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张邈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张邈(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汉末三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曹操为中心人物而展开,作为整个中国古代史名列前茅的杰出帝王,曹操的大部分事迹人们都耳熟能详,这一历史时期的各色人物、事件以曹操这个中心点不断向四周扩展。本期要讲的人物,其主要事迹便都与曹操有关。

作为汉末诸侯角逐的最后赢家之一,曹操的胜出过程也充满了艰辛,甚至最初多亏老朋友相助才有了起步的资本。遗憾的是,在诸侯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注定只有利益,不论当初是多么亲密无间的朋友迟早都要走向决裂。曹操的崛起之路上,先后击败过许多对手,而其中有一位,曾经对曹操鼎力相助,最后却因背叛曹操被夷灭三族的诸侯,他便是张邈。

张邈重大事件之一——仗义疏财,声名远播

张邈(?-195年),字孟卓,兖州东平国寿张县(今山东寿张县)人。年轻时的张邈就以侠义闻名,经常赈济穷人,几乎有求必应,为了帮助别人毫不吝惜钱财,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张邈的侠义之举使得许多人归附与他,使其更加远近闻名。

《三国志·张邈传》载:“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

在东汉时期,由于官员选拔实行察举制,个人德行的考察很重要。为使自己的好名声得到传播,存在着一些作秀、博眼球的夸张“行为艺术”。当时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民谣。这种现象越到后期越普遍,笔者就不必举例了。在这里,所谓张邈的“倾家无爱”,笔者认为就有夸张成分,也属于博出位赢名声的举动,目的是谋求仕途。当然要强调的是,张邈本人确实乐善好施,这里只是进行了部分夸张,不能否认其本性。

在《后汉书·党锢列传》中,张邈等八人被称为“八厨”。这里的厨当然不是厨师,而是指仗义疏财的八位名士。

不论古代还是现在,有钱又大方的人身边都不会缺少朋友。张邈的朋友更不是一般人,其中就包括曹操和袁绍。八厨名声在外,又与这些“官N代”是好朋友,张邈的仕途自然一片坦途。

《史记·儒林列传》载:“一岁皆輒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

这里提到的是察举制一种特科,文学高第。通常提到文学科,在汉代指的是经学,即儒家经典。张邈以高第身份被拜为骑都尉,后来又升迁为陈留太守。

对于张邈成为骑都尉的时间史料没有记载,但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推测。骑都尉这个官职大家并不陌生,在黄巾之乱爆发后东汉朝廷曾任命过大批骑都尉,并派遣这些人自行募兵平叛。最著名的就是曹操,此外还有鲍信、吕布、韩浩、臧霸等很多人,都在这一时期担任过骑都尉。

骑都尉秩比二千石,简单来说属于低于郡太守高于县令的中层官员,所以黄巾之乱平定后曹操被提拔为东郡太守(不久弃官)。结合多种因素综合来看,张邈也应该是同时期的骑都尉,升任陈留太守应当就是黄巾之乱后。

张邈与曹操为好友,在黄巾之乱中又都为骑都尉,战后都被提拔为太守,一个在陈留,一个在东郡,同在兖州境内。但曹操不久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迫辞官,后来又进京担任典军校尉,所以一直在陈留的张邈显然根基要比曹操更加深厚。这一点非常重要,张邈起步阶段强于曹操,却被曹操后来居上,这种地位上的落差为后来的决裂埋下伏笔。

张邈重大事件之二——讨董联军成员

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组织联军征讨董卓,陈留太守张邈与其弟广陵太守张超均为联军成员。

值得注意的是,从被董卓把控的朝廷弃官逃跑的曹操正是在陈留招兵买马,组建起自己的第一支武装。当时的曹操已经没有官职,多亏另一位朋友,盟主袁绍任命其“代理奋武将军”,才使曹操有了名分。

曹操在陈留招兵,自然需要大笔钱财。除了自家曹氏、夏侯氏宗族相助外,还有陈留当地的名士卫兹相助。这位卫兹也是孝廉出身,但还未出仕便天下大乱。卫兹以家财帮助曹操又招募到数千士兵,并且亲自跟随曹操出征。

