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业新人,别光顾着打造个人品牌

最近2周,我做了十几场1-1咨询,大多是关于知识创业的,很多人创业时间还不长,有些还在兼职探索中。

他们的很多问题挺有共性的,比如:

“一稼,我怎么找生源?”

“我的标签是什么?”

“我怎么打造我的个人品牌?”

等等。

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很好也很重要,但是方向稍微有点点问题:关注点都是“我我我”,比如“我该怎么让大家看到我,来找我”。

我觉得更核心的思考,是换个方向:我能为“大家”创造什么价值?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2019年离开硅谷创立“一稼·美好人生运营学院”,从第一门课开始就口碑爆棚,一炮打响,然后靠着好口碑和热情学员们的无偿推荐,我的付费学员开始呈现指数级增长:从第一节正式课的14个学员,到现在的每期200人左右,明年预计将达到300-400人/期,而且我的学员满意度一直都稳定维持在9.7分以上的高水平。

这样的高增长,其实已经是我们很克制地不断提前封班下的结果了。

过去一年,我们所有正式课程近千个席位全体提前售罄,最高纪录是提前6个月就封班截止申请了,真的称得上一席难求。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们起步比较顺,想要学习我打造个人品牌和营销的经验,这些我以后可以讲一点,但是我希望帮助大家先看到更核心的问题:认真修炼自己为大家创造巨大价值的能力。

我从2014年就开始写公众号,虽然粉丝在2019年之前都没有突破过2万人,不算多,但是我一直在矜矜业业地写;期间还给我的读者们做过几百个小时的免费咨询,我就是单纯地想帮帮她们。

此外,我还花3年半时间写了《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为了这本书,我真的称得上呕心沥血,精益求精,不仅前后改了几十遍,甚至特意停薪留职3个半月只为专心写书。

5年的高强度输出和教学积累帮助我培养起了为大家创造巨大价值的能力:我很清楚大家在人生运营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盲点是什么,最高效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正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践行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怎么解决等等。

这才有了我们课程的好口碑和大量学员们的惊人突破。

所以,在为大家创造价值这个事情上,我是底气十足的。

但是,这样长期高强度默默无闻地投入和积累是很多人未必愿意做的。这是因为,很多人做知识创业的发心和期待值还没有完全摆正。

我接触到的大多数知识创业人其实内心都有一颗想帮助别人的心,但有时的确会被这个浮躁的社会带偏了:他们逐渐忽视自己能否为他人创造价值;转而开始关注自己何时能站在舞台中央,被鲜花簇拥,被粉丝膜拜,被资本砸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