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鹰路”
鹰路,是见于《辽史》《金史》,对沿松花江、黑龙江顺流而下,直抵黑龙江入海口鄂霍次克海、库页岛交通线的称谓。鹰者,指俊禽海东青。在这条大路的末端,有广阔的大海,和海岸嵯峨的山岩,那里是海东青的故乡。《契丹国志》说:“五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自海东而来,故名海东青。”而自辽、金始,由于捺钵和畋猎的需要,海东青成为部族图腾、贡品之首。产自五国部的海东青,就是沿此线送往京师(辽上京临潢府、金上京会宁府或金中都)的,《辽史》“贡鹰道”所记即此;又,《金史》记“五国蒲聂部节度使拔乙门叛辽,鹰路不通”,是正史最早出现“鹰路”地名的文字记载。
东北边地夏短冬长的自然环境,赋予鹰路以水路、陆路、冰雪江道兼用的特色。松花江自由式曲流漫滩,造就了沿岸宽敞的河谷地,陆路畅通无阻;夏日行船,浮江而下;冬季冰冻三尺,江河被积雪覆盖,平坦如砥。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五国部土著民族,习惯以马爬犁、狗爬犁作为交通工具,似车无轮,疾驰如飞,一日可行三百里,是中华古代交通,和东北边塞风情的独特景观。
鹰路历史文化积淀同样丰富,半部辽、金史,就是在“鹰路”的舞台上演绎的。契丹皇帝“春捺钵”,“长春州,本鸭子河春猎之地”,从上京浩荡而出,入女真境钩鱼、捕鹅,海东青是须臾不可离的“驯服工具”;而海东青产地的五国部,时附时叛,契丹统治者惟借女真力量打通鹰路,强索海东青,“岁岁求之女真,女真至五国,战斗而后得,女真不胜其扰”。尤其契丹使者的霸道无理,是女真人最不能忍受的。“天使所至,百般需索于部落,稍不奉命,召其长加杖,甚者诛之,诸部怨叛”。又,“岁遣使者,称天使,佩银牌自别,每至女真国,遇夕,必欲美姬艳女,荐之枕席。”如此,契丹使者与女真结怨甚深,为阿骨打“集女真诸部兵,擒辽障鹰官”,继而扯起反辽大旗埋下伏笔。
历史上悲怆的徽钦二帝“北狩”,也是沿鹰路到达五国城。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十五日,“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里改路(鹘里改即胡里改)”,即指徽钦二帝韩州——五国城这一段松花江水路行程。自韩州启跸,走韩州——乌惹泰一小段陆路,至乌惹泰登船,舟行四十六天,于九月二日到达五国城。乌惹泰,又名嗢热、兀惹。据《契丹国志》,“嗢热者,国最小,不知其始所居。后为太祖徙置黄龙府南百余里,曰宾州,州近混同江,即古之粟末河,黑水也”。徽钦二帝五国城行宫,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松花江、牡丹江汇合口“五国城遗址”。
辽代鹰路,即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咸州(前黄龙府)——五国部交通路线。辽代称生女真部以东,渤海国黑水靺鞨后裔,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北,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散居的土著部落为“五国部”。《辽史·地理志》载:“五国部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圣宗时来附,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又《辽史·圣宗纪》:重熙六年(1037年) ,“八月己卯,北枢密院(辽最高军事机关)言,越棘部(越里吉国)民苦,其酋帅坤长不法,多流亡;诏罢越棘等五国酋帅,以契丹节度使一员领之”。这是大辽经略东北极边,在生女真、五国部地区设置节度使之始。五国部节度使隶属黄龙府都部署司,由契丹人领之,说明辽对生女真、五国属国、属部的统治,已超出了一般羁糜性质。
辽代鹰路起点,为辽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波罗城遗址”,和中京大定府。辽太祖、太宗之世,建元神册,在松漠内陆仿“五京”之制建巍峨皇都,号为上京,府为临潢,以近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得名。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之地龙化州,今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西孟家段村古城,位于临潢府东南,以两重镇相对,龙化州城称东楼,临潢府称西楼。
