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也还是那个纽约

由于国际旅途耗时超过一昼夜,在飞机上又睡不好,所以还是感觉到时差的影响,那就是按照新的时间体系该睡时睡不着,不该睡时又头蒙。刚到纽约这两天没有安排活动,于是每天上午出去走走,好在温度不高,空气质量也不错。

布鲁克林区与曼哈顿区隔河相望,从布鲁克林大桥上跨过伊斯特河就进入曼哈顿区域,穿过市政所在的几条街道就到了华人聚集的中国城,在这里可以讲汉语买到中国产的各种商品。然后从中国城走上曼哈顿大桥,回到我住的地方。一圈走下来有八九公里,运动量也差不多了。

在布鲁克林大桥中间辟有行人锻炼道路,跑步、散步和骑自行车的人很多,走在桥上既可以远观曼哈顿中心区域林立的高楼,也可以欣赏与其平行的曼哈顿大桥景色。有点遗憾的是桥体两侧密布的斜拉钢筋总会切割图片,让人难以尽兴。

在美国各大城市似乎都有唐人街或中国城,在纽约则是每个城区都有华人聚集区,曼哈顿、布鲁克林、皇后区等等都有,规模也都不算小,不会说英语的华人到了中国城就和在国内一样方便。这也是华人早期在美国打拼的证据和结晶。

曼哈顿大桥的人行通道分布在桥体两侧,虽有钢丝护网但基本不影响取景,尤其把布鲁克林大桥与曼哈顿区纳入同一张图片更加生动有张力。每次走过大桥时都忍不住要拍摄两张,毕竟这是美国城市风貌最典型的代表了。说实话,如果没有曼哈顿的摩天大厦,美国大多数城市的建筑更像国内的县城,主体形象低矮破旧。

走在纽约的街道上心情很放松,人们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即没有警察或者城管瞧你不顺眼,也没有高觉悟的百姓关注你的言行随时准备报警,即便有人吃饱撑着了也就是遛狗观天,但是一旦有人出现意外一定会有人出面救护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做到平时老死不相往来,一旦你需要帮助,路人甲也不会袖手旁观,或许这就是民众自主管理和制度自信吧。

其实我最在意的还是头顶那一片纯净的天空。吃的、喝的、呼吸的都不用担心,日常生活也就轻松了许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