在《武帝纪》以及卫兹之子卫臻传记中,都表述为曹操与卫兹志同道合,卫兹认定“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出于张邈后来的背叛,在曹操等人传记中都未在此事中提到张邈,似乎与张邈无关。但在张邈本传中则能够看到陈寿隐晦地提及某些蛛丝马迹。

《三国志·张邈传》载:汴水之战,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

汴水之战大家都很熟悉,曹操最初的惨败即发生于此战,经验不足的曹操被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大败,盟友鲍信、张邈都损失不小,甚至鲍信的弟弟鲍韬、张邈的部将卫兹都死于此战。

没错,卫兹不仅是曹操的赞助者,还是张邈的部将。这件事在其他史料中都没有提及,原因明显是受张邈后来所作所为的影响,史书要对某些敏感事件进行修饰。修饰什么呢?请往下看。

张邈与曹操是好朋友没错,关系好到让曹操在陈留自由地招兵买马也没错。但卫兹到底是站在哪边的人,实在有些疑问。按照《三国志·魏书》中的各种记载,卫兹似乎被曹操的魅力所折服,认定其可定天下。这种说法实在可疑。毕竟曹操此时连刚起步都算不上,只是寄居陈留,身边只有夏侯惇等宗族兄弟。这时候就能说出“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实在太过夸张。

如果按照《张邈传》记载,卫兹是张邈派往曹操身边的话,这件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首先卫兹以家财征募的士兵,就并非归曹操所有,而是归卫兹自己所有。不然的话,卫兹帮曹操征兵,又被张邈派去跟随曹操出征,实在很矛盾。毕竟如果卫兹肯出钱资助曹操的话,那显然不会是张邈的部下;既然是张邈的部下,卫兹怎么会帮助曹操,又被张邈派到曹操哪里?所以答案很明显,卫兹征募的士兵,由卫兹带领与曹操合兵一处,性质与鲍信相同,即此次行动实为张邈、曹操、鲍信三方联军。

其次,如果卫兹自始至终是张邈的人,那么张邈与曹操的关系就更容易说得通。张邈担任过骑都尉,指挥过军队,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即便当时与曹操关系再好,可陈留就这么大,曹操征兵多了自己的兵源就少了。那么为何还要允许曹操在陈留征兵呢?

答案也很明显,通常认为此时的曹操是袁绍附庸,笔者认为并不准确。广义上讲关东诸侯此时都归袁绍领导,但曹操因为力量太弱又没有正式官职,所以连直属袁绍的资格都没有,也就是说曹操并不算关东联军的一路诸侯。曹操只是被盟主袁绍授予官职,但具体还是应当归于张邈旗下。虽不算部将,但用张邈地盘、征陈留兵源、耗卫兹钱财的曹操,此时只能算张邈的附庸。

所以张邈才能安排卫兹在曹操身边,这倒不意味着监视曹操,笔者对此时两人的亲密关系还是非常相信的,只是认为卫兹征募与指挥的实际是张邈的部队,与曹操属联合作战关系,而非卫兹归属于曹操。

最后,以上观点是从相信“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记载出发所做的分析,如果此句不成立,那么卫兹仍然是曹操的拥趸。您相信哪种观点,见仁见智。

卫兹

张邈重大事件之三——交恶袁绍

在张邈本传中还记载着这样一件事。袁绍做了盟主后逐渐骄横,对其他诸侯常常颐指气使。有一天张邈当面批评了袁绍,闹得很不愉快。后来袁绍命令曹操杀掉张邈,但是曹操不听,反而也责怪袁绍:“张邈是我们的好朋友,一些小矛盾应当容忍。当今天下未定,我们不能自相残杀啊。”张邈后来得知,对曹操愈发敬重。

这件事按照史料行文顺序,应当发生在汴水之战后。毕竟战前曹操还要依附张邈,并且曹操出征与袁绍、张邈并不在一起。等到曹操有实力杀张邈而未杀时,至少应当是曹操再次担任东郡太守之后,因为这次的太守位置是袁绍上表,曹操此时属于袁绍的附庸,所以袁绍才会给曹操下命令。

那么问题来了,张邈因何与袁绍结怨?

