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理歪说】语言的力量
【 导读小引 】在网上看到对相同图片的不同解读与点评,在戏谑玩笑中蕴含了说话或听话的艺术和态度。真是歪理可以邪说;繁盛可以唱蓑;真情可以传讹;好人也可以被污名化……说话有说话人的态度倾向,听话有听话人的思考解读,无不打上个人的主观色彩。
这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说了什么或听到什么的时候,一定要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去伪存真,直至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切记盲信盲从,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例如有人对下面图片作了不同理的介绍说明:
古代有个女人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终于和心爱的人走到一起。虽然她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毕竟真爱了一回。
古代有个女人不守妇道,勾结奸夫谋害了丈夫,最终被小叔子为哥哥报仇所杀,了结了性命,留下了千古骂名。
这样事例生活中也时有发生。课堂上,有两个学生睡着了,老师十分愤怒地把其中一个叫醒,毫不留情地训斥道:“你这么不用功,一拿起书就睡着了!”
可是转身指着另一个睡觉的学生说:“你看看他多么用功,时刻没有忘记学习,睡着了还抱着书在读!”
大家一看都明白,前两段话阐述的是同一个人——潘金莲;后面一段话阐述的是同样的一件事——上课打瞌睡。但在不同的语言表述系统里,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语言媒介来表达,传导的结果迥异,褒贬毁誉是何其鲜明。生活中语言的力量不可低估,捧一个人,能像郁达夫描写的那样 “红肿溃烂之处也鲜若桃花 ” ;相反踩一个人,单纯活泼与开朗大方也可能被怀疑为轻浮浪荡。由此可见,对那些马路新闻的听说与解读,需要独立思考与甄别判断,切忌扑风捉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来源:2020·12·25 综合网络资料编撰
发布于 26分钟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