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世甚烹茶(二)

二、 身临其世甚烹茶之“文变染世情”

《文心雕龙》有云 “文变染乎世情”,此言“世代之情可染变于文”,公论。

(一)“文变染世情”之“三国孰正统”?

下以“三国之正统”为例思之:三国,无非魏、蜀、吴也,此无异议。然,魏、蜀、吴孰为正统,则意见纷纷。本章专言“世情”之诗话,自当以诗证之: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

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

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王粲《行辞新福歌》

“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孔融 《六言诗》

三国之后,即是魏晋,以王粲、孔融诗作看来,对曹操赞誉有加,毫无疑问,彼时以曹魏为正统。

魏晋之后,除却乱世,来到唐朝,选例如下: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

——徐夤[yín] 《吴》

膏销骨尽烟火死,长安城中贼毛起。

城门四走公卿士,走劝刘虞作天子。

刘虞不敢作天子,曹瞒篡乱从此始。”

——元稹《相和歌辞 董逃行》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岑参《先主武侯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刘禹锡《蜀先主庙》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探赜[zé]》中论及曹操言其“罪百田常,祸于王莽。”(田常,战国时期齐国相,杀害君主齐简公而自己专权独裁 。王莽,毒害汉平帝并挟两岁孺子婴以令天下且最终篡汉自立新朝),此看法,很具时代代表性。本书不完全统计,全唐诗中约有50余首提及曹操,其中贬斥曹操的达40余首。与之相对,唐人更多赞叹于蜀汉及诸葛孔明,尤以古今七律正宗之《蜀相》为代表。在唐诗中,有关蜀汉的有200余首,且大体都是褒扬蜀汉政权和咏叹诸葛亮。由此可见,彼时转以蜀汉为正统。

李唐之后,除却五代十国,来到两宋,先看北宋相关诗选如下:

“吾爱曹公诗,古来不敢非。

人生若朝露,舍醉当何归。”

—— 梅尧臣《和杨子聪会薰尉家》

“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王铚《题洛神赋图诗》

本书不完全统计,北宋诗词中用“魏武”、“曹公”等敬称称呼曹操的约有56首,而用“曹瞒”等不敬称呼的只有8首。北宋诗词中尊敬曹操的达到了87.5%。故,北宋当以曹魏为正统。

再看南宋,已然不同:

“汉贼已成千古恨,楚囚不觉二年过。”

——文天祥诗《自述》

“同姓最惭曹孟德,垂名只许叔先雄。”

——翁元龙《题曹娥墓》

“身苟未亡终篡汉,不知何德比文王。”

——于石《曹操》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告君知。

直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南宋俞应符《七十二座疑冢》

南宋对曹操称呼“曹瞒”、“老瞒”和“汉贼”的约有79首,而在之前的北宋诗词中,是没有人用“汉贼”称呼曹操的。南宋蓦地对曹魏深恶痛绝,甚至以掘曹操墓为题作诗,斯为不雅甚矣!那么,南宋又以孰为正统?且看其时诗作: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龙盘虎踞阻江流,割据由来起仲谋。

——史正志《新亭二首 其二》

试凭古刹俯江城,追思孙权共孔明。

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

——史浩《次韵冯圆中郎中游甘露寺》

叹生儿、当如异日,孙仲谋耳。

——刘辰翁《金缕曲》

露坐空山里,英灵唤不回。

——刘克庄《吴大帝庙》

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克庄《沁园春 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

在魏、蜀、吴孰为正统的后世争论中,相信吴是一个大冷门。偏偏在南宋,豪放如辛弃疾,竟也视诸葛武穆、魏武曹操及其身后无数谋臣勇将为无物,大跌眼镜地青睐孙权为千古英雄,岂非咄咄怪事?——孙吴在南宋,竟也谋得正统!

南宋之后,除却短暂之元朝,即来到明朝。下以《三国演义》中诗作为例:

三马同槽事可疑,      不知已植晋根基。

曹瞒空有奸雄略,      岂识朝中司马师?

曹操奸雄世所夸,    曾将吕氏杀全家。

如今阖户逢人杀,    天理循环报不差。

十万貔貅十万心,    一人号令众难禁。

拔刀割发权为首,    方见曹瞒诈术深。

吁嗟帝胄势孤穷,    全仗分兵劫寨功。

争奈牙旗折有兆,    老天何故纵奸雄?

曹操奸雄不可当,    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    谁料今朝剑下亡!