辽属国、属部地域寥廓,东至于海。居住在东流松花江自三叉河至牡丹江入松花江汇合口一带者,为未著辽籍的女真部落,即“生女真”,再东东为“五国部”。以今地推定五国酋帅居地为,“越里吉国”,今哈尔滨市依兰县“五国城遗址”;“盆奴里国”,今黑龙江省汤原县香兰镇双河村“桃温万户府故城遗址”;“越里笃国”,今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万里河村“瓦里霍吞古城”,“奥里米国”,今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敖来镇敖来村“奥里迷古城遗址”,俗称西古城。“剖阿里国”,今俄罗斯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契丹节度使驻地“越棘部”即“越里吉国”,为五国部会盟之城,史称“五国头城”。
辽代鹰路路线之一,“春捺钵”草道接混同江水路、陆路。春捺钵地鸭子河,即混同江(《辽史·兴宗纪》“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水路沿今东流松花江浮江而下;陆路利用松花江冰雪江道,或江岸台地行走。春捺钵以鉤鱼和捕鹅为主。《辽史·营卫志》中有一段散文行笔,再现了“钩鱼射鹅沧海东”(苏辙诗)盛大、热烈的场景:“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曰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绿色衣,各备连锤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于泺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时服,系玉束带,于上风望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青鹘,拜授皇帝放之。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鹘。救鹘人例赏银绢。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备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酷,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赐从人酒,遍散其毛。弋猎纲钩,春尽乃还。”春猎时间是正月上旬至四月。钩鱼后有“头鱼宴”、“头鹅宴”,相当中原皇帝的亲耕大典。
辽代鹰路路线之二,契丹与女真传统道路。即先行上京-中京,再经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信州,今吉林省怀德县秦家屯古城;后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宾州,今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红石村广元店古城;至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花园屯古城,渡涞流水、混同江;陆行五国头城越里吉,今哈尔滨市依兰县五国城遗址。
从道路历史演化观察,辽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咸州,是渤海国“契丹道”向松漠腹地延伸部份。渤海国扶余府,即前黄龙府古城,今开原市老城街后三台子村黄龙岗塔子沟山上城和山下城,老城街西北五里距。辽咸州,今开原市老城街钟鼓楼东北隅。鹰路咸州——五国部,则为渤海国“黑水道”,辽五国部即渤海国时期黑水靺鞨居地。勿吉国乙力支朝献路、唐代渤海国黑水道,是辽、金鹰路历史翻过的一页。咸州或曰前黄龙府,为辽河平原接松嫩平原大道咽喉、锁钥。与前黄龙府并列的另一个四路通衢的交通要冲,则是西祥州,南通后黄龙府,东蔽宾州(靠山广元店),北接益州(小城子),为辽代东北第一个驿传枢纽意义的城邑、重镇。
到了金代,上京会宁府成为鹰路起点,即上京会宁府——胡里改路交通线。《金史·地理志》“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金时称今牡丹江为胡里改江。胡里改路路治,在牡丹江入松花江汇合口哈尔滨市依兰县“五国城遗址”,辽五国部节度使驻地。金上京会宁府——胡里改路,即辽代鹰路进入松花江以下路段。据《金史·地理志》,“胡里改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置节度副使。西至上京六百三十里,北至边界合里宾忒千户一千五百里”。“合里宾忒”,在今俄罗斯阿穆尔河(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口,彼地属辽五国部之近海的“剖阿里国”。金朝在黑龙江下游敦敦河口设哈里宾忒千户,隶属胡里改路(今依兰)治下。即是说,鹰路的末端依旧是黑龙江入海口。
