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暗合与明袭
今日读到北宋诗人王禹偁一首题目很长的律诗:《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祐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
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
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要津。
此事后来宋人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也有记载:“(王)元之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因请易之。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谐,遂能暗合子美邪?’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 ”
原来王禹偁写过的一首诗中,有“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他的儿子王嘉祐读到杜甫的两句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发现与他父亲的那两句很相似,怀疑他父亲抄袭杜甫的诗,故请老爹改换改换。没想到王禹偁不但不以为意,还自鸣得意,认为自己的诗才已经达到了跟古人暗合的地步,并顺势写了这首题目很长的七律。
不过,据我们考察,王禹偁诗中,与杜甫相近的地方,远不止他儿子发现的这一处。他对杜甫几乎是心追手摹,不太可能没有读过杜甫的那两句诗,何况如此接近的诗句,很难令人相信是出于“暗合”,不过他的这种迷一般的自信,以及“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管仲列传》评管仲语)的机灵,还是令人非常欣赏且佩服的。
我突然发现去年冬天写过的一首七律《和韵东坡〈初到黄州〉》:
终日混沌不知忙,偶有诗语到宋唐。
且喜发在齿牙固,尚享风清鱼迷香。
面方诧无公侯相,楼高难作田舍郎。
太平从来容闲废,债余一钱看羞囊。
其中第二句“偶有诗语到宋唐”与王诗第四句“且有篇章到古人”如出一辙。不过我这可真是“暗合”,并非“明袭”,因为此前还没有读到王禹偁的这句诗。不知道二三十年之后,我会不会有一个同样博学好古的儿子,翻着我的诗集,指出我与王诗“相类”的地方。
作者简介: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复旦大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工作以来,时勤时堕。前年颇知发奋,先后著《论语择善》,编《四库全书总目选》,点校《宋史翼》。教研之余,颇事笔墨。然外表沉潜宁静,内心张狂躁动。近来性情一变,作别青灯,抛却古卷,转玩公众号,专以文艺创作为事。露才扬己,任取笑于通人;掀天揭地,是快意于吾心。管他儒林文苑,过我诗酒生活。近作一诗,颇示己志,录之于下,以飨知者。诗曰:
也曾静默慕沉潜,
少年头角时峥嵘。
板凳难坐十年冷,
初心不使一尘蒙。
可能骏马作喑马?
到底书生是狂生。
文章著成宣天下,
记取莆阳吴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