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颐和 (夜景更新版)
2020年12月更新版。 经过近几年的时间努力拍摄,大美颐和园(夜景)基本上拍摄完毕。整理成美篇,供大家分享。在拍摄过程中留下很多遗憾,尤其是谐趣园因晚5点关门无法拍摄,有的照片因时间点,雾霾等因素,拍的并不理想。今后有机会一定要补拍。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原谅。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努力把最美的颐和园奉献给大家。欢迎转发,谢谢 !
佛香阁是北京市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佛香阁高41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十七孔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玉带桥是在颐和园昆明湖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
彩云追月 (PS合成)
佛香阁
石舫位于颐和园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
颐和园长廊位于昆明湖的北岸,万寿山南侧,建造于乾隆年间。长廊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曾经被损毁,后来1888年又重新建造,目前是颐和园内最值得观赏的景点之一。长廊两侧画有大量的壁画,画作之丰富曾经上过世界吉尼斯纪录,又被称作“世界第一廊”。
佛香阁
长廊
佛香阁
长廊
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
佛香阁
排云殿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其母后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的时候更名为排云殿。“排云”二字取自晋代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
佛香阁
长廊
排云殿
长廊
十七孔桥
长廊
十七孔桥
长廊
颐和园东门前牌楼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佛香阁
廓如亭位于颐和园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俗名八方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光绪时重修。与十七孔桥、南湖岛在空间上互相映衬。
廓如亭
廓如亭
廓如亭
豳风桥坐落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西堤,在清漪园时代称为桑苎桥。为了避咸丰皇帝奕詝的名讳改为豳风桥。
德和园在颐和园东宫门内。仁寿殿向北即是德和园,原为清乾隆时(1736-1795)怡春堂旧址。光绪时(1875-1908)改建,其主要建筑为大戏楼、颐乐殿和庆善堂,是慈禧观戏的场所。大戏楼始建于一八九一年,一八九五年建成,舞台宽17米,高21米,上下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具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亦可从'地'而出,还可以引水上台。
德和园大戏楼,是专门为清代慈禧太后修建的一处看戏的地方。在同治、光绪当政的时期(公元1862-1908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这位太后在处理朝政之余,特别喜欢听戏。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她要听戏,每至春节她要听戏,每逢生日她更要听戏。她不但爱听戏,而且还常常自己唱几句,有时还要与太监们一起到舞台上表演一番。因此,慈禧太后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热心的戏迷。
十七孔桥
练桥位于颐和园西堤中部,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年间重修,桥上建重檐桥亭,可供观赏景休憩之用。此桥有别于其他桥亭的式样,为一孔桥洞,上面点缀一座四方形的重檐攒尖亭。练是白色的丝织品,此处形容湖水清净如练。南朝谢眺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练桥具有开阔的观赏视野,南湖岛、十七孔桥、佛香阁中轴线建筑群、治镜阁、畅观堂、藻鉴堂等环桥景致都能一一收入眼帘。
佛香阁
柳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唐朝诗人杜甫有一句诗:“柳桥晴有絮”。意思是绿柳荫中的桥上,晴天有柳絮飘飞。因为西堤上遍植垂柳,这座桥也是掩映在柳色之中,所以名为柳桥。柳桥也是一座屋桥,桥亭为重檐歇山元宝脊。
沿着颐和园的西堤,从南往北走,依次经过柳桥、练桥,接下去的第三座桥就是镜桥。镜桥是一座亭桥,桥上有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的亭子,外观看起来十分美丽动人。亭子常见的有四角、六角和八角。根据屋顶的层数不同,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作为重檐八角攒尖顶的镜桥看起来分外优美。在我的眼中,它既刚健又温柔,既端庄又灵动。它是刚柔相济、阴阳结合的美的典范。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佛香阁
佛香阁
“景明楼”位于颐和园西堤的练桥和柳桥之间,始建于1753年,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楼型制取自元代赵孟頫所绘之《荷亭纳凉图》,楼名取意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1860年景明楼毁于英法联军,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西堤六桥时,未重建景明楼。现在见到的景明楼是1992年重建的,所悬匾额楹联均为新制,选自乾隆诗。
柳桥
长廊
十七孔桥
绣漪桥在北京南如意门内,位于昆明湖与长河、东堤与西堤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绣漪桥建造于1750年,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
东堤
界湖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内外湖与后溪河的分界处,是西堤最北面的桥梁。该桥始建于1750年,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在清漪园时代,这座桥叫柳桥,而西堤南端的柳桥则称为界湖桥,重建颐和园时这两座桥的名称互易了。
西堤
半壁桥位于万寿山北面的后溪河西端,南与宿云檐城关相对,北面通往北如意门。半壁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基和拱券为青石材质,桥身为砖砌,上有汉白玉桥栏板,现存建筑为清漪园时期的遗构。桥拱比较高大,下面可以通行帝后的画舫。风平水静的时候,半圆形的桥拱与水面上的倒影拼合成一个正圆,犹如一块玉璧。这样看来,似乎叫做“半璧桥”更为合适。
荇(Xing)桥位于石舫西北侧,武圣祠岛与寄澜堂之间的河道上,该河道颐和园内称为“万字河”。荇桥以北为万字河北段,蜿蜒北行,直通“宿云檐”城关。荇桥以南可观望石舫,面临昆明湖盛景。所属景区: 后山后湖景区。
十七孔桥
苏州街位于颐和园北宫门,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是专供清代义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1986年重建。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
练桥
豳风桥
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类。
南湖岛位于颐和园的昆明湖东南侧,昆明湖西堤以东、万寿山以南的湖水之中,占地一公顷多。南湖岛与万寿山遥相呼应,起着丰富水面景物的重要作用。
慈福牌楼
苏州街
文昌阁
慈福牌楼位于北宫门内
听鹂馆
颐和园听鹂馆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听鹂馆,是全国仅有的几家经营“满汉全席”的饭庄之一。它曾经作为慈禧看戏的场所,现在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富丽堂皇,最著名的万寿厅先后接待过一百多位外国元首。它位于举世闻名的皇家行宫颐和园内,坐落在万寿山南麓,前隔长廊,面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背靠万寿山上著名的“画中游”,四周翠竹掩映,景色宜人。因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之优。
新中国成立后,听鹂馆饭庄被定为专门接待中央首长和外国贵宾的场所,先后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国伊利莎白女王,美国国务卿舒尔茨等。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就是由听鹂馆饭庄负责接待的。满清皇族溥杰先生曾为听鹂馆题字:“宫廷寿宴”。
景明楼
苏州街
四大部州
仁寿殿
十七孔桥
苏州街
十七孔桥
柳桥
十七孔桥
西堤
十七孔桥
苏州街
石舫
十七孔桥
廓如亭 、十七孔桥
南湖岛
颐和园后溪河
十七孔桥
廓如亭
十七孔桥
玉带桥
佛香阁
十七孔桥
颐和园后溪河
佛香阁
苏州街
苏州街
十七孔桥
南湖岛
佛香阁
介寿堂
长廊
大戏楼
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