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升陷汤合生脉饮治疗气短不接有良效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组成有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具有益气升陷的功效。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兼见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脉沉迟微弱。
临床应用升陷汤对气虚下陷引起的诸多疾病确实有效。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对气阴两虚的患者合用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疗效更佳。兹举一典型病例如下。
患者周某,女性,62岁。患者因头晕心慌气短乏力来诊。有高血压、脑梗病史,一直服用西药降压药、脑梗药(苯磺酸氨氯地平、阿司匹林、血塞通等)。
患者体型虚胖,声低懒言,动则头昏乏力加重。测血压处于正常值范围下限。患者就诊完就要去躺着才舒服。患者自述经常感觉接不上气,食欲不振,如果大便次数多则短气症状更加严重,已经半年无法干活。患者舌质红苔剥脱,脉细弱。
辨析:从患者症状看属于较典型的气虚下陷,大便次数多则气短不接症状加重,因为耗气所致。患者舌质红苔剥脱为气阴两虚。因此治疗方案为健脾益气养阴、升阳举陷。处方以升陷汤和生脉饮加减。具体用药如下:
黄芪20、知母9、北柴胡6、桔梗6、升麻6、党参20、麦冬15、制五味子12、制山萸肉12、神曲20、白术15、山药12、当归9、仙鹤草30
以上药10剂,日一剂水煎服两次。嘱其注意休息,饮食易消化为主,即使服药有效也暂时不可劳累。
二诊,患者服药后,自觉大为好转。来诊时说话声音明显较首诊洪亮。舌苔较前恢复,饮食好转,坐着已经不觉累。效不更方,原方再进10剂。
患者二诊后未再复诊。约20余天后,患者孩子因其他疾病来诊,告知其母亲服完二诊药后,气短无力不能接气的症状基本消失,已经没有不适症状,恢复得很好,所以未再来复诊。
《医学衷中参西录》对升陷汤使用描述: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其质轻松,中含氧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至其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所以培气之本也;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气之涣也。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故又加升麻五分或倍作二钱也。方中之用意如此,至随时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
本案主要症状符合升陷汤主治证,而又有气阴两虚,所以采用升陷汤合生脉饮为基本方,加山萸肉均遵从《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意。而患者食欲不振,需要健脾止后天之本,因此加神曲、白术、山药健脾,当归与黄芪合用又是当归补血汤,仙鹤草笔者也专题写过,重用对治疗劳伤及虚损性疾病有良效。所以,本处方虽然大多是平常用药,没有名贵药材。但是健脾让气血生化有源,益气滋阴升阳举陷,可谓标本兼治,故而能在较短时间内收到明显的效果。
由此可见中医一些经典名方虽然组成简单,但是辨证准确,用药适当,疗效不同凡响,值得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