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病(131):偏瘫和癫痫发作
急性淋巴白血病的30岁男子,正在接受治疗,因突然发生左侧偏瘫和全身性癫痫发作。
图:轴向FLAIR图像(A),轴向T2WI(B)显示在右额叶前中央回的信号增加。轴向DWI(C)显示受限扩散。轴向T2*图像(D)示出邻近蛛网膜下腔内的低信号(束带征)。
答案: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
据统计,有0.5%-1.0%的卒中由静脉血栓引起,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中约有17%涉及到皮质静脉阻塞。由于临床上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ICVT)诊断难度大于其他类型卒中,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导致长期以来它的发生率可能被低估了。
ICVT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头痛(71%)、局灶神经功能缺损(62%)、癫痫(58%)等。大部分ICVT患者的脑实质损害(局灶性水肿、出血性梗死或脑出血)较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es thrombosis,CVST)患者更常见(81%比63%)。从发病机制上讲,ICVT病变发生在表浅皮质静脉,与管径较大的静脉窦相比,代偿能力较差,对静脉压增加的承受能力更脆弱,早期即可发生脑实质的损伤,因而发病较急,临床症状重,患者多于急性期就诊。本例患者起病时仅表现为右上肢麻的局部缺损症状,之后迅速出现癫痫发作,合并出血性梗死,病情最重时出现意识障碍及右侧肢体全瘫,可见起病急,进展迅速。
ICVT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头CT上可见“线样征”(cord sign)即沿脑沟分布的条带状高密度影,类似SAH。有研究认为,当颅内病灶影像学出现局限性的皮质凸面SAH时,应警惕ICVT。据统计,约有19%的ICVT患者会出现局部SAH的表现。本例患者在发病当日头CT即见到了“线样征”。这一影像学表现需与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相鉴别,后者的发生很少会仅局限于一个脑沟内,且不会在后期出现皮质及皮质下出血。
(2)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皮质静脉发生堵塞后,静脉压持续升高,且尚未建立充分的侧支循环,继而脑动脉的阻力增加,导致脑梗死。由于静脉淤血,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静脉压持续升高,当压力超过静脉壁承受力时,血管破裂,出现出血性梗死。从本例患者的影像演变看,第1天的头CT仅见少量SAH,但第2天核磁显示皮质及皮质下大量出血伴梗死,符合该病演变的病生理过程。
(3)脑肿瘤样表现:几乎全部ICVT患者的影像学均可见占位效应,由于临床和影像学的非特异性,很多患者早期会被误诊为颅内肿瘤,其中约37%的ICVT患者可伴局灶性脑水肿的影像表现。本例患者从发病第2天的影像学即开始出现局灶性脑水肿,有占位效应,最重时出现脑疝,一度怀疑脑肿瘤,行增强MRI及PET检查后排除此诊断。
(4)血管检查所见:DSA有确诊意义,如果检查发现大脑皮质静脉充盈缺损或瘀滞、同侧静脉旁路、局部静脉回流延迟、皮质静脉突然中断或被多根扩张的皮质静脉包绕等,即可做出皮质静脉血栓诊断。本例患者经DSA检查证实,左侧未见Trolard静脉、附近静脉瘀滞、上吻合静脉显影突然中断,最终确诊为ICVT。
关于ICVT的治疗目前尚无明确统一处理意见。治疗主要包括:
(1)一般措施:扩容、抗癫痫、降颅压等治疗,必要时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不推荐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
(2)抗凝治疗:文献报道,有继发危险因素的ICVT患者去除诱因后还需抗凝3个月,对于原发性ICVT或伴轻度血栓形成倾向的需抗凝6-12个月;反复发生ICVT或严重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需终身抗凝。既往也有ICVT急性期未抗凝、但预后也良好的个案报道。本患者在明确ICVT诊断后,因已度过急性期且恢复较好,并未找到其他血栓形成倾向、需长期抗凝的指征,故仅服用阿司匹林抗聚治疗。文献报道临床上有1/3的ICVT找不到明确原因。
综上,ICVT相对罕见,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当遇到表现为头痛、急性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癫痫,且早期影像学有局限性的皮质凸面SAH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应警惕皮质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时给予相应诊疗措施,以免延误诊治带来不可逆转的恶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