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 | 十二时辰之平旦
WENZHONGJIYOUt
闻锺集邮
十二时辰是中国传统的计时方式,将一昼夜等分位12各时段,每一个时段称为一个时辰,这种计时方式至少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使用。这种独特的计时方式,体现了中国先民的智慧,这是根据日出的规律,生产习惯、生活习惯等长期观察形成的智慧结晶,独创于世。
汉代之后,十二时辰有了固定的名字,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为了记忆方便,每一个时辰对应一种动物,久而久之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十二地支,并与12种动物相配,也就有了另外一种名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陈实、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对应到今天,夜半(子时)对应着晚上11点至1点之间,以下以此类推,人定(亥时)对应着晚上的9点至11点。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国邮政在2018年启用了国版的12时辰邮资机纪念邮戳,3月12日启用了夜半邮戳,3月31日启用了鸡鸣邮戳,4月30日启用了这个系列的第3枚邮戳——平旦。收到了上海、大连、济南、太原诸师友寄给我的实寄封和明信片。
平旦,是指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那段时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黎明时刻。平旦对应的寅时,也就是每天凌晨3点至5点。凡是到天安门看过升旗的朋友,应该有深刻的记忆。每天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总会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更有些朋友不远千里进京,只为看一眼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因为我们国家有规定,每天只要曙光初露,我们的五星红旗就会伴随着太阳的第一缕的光辉的升起,五星红旗升起正对应了十二时辰中的平旦。
平旦出自《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白居易在《郡亭》诗中有“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的诗句。想想古时候的人也是很浪漫的,在清晨的寅时,也就是我们讲的五更天,天刚蒙蒙亮,太阳露出地平线的前一刻,天空似亮非亮,那一刻的天光也是黑夜告别黎明的最后时刻。于是平旦也就有了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时的称谓。
平旦的邮资机纪念邮戳延续了“二十四节气”邮资机纪念邮戳的风格,以印章的形式表现十二时辰。总觉得这样来表现十二时辰显得很单薄,两个文字不足以承担起三千年的计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