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use Kids 行走上海|提篮桥——魔都曾有个'隔都'
请输入标题 bcdef
虹口,藏着上海历史中一段段平凡朴实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记忆,沿江的提篮桥一带就得名于一座透着浓浓集市味道的小木桥。提篮桥一段令人铭记的传奇抒写于20世纪30、40年代:作为公共租界的地域,这里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却又“无家可归”的人。提篮桥,成了他们认识上海的一个窗口,成了他们在异乡简陋而温暖的家。从此,他们为提篮桥增添了一抹浓郁的维也纳风情,为两个民族间的特殊友谊留下了代代相传的故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S
top1
下海庙
“上海”如何得名?下海浦又在哪里?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之间是什么关系?让我们沿着海门路追忆上海曾经密集繁忙的水道,感受几经重生的下海庙香火不绝的“仙力”。在这里, 菩萨、妈祖、财神爷、城隍爷安居一处,共同回应一代代百姓们对平安、美好生活的愿望。
S
top2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青红相间的砖瓦构筑了这座承载着深重信仰和丰厚感情的建筑,20世纪初它由私宅演变为摩西会堂,成为了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们的精神家园。如今,它化身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让我们沿着镶有一万多逃亡上海犹太难民名字的34米长的铜墙开始,追溯这一大规模“流浪”背后的理智与情感,通过各类幸存物件与艺术创作走近那一段段故人往事。
S
top3
白马咖啡馆
这里居住过的难民足以打破我们对“难民”的种种偏见,他们以无比坚定的毅力、乐观的态度和勤劳的双手筑起了在上海的新家 。艰难岁月里,咖啡的香味传递的是故乡的温情,连接的是一颗颗历经伤痛却依然豁达积极的心灵。透过这栋精心复原的咖啡馆,让我们感受几十年前这里的欢声笑语,体会那一抹穿越苦难的浪漫。
S
top4
霍山公园
这一迷你精致的公园经历过悠长的历史变迁,见证过上海的风云变化。1917年,租借工商局将这里的儿童游乐场辟为公园,取名斯塔德利公园, 舟山路建成后改名舟山公园,1933年更名为霍山公园。 这里,也曾是居住上海的犹太人们的“小花园”。如今只有一块黑色纪念碑用汉语、英语与希伯来语记载着那段“隔都时光”。在日军控制下,犹太人被管辖在“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内,不再有出入自由。霍山公园无疑是隔都里的一道绿色风光,是战争年代里一处宁和的栖息地。
◎ 教师简介
袁雁悦,剑桥大学教育学博士,曾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2017年以来作为独立学者与自由教育工作者,从事创新教育、博物馆教育、教育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有丰富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经验。
◎ 课程安排(一次课时):
时间
适合年龄
课程价格
3月10日
13:00
8-14
470(1大1小)
◎ 注意事项(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