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高古玉为何处难以仿制?
伪古玉,即假冒古代之玉器。包括两种,一是在慕古仿古思潮影响下,不以营利为目的,仿照古代玉器的器形和花纹而制造的玉器;
二是为供应市场需求,以获利为目的,参照或仿照古代玉器的器形和花纹而制造的玉器。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以既存古玉为样本而雕琢,不同点则有把玩欣赏与出售获利之别。
不管仿古者和伪古者各自的动机如何,他们将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都是像古代玉器一样的面孔。对于这样的玉器,如何辨别呢﹖
根据专家们的经验和本人在收藏中的实践,笔者认为,伪古玉因仿制古玉器而产生,而在仿古的碾琢过程中,对于难仿之处,如果我们能熟知其难所在并能予以破解,我们就能成功的分辨出真假古玉。
仿古玉,主要难以仿得真、仿得像。
形可仿神不可仿
传统的玉石鉴定,概括起来大概有几种方法:手摸、耳听、眼看、借助一些简便易带的工具,比如放大镜、聚光手电筒、玻璃片等。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多摸多看,仔细观察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触摸法
真玉石用手摸或者贴近皮肤,冰凉华润;放在手中,有沉重之感。特别是羊脂白玉,触之如婴儿的皮肤,温润细滑,且有油脂般的感觉。
玉质不同,冰凉、润滑程度自然也就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玉,感觉也不一样。这就要求鉴定者经常把玩不同类型的玉石,找感觉。
质地较差的玉,以及普通石头、塑料、玻璃一类的仿制品,触摸时没有玉的温润感,或粗涩干燥,或入手轻飘,或无冰凉的感觉。
耳听法
真玉用细绳悬吊起来,轻轻敲打,声音悦耳、舒杨致远,“玉声如乐”。假玉的声音往往是沉闷的。
观察法
(1)真玉看上去有宝光,不粗涩、不呆滞,半透明或微透明;假玉给人第一感觉是没有灵气,色泽干枯,灰暗呆板,有的内中还有气泡。
(2)真玉结构较细密,断口参差不齐,可见棉絮状或其他杂质;玻璃材质一类的假玉断口整齐发亮,结构粗糙。
(3)真玉质地较坚硬,刀划不会有痕迹,而假玉刀划过有痕。
(4)真玉经摩擦后,越显温润,假玉一经摩擦客显现条纹。佩戴身上的假玉,越带越粗涩,而真玉越带越莹润,所谓“人养玉”。
(5)用放大镜观察,真玉表面一般可见无数细密的小孔,像人皮肤上的汗毛孔;假玉无法的伪造出汗毛孔。另外,真玉内部呈棉絮状结构,其他杂质可看得很清楚。
玉材推断法
古人强调鉴定古玉时要“远看形,近看玉”,即鉴定古玉器时,应注意各历史时期的用玉特点。通过对玉器使用玉料特征的了解,来鉴别古玉器真伪。
例如:我国商代开始,所用玉料多为和田玉,但各个朝代所用和田玉还是有差别的。商代所用和田玉玉料多为青玉;东周玉佩多为和田玉,其中又以青玉为主,玉色于青中泛黄;春秋战国时期所用和田玉的玉质多为青玉和黄玉等。
器型推断法
各朝代玉器的器型也不同,或形状、艺术有差异,或出现新器型。所鉴定的古玉器如果与卖方所说的朝代不同,就要注意了。例如:
战国时期首创玉剑饰(包括剑格、剑首、剑铋、玉琏)、玉带钩;汉代首创鸡心佩、玉舞人、玉蝉、翁仲人、玉刚卯器形;唐代首创玉带板、人物飞天佩、各种类型花型佩,以及肿骨鹿、卧马、卧骆驼等动物器型。
纹饰推断法
时代不同,人的审美观也在进步,工艺技术也在进步,故各朝代的纹饰均富有时代气息。鉴别玉器的纹饰特征,可以推断古玉器的真伪。
玉器常见纹饰有谷纹、龙纹、云纹、螭纹、鸟纹等,它们是一成不变的。例如,西汉中期龙纹的龙身似兽身,唐代龙纹的龙身似蛇身,龙纹其他方面也多有变化;再如,战国及汉代的云纹为钩云纹、云矩纹、三叉云等样式,而宋代云纹则多为双歧云、灵芝云等样式,其中差别还是很大的。借助这些纹饰的细节变化,人们可以推测古玉的年代真伪。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