今人受《三国演义》影响颇深,故而上述抑曹诗作并不意外。同理,赞誉蜀汉诸葛的诗作,大家也不陌生。诸如: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

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

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清晰可见,以今人熟知的《三国演义》为代表,彼时确以蜀汉为正统。

一番援引,三国孰为正统,似已莫衷于是?然,何以证乎文变染乎世情?一言以蔽之,孰为正统,唯与其时其世之政权由来相关也——魏晋之政权,皆源于篡权,是故,晋以曹魏为正统;李唐政权源于所谓“天命所归而武力夺取”,故唐以蜀汉为正统;北宋之陈桥兵变,本质即是篡权,乃以曹魏为正统;南宋无力争霸天下,唯求偏安一隅,自以孙吴为正统;明朝得于武力,又以蜀汉为正统矣!

恰似一句广告:他好我也好......

(待续)

(0)

相关推荐

  • 魏晋南北朝史籍小说中的刘备是什么形象?和今天的有很大区别

    刘备死后四十年,即后主刘禅炎兴元年(263),蜀汉亡于魏,后二年,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西晋,又十五年,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灭吴,至此,三国归晋.但西晋短暂的统一仅维持了三十余年,建兴四年(31 ...

  • 邵飞飞:陈寿“春秋笔法”下的刘备

    摘 要:陈寿在<三国志>中,为曹操及其继承者立本纪,以曹魏为正统,而为刘备.孙权及其继承者仅写了传,这似乎可以看出陈寿尊魏抑蜀的态度,但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三国志·先主传>.& ...

  • 三国时期谁是正统王朝呢?曹魏、蜀汉还是孙吴呢?

    三国时期,说三国谁是正统王朝,有说是曹魏,有说是蜀汉,而东吴从来没有人去提及,这也体现出正统位置之争就在曹魏和蜀汉之间,那到底谁是正统呢? 公元220年,曹丕得汉献帝禅位,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从这时开 ...

  • 三国争雄,从“曹魏正统论”到“蜀汉正统论”的变迁

    曹丕是继承了中原王朝的正统皇帝,刘备和孙权只是割据政权自立的皇帝.这原是一千多年来历朝历代,包括晋朝.南北朝各国.隋朝.唐朝.北宋的君主大臣皆认可的史实. 现代人单看三国鼎立时的地图,大约会有蜀吴两国 ...

  • 身临其世甚烹茶(一)

    诗.时.史.世,识也.<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章太炎言:"六经皆史也",都谈到了史世之重要性.& ...

  • 身临其世甚烹茶(三)

      二.身临其世甚烹茶之"杏花对骏马" 所谓骏马秋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南北文学之春兰秋菊,在诗歌上的体现是最为丰富多彩的. 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c1] 谈到&q ...

  • 身临其世甚烹茶(四)

    四.身临其世甚烹茶之"何世为合适" (一)"何世为合适"之魏晋风(疯)度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谈到了魏晋风度与五石散的很多关联 ...

  • 身临其世甚烹茶(五)

    (3)五石散后遗症其三    诗人与虱人 虱子以优雅姿态登上文学舞台,是在魏晋,原因在上文已有提及,主要即是五石散之后的个人卫生问题造成(诚然,虽有乱世之"铠甲生虮虱",然,中国历 ...

  • 身临其世甚烹茶(六)

    (二)"何世为合适"之诗歌王朝 (1)诗歌王朝之盛唐气象 启功先生有言:唐人理直气壮.唐人果气壮乎?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谓生离死别,自古同伤.古代限于交通.时世.医疗等等, ...

  • 身临其世甚烹茶(七)

    (2)诗歌王朝之"贫贱不移" 水涨船高,船之高定于水之高.李杜诗篇万口传,民之口,甚之川,万川之口,方能推得李杜登峰造极.假如唐王朝没有高素质的民众鉴别能力,任凭欺世盗名之辈混淆视 ...

  • 身临其世甚烹茶(八)

    (三)"合于世"与"迎合于世" 整体而言,诗者几乎都是"合于世"的,乃有前文之"百代之千秋"."文变染世情&q ...

  • 身临其世甚烹茶(九)

    (四)身临其世甚烹茶之"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言中国之西高东低也!汉诗歌中,每多风物,皆缘中华之世事.世事之渊深,博学如六一居士,亦有"夜半钟声到客船&quo ...

  • 身临其世甚烹茶(十)

    3.关于"<登高>"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