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女人》之江花(2):相约一起去北京
3
天刚朦朦亮,李江花便起了床。她找出一件对襟花格子汗衫,穿了,把头发辫成两个小刷子。江花对着镜子,照了照,满意地搓了一把脸,背起黄挂包,轻手轻脚地走出了门。
杨大船、胡翠玲、王一兵早在东城门等候了。杨大船用布条把一床薄被子捆了,打得方方正正的,背在肩上,像一位解放军。胡翠玲上身穿了一件绿军装,下身穿了一件粗布方格子裤子,胸前戴了一枚毛主席纪念章。只有王一兵是全幅武装,真正的解放军打扮。军帽,军装,军鞋,军用挂包,还有一只军用水壶。王一兵见李江花走过来,道:“我们还以为你要当逃兵呢!”
李江花说:“老爷子看得紧,得秘密行动,要不,走不利索!”
胡翠玲说:“快走吧,从这里到南阳,还不知得几天走呢!”
四个人出了东城门,向东北方走去。
太阳出来了,洒在丹江河畔,照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的玉米地。胡翠玲唱起了歌。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木生长靠太阳
……
李江花跟着唱。
接着,变成了四人小合唱。
四个人挺起胸,大步往前走。歌声,在庄稼地里荡漾……
4
第二天夜晚,四个人到了南阳火车站。江花的脚打了血泡,腿很沉,迈不动步。当她第一次看见火车慢悠悠地开进站内的时候,她心中的烈火又重新点燃起来。
车站人很多。南阳各地的红卫兵代表争着往车上涌。王一兵、杨大船挤上了火车,胡翠玲、李江花还在车外。胡翠玲从窗口钻了进去。李丹花扒在窗口上,怎么也进不去。火车鸣响了笛。杨大船拽着江花的胳膊,硬把江花拽进了车内。
车厢内,人挨人,人挤人。李江花跟杨大船挨得很近。大船为了不挤着江花,两个手抓着车顶的杠,手臂向前倾。江花在大船的臂膊中间,有了一点空间。江花的个子矮,抬起头,才能望到大船的脸和臂膊。大船手臂上肌肉块块隆起,脸上挂着微笑。他用高大有力的身躯,顶着拥挤的人群,为江花撑起了一片温暖的空间。
江花感激地望了望大船,眼前浮现出他那一丝不挂的身体。江花的心跳加快,脸也发热。江花站不了,她把自已的身体轻轻地靠在了大船的胸膛上。
那还是今年初夏的事。那天,学校组织学生去北山割柴。李江花迷了路。一阵“哗哗”的水声从林外传来,江花心里一亮:有溪流,就能找到出路。她向水声响起的地方走去。片片绿叶外,一道瀑布从崖上落下,落在巨石上,溅起无数的水珠。石下有一个深潭。潭水满满的,溢出来,沿着山涧,向山外欢快地流去。从山顶到山涧,瀑水由白变绿,由绿变清。一位青年男人,赤着身,站在瀑布下面的巨石上,沐浴着水的清淳。阳光从树梢洒过来,照着山崖,照着瀑布,照着那男子的裸体。这是江花第一次全方位地见到异性的身体。虽然相距有20余米远的距离,但江花还是能清楚地看到他身上的块块凸起的肌肉。她的心里很乱,很毛,越看,越迈不开步。男人的身体像块磁铁,吸引着江花。江花的思想崩溃了。她索性放下柴捆,扒在一棵槐树上,睁大眼晴,看个够。这位男生就是杨大船。
下了车,李江花、杨大船与王一兵、胡翠玲走散了。车站里到处是人头,到处是戴着红袖头的青年学生。江花的腿都成了硬棒,勉强蹲在地上,“哇”地一下,车上吃的东西便一咕脑儿地吐了出来。杨大船站在身边,递给她一个手帕,她擦了擦嘴。杨大船又把背上的水壶取下来,拧开盖,递了过去。江花先抿了一口,漱了漱,吐了。接着,便“咕咚咕咚”地灌了一气。刚要站起来,才发现下身全湿了。她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例假。她瞅了瞅大船,有点不好意思。
大船说:“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
北京设立有红卫兵接待站。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到了北京,在红卫兵接待站报了名,就可以免费吃住。江花、大船在招待所找到了自己的房间。江花一进招待所,便急急地关上门,认真处理自己的事。
经过一夜的休息,江花精神多了。她的脸色红润,两只小辫搭在肩上,显得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两个人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10点钟,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他站在城楼上,用雄浑的声音,大声道:“同学们好!”
这个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天安门的角角落落,在广场上回响。李江花看到毛主席,禁不住心潮澎湃。
“毛主席好!”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李江花、杨大船都被这宏大的场面激动了。就像是一条小溪,流入大海,汇成了千层浪花。他们高声欢呼着。李江花的嗓子都喊哑了,还在不停地喊。这一刻,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最幸福的人。
(未完,待续。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