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晏老师家交通工具的巨变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人民也从地狱走上了天堂。我家交通工具的变化,就是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缩影。
公元1967年以前,我家的交通工具就是人的两条腿,也就是人民戏称的11号。自行车?不要说我家,就是我们3000多口人的晏湾村,也没有一家有的。全庄只有大队一辆公车。1967年7月,我还在大学里待分配,刚刚用那辆公车掌握了骑术,骑车的瘾特别大。当我拿到人生的第二个月工资时,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淮河路旧自行车交易市场,花了25元钱,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自行车。那是一辆青岛产的单飞车。车的名字叫“国防”。这个名称,你们可能比较陌生,它后来改名叫“金鹿”,这个大家一定熟悉了。之所以要买单飞车,是因为合肥是丘陵地,公路上下坡比较多,这种车上坡省劲儿。办好手续,车子到手,已经11点多了。我兴高采烈地跨上车,冒着40度的高温,向上派骑去。烈日当头晒着,路面上一层融化了的闪亮的柏油,车子在上面发出“滋滋”的响声,一切都是这么美好。
下坡了,一下也不用蹬,车子飞速前行,风响在耳边,那真是绝美的享受。上坡了,一下一下蹬,一点也不费劲儿,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来到上派河大桥上,桥栏热得烫人,河面上吹来的风也是热的,可是我觉得特爽。我特喜欢这辆车,很想把它带回家。可是,可恶的铁路不给托运。我一度想把它骑回家,可是最终还是没有那勇气。只好原价卖掉,这让我惋惜老长时间。
1970年春,我有了人生的第一辆新车。一天,九顶供销社五金门市部的营业员告诉我,刚进了六辆“飞鸽”牌自行车。当时,由于物资匮乏,供销社的许多货物都是凭票供应,尤其是“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更是抢手货,不走后门绝对是买不到的。“这车你打算怎么卖?”我问。“要在平时,别说六辆,就是十六辆,也不冒名就没有了。这不是正在‘一打三反’吗,都不敢买了。”他回答。“好了,这六辆我全包了。”我说 。“那你可得抓紧点。”他说。回到学校,我找几个要好的老师一说,马上就凑足了六个人。我们带足了钱,找了一辆平板车,就把一个大木箱拉了回来。回到学校,拆开箱子,一人一辆自行车零件,搬到自己屋里,开始组装起来。我因为原来骑的是破旧的车子,所以练就了一手修车技术。但是,独立组装一辆新车,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特别是编辐条,编了拆,拆了编,反复几遍才弄对。还有四位,根本不会,就拜我为师,在我指导和帮助下,也全都组装好了。我们六个人骑着新车,到街上溜了一趟,引得许多路人艳羡。
这辆车为我服务多年,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我老婆娘家在江苏睢宁,这辆车为我全家走亲戚,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次去给岳父母过寿,我在车前把上绑了十斤棉花。车后货架的右边又绑了50斤黄豆。让老大、老二骑在大杠上,我背着小三儿,妻子抱着小四儿,坐在后货架上,一家六口就出发了。近百里的路程,所到之处,经常有人围观。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有的说:“肯定是玩杂技的。”
此后,我换了多辆自行车,但是回忆起来,大都没有印象了。时间来到2005年,电动车刚刚上市。我自然不甘落后,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辆车陪着我走街串巷,闲游购物,方便极了。渐渐地,孩子们也都骑上了电动车,那几辆半新的、始终是崭新的自行车,都毫不吝惜地扔给了“破坏王”。
2008年,我家有了第一辆小汽车。二儿子夫妻二人在外地务工,为了回家方便,买了一辆红色的凯越,还是顶配的,自动挡带天窗,真皮座椅,十几万呐。这是当时我们师范学校第一辆私家车,小车停在门前,邻居们纷纷前来围观。听着大家啧啧称赞,我们全家都觉得脸上有光。现在我家已经有了三辆小轿车。
文章就要结束了,请允许我讲一个题外的故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们全县只县委有一辆北京吉普。有一天,这辆车去宿县火车站接大理石厂请来的意大利专家。这位专家死活都不愿意上车。问清才知道,在意国这类车都是用来装犯人的。就是这辆车,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像神物一样,可望而不可即。一次酒桌上,年轻的灵璧县九顶公社书记吴恒侠说:“赶明个,俺们公社也买一辆吉普车。”他的话刚落音,大家立即哄堂大笑。有人说:“你就吹牛逼吧。”满桌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竟没有一人相信。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三十年,小轿车不仅驶进了百姓家,而且一家竟有不止一辆,能不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喝彩!
本文作者为晏金福老师,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磬乡文学》杂志主编,灵璧家园网文学版版主,灵璧著名作家,著有散文故事集《岁月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