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必痎疟
秋必痎疟:
参考现今,学者对于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中痎疟的,注释
深入剖析《内经》
原文及相关经文
考究《内经》
措辞手法
分析对比新、旧的注释
各自与临床之间的联系
以探求其内在旨意
从而
提出对 于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中痎疟的
新注释
结合痎疟
的新注释
深入探析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的内在机制
最后结合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病机特点
选取小柴胡汤
作为辨治主方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属小柴胡汤证
其机制为
夏受暑湿之邪
邪趋滞半表半里
秋阳气经半表半里
出少入多致祛邪减弱
阴气收敛加剧致邪结加剧
正邪失衡,现寒热往来症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之浅析
1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以及其中“痎疟”的注释
夏季感受
暑邪,暑汗不出,暑热内伏
秋季,新凉外束,寒热交争
产生寒热往来的疟疾
痎疟:即疟疾的总称
夏天收到暑邪的严重伤害
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
夏伤于暑
热邪内伏
秋凉时
生气内敛,邪正相搏
发为寒热交作的痎疟
2 “痎疟”新注释
对于上述
将“痎疟”
作为疟疾的
总称的注释
我持有
不同见解
我认为经文中出现的“痎疟”一词
是指痎疟这个疾病的特征性症状
并非特指,疟疾这个疾病
之所以使用痎疟这个病名
我认为一方面
借用痎疟疾病
的特征性症状
另一方
则是突出
寒热往来
这个症 状
同时也因为
人们对痎疟
已有一定的认识
所以这样
引用也能
更加直观的
展现夏伤于暑
秋天将出现的症状
痎疟的病机为:
感邪之后
邪伏半表半里
出入营卫之间
邪正交争,则疟病发作
疟邪伏藏,则发作休止
夏伤于暑
秋天所发之病的病机
为暑邪伏于厥阴
(属半表半里)
阻碍阳气出入
症状表现为寒热往来
由此可见
两者病机
存在有相似之处
特征性症状一致
所以经文
引用“痎疟”,实属
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综上述,可知经文
之所以引用“痎疟”
是因为痎疟
与夏伤于暑
秋天将爆发的疾病
特征性病机相似
症状相同
所以,引用“痎疟”
实则是借用人们所熟悉的
痎疟的特征性症状和病机
来间接描述,夏伤于暑
秋天
爆发的
疾病的
特征性症状
和基本病机
达到
让人们直观的
了解夏伤于暑
秋天爆发的疾病
的症状,和病机
夏伤于暑
秋天爆发的疾病
并非仅是“痎疟”
这个特定的疾病
而也可能是其他
具有特征性症状
相似病机的疾病
所以这里应将
“痎疟” 注释为:
痎疟寒热往来
的特征性症状
更为妥帖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则译注为:
夏天受到
暑邪伤害
邪未清
伏于内
到了秋天
就容易出现
痎疟寒热往来
的特征性症状
2.1 引经论经,探求“痎疟”含义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这句经文
《内经》还有4处相关论述
其一
与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仅一字之差的经文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就两句经文
“必”和“为”字
的更换来看
可知古人在撰写
这两句经文之时
认为二字的互换
不影响经文表意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的“必”
所透露的语气
并非常理理解
判断的
强硬和特指
反而因为调换
“必” 和“为”二字
不影响经文表意
间接透露出
夏伤于暑邪
秋天
并非一定爆发痎疟
并非只会爆发痎疟
的内在表意
其二
夏暑汗
不出者
秋成风疟
此条经文论述的“风疟”的病
因为暑热旺盛,汗出不彻
显然与“疟”的病因有所不同
所以结合临床疾病的实际情况
此处的“疟”译注为疟寒热往来
的特征性症状更为妥帖
其三
夏
伤于大暑,
其汗大出,
腠理开发,
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
藏于腠理,皮肤之中,
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就此条经文中
描述的秋发病
的过程来看
仍与“疟”的
发病过程
有所偏颇
