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古铜镜”
商周时期,虽然有铜鉴,但是瓦鉴依然通行。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因为镜的适用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镜形基本为圆形,半圆形钮为主,也出现了一些伏兽形钮,纹饰表现手法为平雕、线雕和浮雕。汉代铜镜上开始出现铭文。纹饰种类上主要有西汉的蟠螭纹、蟠虺纹、草叶纹、规矩草叶、规矩蟠螭纹、百乳纹、四乳四虺,以及“日光”、“昭明”等以铭文为装饰的铭文带(指有铭文的部分)镜。
在古代,铜镜是爱情的信物,江西玉山县一座唐代墓葬曾出土了半面铜镜。原来,古时如果夫妻有一个先去世,就将他们平时使用的铜镜分成两半,先随墓葬埋入一半,另一半则随后去世的人入土,相约来世可以“破镜重圆”;铜镜是圆的,象征着美满、吉祥,母亲给出嫁的女儿佩戴铜镜,就是祈求她婚姻美满,生活幸福;道教认为,铜镜能辟邪,所以悬于门上;古代衙门悬挂“明镜高悬”匾额,以示公正;我国第 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以历史当镜子,“鉴”在古代就是镜子。
古时候,如果出土了这些青铜器,“在当地都会认为是出宝了,要做一个祭祀仪式。经常在一个铜器上看到这样的记载,买这个花了1500两白银,买那个花了3000两白银,按照当时的价格来换算,很多都比现在交易的价格要贵。”赵春安解释说,这些青铜器,基本上都是皇 室贵 族留下的文物。“夏商周时期铭文记载,一般是立功以后得了50贝或者几百贝的奖励,来做成青铜制品,为的是保佑自己,保佑子孙。”在西方,最得到认可的也是中国的青铜器,“他们认为这是中国远古时代的文化结晶。”
铜镜还有一个很浪漫的用途,就是被当做一种信物。我们现在也有成语,破镜重圆。这说的就是乐昌公主和她的驸马因为战乱不得已而分开,两人把铜镜摔成两半,两人各拿一半,作为日后联系的工具。
仿制的铜镜除了用汉代、唐代铜镜直接翻模外,还借助摹本仿照制模,有的连图案纹饰、铭文都仿刻于镜范上,铸成的铜镜形制、纹饰、铭文亦大同小异,同时纹饰、铭文粗陋。有的形制、纹饰、铭文各方面都与真镜一样,就需要同真器在纹饰、铭文上仔细对照,从各种特征上进行综合分析辨识。
每面铜镜背面都有铭文,就像是每个朝代的一个标记,每个朝代铭文的书写格式也都各有不同。比如:汉代铜镜铭文早期字体秀长,是一种篆隶式变体,后来慢慢变成方整的缪篆;而唐代仿汉代铜镜则往往铭文字体松散臃肿,无汉代铜镜铭文字体那种流畅劲挺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