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图翼》载禁针穴歌图解,结合当下,并非全禁!

百度搜索“中医智库”,即可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禁针穴歌

禁针穴道要先明,脑户囟会及神庭。

络郄玉枕角孙穴,颅囟承泣随承灵。

神道灵台膻中忌,水分神厥并会阴。

横骨气冲手五里,箕门承筋及青灵。

乳中上臂三阳络,二十三穴不可针。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阳(阴?)交内亦通论。

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无妊娠。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客主人莫深。

肩井深时人闷倒,三里急补人还平。

以上抄自《类经图翼》第四卷经络二。

上述穴位下面或者重要器官或者有血管神经,操作不当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古代针具比较粗糙,没有严格消毒,由于一些医生操作不当可能曾经出现过较大的事故,所以古人就将这些穴位定为了针刺禁穴。

1、脑户

位于人体的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穴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在左右枕骨肌之间;有左右枕动、静脉分支,深层常有导血管;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针具粗糙或操作不当可能损伤枕大神经分枝,引起周围组织疤痕增生,压迫神经形成所谓“卡压”。出现严重的头疼。

2、囟会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布有额神经分支,颞浅动、静脉与额动、静脉的吻合网。

此穴位现在看来应该比较安全。

3、神庭

别名发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此穴位现在看来应该比较安全。

4、络郄

别名强阳、脑盖、络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危险同脑户

5、玉枕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危险同上。

6、角孙

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布有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

如果操作不慎伤及耳颞神经可能引起耳颞神经综合征,出现口眼歪斜,咀嚼功能下降。但现在的毫针应该很安全。

7、颅囟

不是一个穴位,是指新婴儿未发育完全的颅顶,此时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针刺有刺入大脑的危险,如果针具粗糙,没有严格消毒的情况刺入大脑是十分危险的。

8、承泣

两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此穴下有眼轮匝肌,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分布有眶下动脉分支、静脉属支及眼动、静脉分支。有上颌神经眶下支,动眼神经下支之肌支及面神经颧支。操作不慎可能伤及眼球,如果伤及周围神经将影响眼睛的运动。

9、承灵穴

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之支。危险同脑户

10、神道

别名冲道。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两侧是心腧穴。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古人大概认为离心俞太近了,此穴位现在看来应该比较安全。

12、膻中穴

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本穴在胸骨体上,除非极其野蛮的操作损伤胸骨体进而伤及心脏,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所以此穴应该比较安全。此穴是人工呼吸的按压点,古代时觉得这里可能很重要——心包络所在。也可能是真出过事故——操作太野蛮。

现在看来,这里不是重要穴位——针感不强,所以在临床上也很少应用。

13、水分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穴位下有腹壁下动、静脉。神经分布:第8、9肋间神经。深面为小肠。不可深刺,以免损伤深部小肠。

14、神阙穴

此穴难于消毒。古时候因为没有现在的消毒技术可能出现过严重感染,或者出现过破伤风。

15、会阴

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布有会阴神经分支和会阴动、静脉分支。本穴在球海绵体中央,有会阴浅、深横肌;有会阴动、静脉分支;布有会阴神经分支。

可能损伤尿道或出血肿胀。当然,刺这里也很不方便。

16、横骨

位于耻骨前联合上缘的正中点向左右旁开五分处,属足少阴肾经。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锥状肌、腹直肌、腹股沟镰(联合腱)、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其腹腔内对应器官是膀胱、小肠、乙头结肠下端。空虚的膀胱,其顶部不应超出耻骨联合上缘。操作不当可能刺伤膀胱 。

17、气冲

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穴位下腹外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血管分布: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神经分布:髂腹股沟神经。进针过深,可刺入腹股管中,在此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故不宜深刺,以免刺伤上述结构。

18、手五里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有桡侧副动、静脉。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桡神经。操作不当有伤及桡侧副动脉和挠神经的危险。

19、箕门穴

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当血海穴与冲门穴连线上,血海穴上6寸。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古代针具粗糙可能有刺伤大隐静脉,股动、静脉的事故,因而将此穴列为禁针穴。

20、承筋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皮肤由股后皮神经分布。胫神经在腘窝上角处由坐骨神经分出,然后垂直下降至腘窝下角,在腘窝内的位置最浅,即在腘动、静脉的浅层。古人用的针较粗钝,可以引起出血肿胀、感染等。用现在的不锈钢毫针应该很安全——即现在可以解禁。

21、青灵

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穴下有起自手背静脉网内侧的贵要静脉。前方有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后方是尺神经和尺侧上副动脉,因此行针时,很容易触及前、后方的诸结构。

22、乳中

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在此完全引用我老师的结论“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乳上如

白话说刺脸上。即在今所谓乳房上针刺的意思。乳房也不是今所谓乳房——有关皮肤、乳头、乳腺、结缔组织都在内,而是乳腺。盖古人认为,乳中有许多房,好似蜂房那样。针刺乳房是容易感染的。曾经哺乳的乳房常松软如袋,感染后即便破溃,引流也不通畅。故乳房感染容易形成长期不愈的窦道。窦道一般不在乳头附近,而接近乳房的根。长期流脓,就像被慢性腐蚀。“肿根蚀”应是此意。”

23、三阳络

在前臂背侧,手背腕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伸肌、拇长展肌、拇短伸。皮肤由桡神经发出的前臂后皮神经的属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前臂的深筋膜,入指伸肌腱,深进经拇长展肌和深面的拇短伸肌,直达前臂骨间膜,以上诸肌由桡神经深支发出的肌支支配。此穴位现在看来应该比较安全

24、三阴交穴

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有人研究给孕妇同时针刺本穴与合谷可以引起流产,但是单独应用未见报道有引起流产的。

25、云门、鸠尾、缺盆、肩井四穴针刺过深可能刺中肺脏造成气胸,所以要浅刺,尤其是较瘦的患者更应注意。

云门

鸠尾

缺盆

肩井

古人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往往把偶然的事故当成必然的结果写进书里。我对于古人禁忌的态度是尽量能用现代科学知识给以解释,如果不能解释还是遵从古人的禁忌,如果不仅能知其然,又可以知其所以然,在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解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