“重”火力之一。从抗战时期只能一炸两半的土制手榴弹,到后来的仿制苏德手榴弹,其一直在我军的武器装备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根据当时美军“王牌”骑一师士兵阿诺德回忆:

“中国人的进攻是以手榴弹为核心的,他们以机枪和步枪压制我们的火力,然后快速突进到50码的距离,投出成片的手榴弹。”

所以由此可见,手榴弹对于我军的重要性是如此之高!

不过我们也知道,扔手榴弹这事儿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手榴弹的杀伤力虽然不差,但有的时候却也不是那么奏效,比如在扔出去之后没有立即爆炸,从而给了敌人以逃离的时间,甚至是被敌人捡起扔回来。

这看似只有在神剧中才会出现的桥段,在真实战争中也常有发生。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美骑一师的士兵阿诺德,就曾在战壕中踢开过志愿军战士投掷的63枚手榴弹。

虽说这里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它也确实存在!

而为了能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蔡兴海创造出了一种名为“打空爆”的投掷方法。

这种方法,我们的80后、90后朋友小时候基本都玩过,就是将炮仗点燃后,等待一段时间再抛出去,这样,炮仗就会在空中爆炸。

这种方法虽然杀伤力大,但对于投掷者来说也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一旦估错了时间,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不过,这对善于使用手榴弹的志愿军战士来说,控制手榴弹爆炸的时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蔡兴海创造的这种“打空爆”方法,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他也获得了“手榴弹大神”的光荣称号。

蔡兴海老英雄

当时,我军大量装备的是51式手榴弹,其弹身全长约250毫米,战斗部重约200克,杀伤半径10米左右,引信时间大约为三秒。除此之外,我军也装备了苏制的PRG-43反坦克手雷,这种手雷外号“两斤半”,其战斗部重约618克,号称一枚能炸翻一个排。

而除了以上这两种型号的手榴弹(手雷)之外,还有缴获的美制MK2型手雷、英制的米尔斯手雷等等。

但不管是哪一种手雷,都被蔡兴海研究得透透的,在每一次战斗中,都能将其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蔡兴海将手榴弹(手雷)玩出了新境界,以至于美军一直以来都以为我军使用了什么高科技武器。

而在上甘岭战役中,蔡兴海正是凭借着对手榴弹(手雷)的操控技艺,带领全班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后战斗结束后,全班仅以轻伤3人的代价,就打退了敌人的7次冲击,并歼灭敌军400余人,创造了志愿军小兵群作战的范例。

1953年6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第十二军31师91团8连4班副班长蔡兴海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1954年回国后,蔡兴海和战友们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记功命令

1982年,蔡兴海从部队转业到咸阳市工作,先后担任咸阳地区木材公司的党总支书记、咸阳市机电设备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此时的蔡兴海,虽然有了一定的地位,但他始终坚持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

为此,周围人都纷纷赞叹道:“老蔡不失英雄本色。”

当时机电设备公司还专门给蔡兴海配备了一辆专车,但蔡兴海也很少坐,不论是办公事,还是办私事,他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就乘公共汽车。即便是不得不用到专车,他也按规定交油费,绝不损公肥私。

比如在1990年2月的一天晚上,蔡兴海突然接到了父亲病重的电报,由于事情紧急,他只好坐上公司配给他的专车往家赶。后来从老家回到公司后,他就按里程数交了30元的油费。

据记载,从1984年12月到1990年5月,蔡兴海共因私事使用公司车辆9次,累计交油费163元。每一笔帐都算得清清楚楚,着实让人敬佩。

除此之外,在工作中,蔡兴海更是廉洁奉公,绝不取不义之财。

比如,在1985年11月的时候,蔡兴海所在的咸阳市机电设备公司准备建造一座营业大楼。听到这一消息后,蔡兴海的一个老部下特地找上门来,希望能将该项目包给他做,并许诺事成之后,送给蔡兴海一台彩电和4000元作为劳务费。

放到现在,4000元并不算多,但在当时,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笔巨款。然而,蔡兴海听后非常生气,大喝道:“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别说是彩电,就是金山银山我也不要!”

蔡兴海一言,说得那个老部下无地自容,随即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然而过了几天,有人又委托蔡兴海的大哥来说情,但又被蔡兴海给拒绝了,他说道:“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这样做!”

看,这就是我们共和国的英雄!

战场上,他们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可怕存在;在工作,他们廉洁奉公,从不损公肥私;而在生活中,他们又都是一群淡泊名利,和蔼和亲的普通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最后,让我们一起为“特等功臣”蔡兴海老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