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拙归田园
缘起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抵达已是中午时分,吃过午饭后,我们在巷弄里散步、聊天,听朋友说她童年的记忆:整个村落的水系、母亲做的饭菜、为行人提供休息的风雨桥——环秀桥、石头粿、始建于元朝的古宅、伸出墙头的茂盛蔷薇……
我们谈着彼此的记忆,内容都是一些微小的事。在别人耳中可能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那些记忆中的微小欢喜每一刻都温柔地唤醒身体的真实感受。
她的童年是在山里度过,在城市工作生活后,仍然在休息的时候回到山里的家。问她最喜欢什么,她说是黄昏的时候,太阳慢慢下山、炊烟缓缓升起、农夫们慢慢回家。初春时早开的花朵、奔跑在田间的狗儿、一场雨后长出的蘑菇、秋天里挂在枝头的板栗。所有的一切都自然而然的存在,只是去感受。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一下雨这里就变成了徽州。那个烟雨蒙蒙、淡妆秀丽入画的古徽州。巷子里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抬头看老宅的天井,仿佛一下回到了那个叫明清的朝代。
手里端一杯茶,站在门口,眺望远处连绵蜿蜒的山。白色的水汽从森林里蒸腾出来,弥漫在山顶。森林入春了,换了一种颜色;茶树发芽了,换了一种颜色;油菜花开了,换了一种颜色。整个村庄被山环绕着、被河水婉转着、被雨水润湿着。
入夜,独自一人在田间走着。抬头看见清辉如水的月亮、星星闪闪点点、蛙鸣此起彼伏融进耳朵里。已看不见山的起伏,但心里明白,它们就在那里,亘古不变。那一刻驻足停留,久久不肯离去,眼睛湿润着。是心在做皈依吗?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清晨,薄雾轻笼。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脉格外温柔。鸟雀飞鸣,我在田埂上走着,看农民架着牛耕田。鼻间闻到紫云英和油菜花混合的芬香,指尖触摸泥土的湿润与厚实。感受清澈的春天,淳朴风物与民俗。
喝茶、看书、晒太阳。种菖蒲、挖竹笋、深夜与村里的老人闲聊。让时间慢下来、让心停留驻足。也许这样会走的更自在、走的更远。
后来
“等做完俗世的事情,想搬去山里,与相爱的人一起,种菜、种花、喝茶、养猫、看月亮、诵经、读书、写诗。简单安静,朴素知足,若有福德,这样过完余生。”
他说这段话的时候极为用力,让我以为是真的。直到许久之后,我才明白。他会离去,而我也会独自前行。我知道的。
曾经照亮过他人脸庞的烛火,
那夜又重新被点燃。
我们穿行在黑暗的巷弄里,
烛火也把我们的脸庞微微照亮。
(图片来自本人,以及朋友王巧玲。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