鹰路是女真人的家乡故道。早在始祖函普时代,黑水靺鞨后裔完颜部女真居“仆干水(隋唐时代对牡丹江称谓)之涯”,到献祖绥可,率部沿松花江鹰路溯水而上,居安出虎水(女真语名阿什河),“力农积谷,练兵牧马”。现代考古挖掘,在此一线松花江干支流两岸阶地上,发现密集的金代古城遗址分布,阿什河、拉林河、呼兰河各十几座,松花江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口,一字排开有四十几座。
中京大定府
咸州城(辽)-咸平城(金) 今辽宁省开原市老城街钟鼓楼东北隅,咸州城和咸平城两城遗址同为一地,存辽金崇寿寺塔。《辽史·地理志》载:“咸州,本高丽铜山县也,渤海置铜山郡。地在汉侯城县北,渤海龙泉府南。地多山险,寇盗以为渊薮,乃招平、营等州客户数百,建城居之。初号郝里太保城,开泰八年置州。兵事属北女真兵马司,统县一。”这里的统县一,即指咸平县(附郭),此为金代更名咸平城埋下伏笔。
第二站 汉州站 “两志”开原山川附图“汉州墩”即此,开原城北,马仲河左岸;文中记为“汉州烽墩”,属鎮夷堡。据史家所考,辽、金诸州并无汉州一名,或以地近韩州,讹韩为汉耳。《奉天通志》:“考今昌图城北二十里,有地名四方台,地势突起,是处有墩台遗迹,高约三丈,疑即志所称汉州烽墩也。”而今昌图城北、老城镇、泉头镇一带,明置墩、台簇拥,墩者非台,且边台、路台中并无“四方台”其名,《奉天通志》其说尤不足据。
第三站 归仁站 今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四面城镇。《奉天通志》:“所谓归仁城,当指今四面城而言,由开原北行以达信州,此为必由之路。”1999年四面城内出土残碑一块,上刻“辽东之地为州者五十有四,而安州即其一也。……盖取民之所归,惟归有仁之意。”可证归仁即辽之安州;金因之,后改安州为归仁县,细河(今二十家子河)之南四面城是为县治。元、明则为归仁站矣。
第四站 贾道站 即夹道店、贾道铺,今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四合镇。贾道铺在辽金时期为旧线驿传枢纽及标志,在四面城以北地方,称“怀方馆”。元、明易名贾道铺。贾道铺北偏东一百一十里至韩州。
第五站 韩 州 今吉林省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偏脸城遗址”。辽、金时期谓奚营、九百奚营,以古城坐落于昭苏台河右岸,又称昭苏城、列苏城,音转梨树城。古城轮廓东斜,形似偏脸。辽代韩州州治曾三易其地,王寂《辽东行部志》记载最后一次是因地“州非冲途”,而从柳河县(昌图县八面城镇)迁至“旧九百奚营”(即“偏脸城遗址”),是为本线驿路之韩州。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八面城即韩州考”记,道光元年,吉林将军富俊,赴昌图厅八面城查办地亩,得一出土铜镜,背面铸楷书“韩州刺史”四字,可证今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遗址(柳河县),为金之韩州,与本线“开原北陆路”之韩州,实为两地。洪皓“松漠纪闻”记奚营南至“杨柏店四十五里”,又“奚营西至咸州南铺二百二十里”。
第六站 信州城 今吉林省公主岭市(旧称怀德县)秦家屯镇“秦家屯古城遗址”。《辽史》记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怀远府,辽圣宗开泰七年(1018年)以地邻高丽置信州,以所俘汉民实之。《金史》记信州为彰信军刺史,领武昌一县。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有“怀德县即信州考 ”专论。
第七站 斡木城 地址无考。但“城”字却是一个有用的线索,于信州城和龙安老道求之不难。
第八站 龙 安 今吉林省农安县农安镇。黄龙府又是连结燕京析津府、东京辽阳府与上京临潢府两条驿路通衢要冲。水运则有伊通河、饮马河和第二松花江与各地舟楫相通。金代称黄龙府为济州、隆州、隆安府。农安、龙安、隆安皆同音异字。
第九站 海西宾州站 今农安县靠山镇红石村广元店古城。加注“海西”,说明自此驿路进入海西地区。《析津志》所载“西祥州——末末吉”驿路之第二站“宾州站”。古城在松花江与饮马河汇流处,雄锯临江高崖,地当黄龙府东北沟通松花江要道,北接益州,南连祥州。
把“海西宾州站”比定于今农安县靠山镇红石村广元店屯古城,是学界较为一致的说法,但若以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第三十四程印对,“自托散(即托散勃堇寨,今吉林省德惠市郭家镇向阳村后阳屯古城)九十里至漫七离孛堇寨(今长春市农安县靠山镇古城),道傍有契丹旧益州、宾州空城”,似难相符。渤海宾州老城,到金代风雨剥蚀,已是一座空城,又从明代而至于今更可想而知了。
五国部
————————————————————————————————————C$ K# m
附:最早称此线为“鹰路”的史籍。《金史》:
“继而五国蒲聂部节度使拔乙门叛辽,鹰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