早在初平元年(190)关东联军成立之初,曹操汴水之战惨败之前,实际上联军还有过一次主动进攻。这次战役的发动者是河内太守王匡,王匡与董卓军在平阴县隔黄河对峙,后来被董卓军渡河偷袭几乎全军覆没。为图东山再起,王匡回到家乡泰山郡招兵买马,募得数千人的王匡恢复力量。

谢承《后汉书》载:匡少与蔡邕善。其年为卓军所败,走还泰山,收集劲勇得数千人,欲与张邈合。

也就是说,张邈与王匡结为盟友。但凡结盟,必然有共同的假想敌,张邈在陈留、王匡在泰山,同在兖州,假想敌会是谁呢?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冲着曹操而来,毕竟张邈与曹操关系还很铁,但至少这个结盟动作表明张邈并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如果有机会,他也会进行扩张。当然王匡未在泰山久留,征到兵后又回到了河内郡,王匡不久便死于非命,所以两人的结盟并未掀起波澜。

诸侯之间的结盟司空见惯,然而张邈与王匡的同盟却显得不同寻常。刚才笔者讲到,王匡曾率军与董卓交战,这次行动背后正是盟主袁绍授意。根据相关史料,十常侍之乱发生当天,王匡也曾与袁绍共同诛杀宦官,所以,王匡是袁绍派系的急先锋。

可刚才又提到,张邈得罪袁绍,如果不是曹操力保甚至已经被袁绍害死,可谓矛盾很深。如今张邈与袁绍的亲密战友王匡结盟,摆明给袁绍眼里揉沙子。王匡应该没想太多,但正因如此,其结局只能落得个被人当枪使,死得稀里糊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关东联军虽然在战场上并未获得像样的胜利,但毕竟人多势众声势浩大,董卓内心还是很紧张。于是乎董卓派出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朝廷重臣,组团去见袁绍谈判,希望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只要不打仗一切好商量。

袁绍见董卓主动示弱,便更加狂妄自大,不仅拒绝谈判,而且命王匡将朝廷使团全部关押,不久将这些人处死。

袁绍的刚愎自用暂且不谈,这朝廷数名高官之中,有位名叫胡母班的人,正是王匡的妹夫,竟然也难逃厄运。这位胡母班也是“八厨”之一的名士,其宗族听闻王匡竟然连自己妹夫都不放过,异常愤怒,联合曹操将王匡攻杀。

王匡

表面上看王匡之死与张邈似乎没有关系,但真实情况也许没那么简单。

当时不论王匡还是曹操,都依附于袁绍,这点毫无疑问。张邈与袁绍交恶已经公开化,王匡却主动接近袁绍的敌人,这实在犯了大忌。匪夷所思的是王匡后来还甘愿为袁绍当枪使,处死多名朝廷高官,这又摆明王匡并无脱离袁绍之意。

王匡这种毫无心机的急先锋式人物,最容易被人利用。今天被袁绍利用,搞不好哪天就会被张邈或其他人利用。这种不稳定因素自然成了袁绍要除掉的目标,让谁做呢?之前曹操出于友情力保张邈,那王匡你总不能再保了吧,否则摆明是跟袁绍作对。所以当胡母班的宗族找到曹操,曹操自然要纳这个投名状,向袁绍表明自己的立场。

结果张邈王匡的联盟胎死腹中,张邈虽然毫发未损,但王匡正是死于曹操之手。即便曹操仍然没有杀张邈之心,可从张邈的角度去看,内心难免紧张。袁绍借曹操之手除掉王匡,又以此离间曹操与张邈,连续用了借刀杀人与离间计,可谓一石二鸟。

张邈为何与袁绍积怨至深已不可考,仅凭张邈曾当众指责袁绍过于骄横似乎不足为据,毕竟曹操为保张邈还写信指责过袁绍,同为多年好友,为何袁绍能容曹操而不能容张邈,实在不得其解。

初平二年(191),袁绍力量继续壮大,小小的渤海郡已经难以容身,于是打起冀州牧位置的主意。一番威逼利诱,韩馥竟乖乖将州牧印绶交出。惶惶不可终日的韩馥不久主动提议离开,其投奔的目的地正是张邈的陈留。也许韩馥认为别人会怕袁绍,张邈总不会为了袁绍谋害自己吧。

