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话:河图与洛书(来自星星的你)
晴之问
“哎呀,数学又没考好,我要去图书馆学习了。”李晴叹气道。
“你知道为什么叫“图”,“书”馆么。想要做女神,要学好数学啊”陈涛大笑道。
那么“河图,洛书”到底是什么呢?
“河图”、 “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河图和洛书是古人通过观察星星得出的数学知识的总结。他们是蕴含着数理知识的星座图。其中“河,洛”说的是银河,不是江河。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河图洛书之中。“ ○ ”表示1;“● ●”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10共10个自然数,洛书含有1~9共9个自然数。其中,由黑点构成的数为偶数,由白点构成的数为奇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竹书纪年》里讲:黄帝在河洛修坛沉璧,受龙图龟书。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黄帝又依据河图洛书和伏羲八卦研究成六十四卦。
龙马为东方七宿的龙与天马四与《山海经》中的“马身而龙首”相符,神龟指的是玄武星座,八卦就是伏羲根据河图洛书里的数理知识,观察银河的星宿所作的数学建模。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伏羲靠着河图洛书“加减乘除口诀”的知识,入了数学的门。因为在绳文时代,还没有文字记数非常的不方便,从1到10就得拿绳子系25个结。古代还没有阿拉伯数字,用数学计算非常得不方便,于是伏羲通过奇数偶数的概念抽象出了阳爻和阴爻。用两种不同得符号就可以演化出多个数得代名词。
因为要通过方位来测算影子的长度。伏羲做八卦图,也就是计算历法的计算器阳爻和阴爻使用了八个数字来代表八个方向。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也是8个数字的代名词,是文字发明后用于指代作用的,与什么天地雷火并无实际关系,也可以叫梨子苹果。
所谓卦,其实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测量太阳位置,从而知季节、记录劳作规律的手段。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通过立杆测影法,伏羲用圭和卜粗略计算出来的历法只有360天。女娲重新计算得到了365天。为了测算出更精确的历法,黄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伏羲八卦旋转一百八十度,重新定位了东西南北就成了归藏卦。算法进一步优化数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历法精确到了365.25天。随着中国数学的不断发展直到元十三年(1276年),郭守敬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四位,一年365.2425日。
伏羲的道和数学的关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宇宙生成论在公元前七百多年的《老子》中已有出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为什么可以为天下母,道为什么可以解释一切。因为数学规律就是道的一种,世间万物最基本的规律。
八卦与二进制的关系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的。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
胡阳、李长铎的著作《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介绍,1660年学者斯比塞尔在荷兰出版了《中国文史评析》一书,书中记载了I Ging(易经)。斯比塞尔跟莱布尼茨交往相当密切,而这本书是莱布尼茨为了解中国参考过的一本书。书中两个部分介绍了易经,介绍了龙马负图出河、伏羲得图做八卦以及太极阴阳八卦学说。另外,从《中国文史评析》一书中,可以看到1660年以前,斯比塞尔参考的中国文化文献包括耶酥会士卫匡国1658年出版的《中国上古史》以及曾德昭1642年出版的《中华帝国》。《中华帝国》中只是简单介绍阴阳八卦学说,而在《中国上古史》中就很详细。书中详细介绍了阴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太极八卦演化过程。有学者认为《中国上古史》可能第一个向欧洲介绍了六十四卦图,并影响了莱布尼茨。
数学的发展和影响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是拥有最强科技和文化的国家,地理大发现后,罗马教廷不断派遣传教士远赴中国,他们吸取过去的传教士在中国强行传教的教训,认为只有先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人的思维特征,才能对症下药。
西方世界通过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偷取中国的科技知识产权。
随着东学西渐的一千多年,学习了中国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科技,西方文明终于从几百人的小村落慢慢有了国家的雏形和各种社会规范,大部分国家采取了分封的联邦制度。到近现代苏联搞了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制度。老美学到了精髓,联邦加中央集权同时采用。
中国数学起源于上古至西汉末期,中国数学的全盛时期是隋中叶至元后期。接下来在元后期至清中期,中国数学的发展缓慢。就在中国数学发展缓慢的时候,西方数学已大跨步超前,于是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中西数学发展的合流期,这一时期约为公元1840年~1911年之间。
由于元后期至清中期中国数学发展的衰退。导致了科学发展的停滞,致使国家衰落,西方就像当今的中国一样崛起了,然后回来欺师灭祖招致了中国近代史的奇耻大辱。
为什么要替天行道?道的兴衰就是数学的兴衰,数学的兴衰代表科技的兴衰,科技的兴衰决定了国家的兴衰。
只要国家的制度不阻碍“道”也就是科学的发展,那么就一定能强大起来。
天文与人文的转化
历法的出现,不但带来数学的进步,也带来文化的发展,是文明开始的标志。人类文明的起源来自于星空,这是为什么人类本能的对外太空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曹植与洛神赋
一些心里不健康的人认为,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指的就是自己的嫂嫂甄氏。还有一些人认为其中隐喻君臣大义。几年前,学术界另一种观点横空出世,认为洛神赋所描写的其实是曹植的亡妻崔氏。然而曹植表示我也很无奈啊。
洛神,又名宓妃,中国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阳。看到伏羲之女,你应该就知道,其实洛神就是银河系上的一个仙女星座,古代总是把星座拟人化。看到喜欢的就叫女神。著名的牛郎织女,七仙女都是这么来的(女宿扶筐七星、昴宿七星、牛宿织女三星、女宿婺女四星)。为什么这些仙女总出现在河边喜欢下河洗澡呢?因为那是天空在河里的倒影。
那么《洛神赋》的真相是什么呢?
曹植其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师洛阳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抬头仰望星空,看见了银河的壮美奇景,就像看见了女神一样美丽,于是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银河的美丽绝伦,心中爱慕却没有神舟5号,所以表达了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慨。
另外曹植这篇《洛神赋》还是模仿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写的。这些学霸看星星就是风骚。我们学渣爬山看星星,就是一句“哇,好美啊”
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描写了湘夫人思念湘君那种临风企盼,因久候不见湘君依约聚会而产生怨慕神伤的感情。其实就是爬山看星星,天气不好,没看到,于是心情很郁闷的感概。所以说年轻人好好看星星,学知识。别总是情情爱爱的,不健康。
阴阳十二律
不但神话来自于星空,音乐也来自于星空。
与历伴生的第一大成果是阴阳十二律。阴阳十二律,最早是在《周礼》中出现的。《周礼·春官》曰:“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乐出自然,《礼记·乐记》中有“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原则之论。天地之间,一方一音,一月一声。东西南北中,五方有五音。一年十二月,阴阳十二律。《周髀算经·陈子模型》中有“冬至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的具体之论。冬至之日,天地之间的天籁之音为黄钟之声;夏至天地之间的天籁之音为蕤宾之声。阴阳十二律,明世子朱载堉用历法、卦理解释了“所以然”,并由此传入西方。
今天全世界所采用的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一种音乐的定律方法,将一个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称为半音,是最主要的调音法。音高八度音指的是频率加倍(即二倍频率)。八度音的频率分为十二等分,即是分为十二个等比级数,也就是每个音的频率为前一个音的2的12次方根),是我中华民族阴阳合历的伴生物。
图片 / 网络(侵删)
文字 / 皇城小涛涛
排版 / 晴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