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城是良渚唯一的延续

良渚在4200年至4300年前被淹,而南渚被淹剩下了高地上的城邑,创造了“厝”字。由舜帝带到湖南一带,至今湖南还保留了“厝”字最原始的定义:三山之间的聚居地。

“厝”是夏造之字。但汉朝汝南人许慎编辑的《说文解字》,把“厝”字解释为“磨刀石”,认为它形声字,外边的“厂”象山崖形,意思是从山崖上凿下来的坚硬的石头,并解释本义为磨刀石。古语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的“他山之石”,就是厝,用来磨砺玉石。《康熙字典》则直接解释为:“古代的错字”。让人啼笑皆非。

厝象形字,是山崖、太阳和洪水的象形。夏代洪水泛滥,这个字就是夏时代洪水滔天的真实纪录。当洪水泛滥淹没“大荒野”的时候,古人认为这种现象是冒犯了太阳,因此记成“昔”字,洪水在日上。洪水泛滥滔天,幸存的人都跑到山崖上。因此“昔”代表着上古难忘的过去。山崖代表着救命生存的场所。可以说,“厝”字,就是舜帝在良渚转移到荣山(武夷山西南)再转至“荣水穷焉”之处,潮州“三身国”后创造的!

所以,以前叫“厝”的地方都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生命之地,大多都临近山崖,一方面告诉后人是厝让这些人幸存下来,才有了人类延续生命,同时也告诫后人,一旦再次发生大洪水,一定要跑到厝上去。有叫厝的地方,在古代一定是洪水劫后余生的高地。

《竹书纪年》:“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五十年,帝陟”。正是记载这一情况的。“陟”字,就是在三山之间行走。

良渚,是五千年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城邑群,据碳14检验测定,大约距今有七千多年历史,在4200年前被淹消失,再次出现在正史的记载,就到了商周时期的楚越;这是因为战国的史籍大部分被秦军所毁,中间的几千年,能揭开良渚面纱的,就只剩下公元前613年楚庄王问鼎中原需要编撰的《山海经》了。《山海经》不是神话,而是用最少的文字,记载最海量的史实。汉代以后的正史,都在有意篡改颠覆《山海经》记载的真实历史,中原中心论,更是掩盖了东南沿海的历史,把东南沿海描述成荒芜之地。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不周山,是挡住青海湖冰川融化之水,漫进入黄河的山,这山一倒,青海湖之水就漫进黄河,形成水灾。禹治水,最终就是把来自青海湖的水分流。

“鲧”偷息土堵水失败,被尧派人杀了,这告诉后世,在上游堵水的人,是造成沿海水灾的原因。“鲧”男人复生禹,是告诉人们,禹是上游灾民放生的婴儿,被治水的鲧在水中所救并养育,这件事在鲧被杀三年后,人们才知道。帝乃命禹接替鲧治水。故《山海经》这样记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这些记载没有时间限制,就是河流上游和下游几百年浓缩的故事,最终禹能治水胜利,更多的原因是气候转好。

在距今5000至4000年前,地球的气候环境又发生了变化: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不断的冰川融化与降雨均骤然停止,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留下大规模海退的遗迹,但在4700年前,又发生了小的干湿冷暖波动。涿鹿之战中被巫术呼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与古气候由平稳到发生波动的情况符合,可见《山海经》不是神话,它确实浓缩了对历史的记忆。

4200年以前是全球气候波动和缓的亚稳定暖湿期,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但以4200-4000年(即公元前2200年-2000年)为多灾时期,世界多地的气温和降水突然下降,全球经历了200年干冷期,亦称为“4200 aB.P.事件”。这是自1.28亿年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最为寒冷的一次降温过程,是对人类原始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代表着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全新世后期的开始。此后直到3000年前气候再次呈现多次连续的降温波动,全新世大暖期彻底结束。

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良渚文化在中原记载中不明不白消失是人为掩盖的,透过《山海经》的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潮州所在的南渚城,是良渚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地貌上的记载已证明了这一点。陈桥人遗址也存在5500年以上,出土陶罐特征跟良渚出土7000年前陶罐式样工艺接近,说明两地早已通过源自武夷山西南部的汀江、韩江(荣水)相互联系。南渚肯定也存在良渚一样的古城遗址。透过《竹书纪年》记载,我们知道良渚是转移,并没有毁灭,文化肯定在南渚延续。

虽然文明的传承必须有个来龙去脉,有根有据;比如说现在的“二里头”考古发掘现场,就有“夏商”两代的考古积土层。

通过碳14测定,考古工作者认定这里发掘出来的各种文物包括陶器以及古人和某些动物的遗骨,都是属于那两个朝代;仅仅是因为在现场没有发现“古文字”(图形文字),才没有最后确定那就是夏朝。

夏商时期的文明遗迹“扎堆”在河南一带,还有明确历史时期记载的周(青铜器),都足以证明那里(二里头)是中华文化的渊薮。《山海经》也可确定黄河源头是夏之源。

根据《山海经》大荒经和《竹书纪年》,我们可以确定,舜帝三十二年,良渚、南渚沿海部落联盟(夏后总师)征服长江上游部落,又碰上黄河上游青海湖水漫“不周山”,河水泛滥。禹转战黄河上游分流,声望大增后建立夏,即夏后开夏后启。“鲧”堵水失败被杀,是告诉后世,上游堵水,是造成沿海水灾的原因。鲧复生禹,是告诉人们,禹是上游灾民放生的婴儿,被鲧所救。禹以治水的名义征服上游,是正义之师。

十八年后,“五十年,帝陟”,舜帝才转移至三山之间的高地,娥皇原先组建好的三身国。后再转至湖南苍梧,把“厝”字原义留在湖南。最终逝于苍梧,葬于九凝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