《资治通鉴》载:“犹忧怖,从绍索去,往依张邈。后绍遣使诣邈,有所计议,与邈耳语;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杀。”

张邈与袁绍虽然关系恶劣,但毕竟名义还是讨董联军的时期,所以免不了互相派使者商谈军务。有一次,韩馥作为张邈的宾客也出席了会议。袁绍使者很可能也是故意拿胆小如鼠的韩馥寻开心,竟然对张邈说起悄悄话,一边说还一边看韩馥。经历一系列事情,精神已经非常脆弱的韩馥竟然跑到厕所,用刮竹简的小刀自杀了。

兖州地图,可以看到陈留、东郡、泰山三郡的微妙位置

韩馥的死在汉末诸侯中可算最窝囊的,既然失去势力投奔张邈就该相信对方,结果却因为自己的臆想精神崩溃自裁。韩馥固然可笑,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能看出,诸侯之间争斗的残酷,一旦牵扯到权力之争,友情将黯然失色。张邈与曹操,也将渐行渐远。

本期为您讲述了汉末群雄之一,张邈的相关事件,下期将继续讲述张邈与曹操从朋友走向敌人的过程。感兴趣的话请您点击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0)

相关推荐

  • 曹操:关于诸侯讨董你了解多少?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黄巾之乱伊始,天下乱象初显,到董卓入京,三国时代彻底拉开了帷幕.本篇来聊聊诸侯讨董的那些细枝末节. 写在前面,关于曹操已经写了一个月啦,准备换换口味,所以写曹操的内容本周暂且告一 ...

  • 十八路诸侯联军真的打不过一个西凉董卓?背后原因后令人唏嘘不已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渤海太守袁绍伙同东郡太守桥瑁等一同伪造了三公文书,谎称献帝和百官受董卓倾轧,盼望各路诸侯兵马进京勤王,讨伐董卓.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诸侯听说后纷纷起兵进行积极响应 ...

  • 山东省泰安市市区籍三国名人:岱岳区二人,泰山区六人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山东省地级市,下辖两个市辖区.两个县级市和两个县.汉末三国时期,该地人才辈出.前文介绍的泰安市下辖新泰市的十位三国名人,本文要介绍的是籍贯为泰安市市区籍的三国名人,合计八人.其中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张邈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张邈(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张邈重大事件之四--家室相托,曹操之信赖 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被王允.吕布联手除掉.以此为契机,东汉王朝的混乱程度再上一个台阶,关东诸侯失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特别篇)——董卓进京与袁绍失策

    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讲到袁绍为何进出谋划策铲除宦官集团,但何进屡屡坐失良机优柔寡断,最后把性命断送,引发十常侍之乱,洛阳城血雨腥风,董卓趁机携凉州精兵进入都城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尾声,其二)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尾声,其二)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五--反客为主,袭取徐州 在往期文章里,笔者已经用多篇文章介绍了吕布自出道以来至争夺兖州期间的主要历史事迹,本期咱们来聊聊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尾声,其一)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尾声,其一)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二--兵力来源 吕布入主兖州,是一次突然袭击,在曹操全力向徐州陶谦倾泻复仇怒火时,吕布被张邈.陈宫为首的反曹势力迎接到兖州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特别篇)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九--出逃武关,投奔袁术 吕布在历史上的人生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刺杀丁原投奔董卓以前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效命董卓时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六--合谋王允,诛杀董卓 吕布与董卓之间最直接的矛盾,就是董卓因为一点小事拿手戟扔吕布,由此吕布认清了所谓义父子,不过是利益的结合,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三--盗掘皇陵 本期文章我们接着讲吕布,主要为您介绍吕布投靠董卓期间的历史事件. 初平元年(190),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开始,将用数篇文章跟大家聊聊吕布.作为汉末三国时期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吕布的身上拥有不少标签,诸如: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飞将.乱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张杨篇(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文除讲述汉末群雄之一.河内太守张杨的相关历史事件外,还将介绍相关历史人物的结局,全文较长,在保持耐心的情况下如果有兴趣,不妨结合笔者之前的文章一起来读,有助于理解相关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