又一次
说明了
夏伤于暑
秋天发病
并非仅发“疟”
其四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今疟不必
应者何也
此应四时者也
其病异形者
反四时也
此经文
表达的是
夏天伤暑
秋天必发疟疾
是从发病和
四时相应的
角度说的
有些症状表现
于此不同的
则是违反四时
发病规律现象
分析经文论述
结合疟疾常发生于夏秋季节
可知“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表达的是夏天伤暑
秋最可能发为痎疟
但并非只发为痎疟
佐证了我的观点
即将“痎疟”注释为:
痎疟寒热往来
的特征性症状
2.2 “痎疟”的措辞手法
研读《内经》
可知其他篇章存在
借用病名表达症状
借用特征性症状
表示疾病名的情况
其病癃闭
邪伤肾也
此处的“癃闭”
不作病名注释
反而注释为
小便不畅
闭塞不通
邪客于手
阳明之络
令人耳聋
此处的“耳聋”
也是作症状解
而不作病名解
由上述实例,肯定了《内经》
存在借用病名表达症状的表达方式
所以,讲“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中
“痎疟”一词是运用了借用
病名表达症状的表达方式
将其注释为:
痎疟寒热往来
的特征性症状
是合理的
2. 3 新旧注释与临床
若将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中的“痎疟”注释为:
疟疾的总称
则此理论在指导
临床时辨证论治
灵活性显著下降
局限性显著体现
最终演变成为脱离
临床的中医学理论
相反,若是将“痎疟”注释为:
痎疟寒热往来的特征性症状
则此理论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在指导临床诊断施治时更具生命力
3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解析
3. 1 概念注释
3.1.1暑
暑即暑邪
暑邪致病
有明显的
季节性
主要发生在
夏至之后
立秋之前
暑邪为阳邪
其致病,多挟湿邪为患
其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其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易直中心包
(暑邪属火,
与心气相通,
故暑邪致病
可直接伤心
心为君主,
心包庇之,
代 君受邪,
所以暑邪易直中心包)
3.1.2湿邪
湿邪:
湿性黏滞
湿邪致病
表现
为症状的黏滞性
和病程的缠绵性
3.1.3秋
秋:
自然界阴阳交替转化的季节
阳气入于阴,逐渐封藏
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之下
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
所以在生理状态下
人体内部和自然界的变化
是始终保持,协调同步的
所以,秋天
对于人体同样在不断
进行着阴阳交替转化
阳气入于阴,封藏于肾
自然界的秋天
有收的特性
人体在秋天
则会体现出
收敛的特性
3.1.4厥阴
厥阴:阴阳的转折点
所以阴阳的转化
都必须经过厥阴
厥阴
外表似静
内部存在
动的状态
所以即说厥阴
处于动静之间
阴尽之前,还属厥阴
阳生之后,便属少阳
厥阴中的阳
一旦
从厥阴中出来
便转化成少阳
即阳从阴出
阴中有阳、
阴尽阳生、
弱阴弱阳
都属于厥阴的特点
因为
厥阴与少阳相表里
少阳属半表表里
所以厥阴亦属半表半里
厥阴为阴阳转化之枢
所以就阴阳之间而言
厥阴也亦属半表半里
半表半里
生理上贵
保证其畅通无阻
保持通过其间的
物质的运动性
3. 1.5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
即病人
自觉恶寒与发热
交替发作的症状
正邪相争
互为进退
病理反映
半表半里证
寒热的特征
3.1.6伏邪
伏邪,即藏于体内
不立即发病的病邪
孙伯扬:
邪胜正微则即病
正胜邪微则不病
邪微正微则伏邪
徒康宛认为伏邪
是在伏藏人体后
在一定内外因素
共同作用下
而引发的
3.1.7疟疾
疟疾
感受疟邪
引起的以
寒战、壮热、
头痛、汗出、
休作有时
为临床特征
的一类疾病
3.2解析“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的机制
从感邪
到发病
这一全过程
进行的剖析
夏季,
感受暑邪,暑邪致病,
多挟湿邪,湿邪伤 人,
病程通常,缠绵难愈,
由于此时
人体已受,暑邪所伤
耗气伤津,正气不足
邪正交争过程中
邪气亦有所减弱
在人体内就出现了
正不足以祛除邪气
邪气不至于
损伤正气
的情况
即邪便伏于
人体内部
暑邪直入气分伤心,
心包代君受邪,
心包属厥阴经,
所以邪即
伏于厥阴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的发病机理
王洪图教授将其,归于重阴必阳
厥阴在六经中属阴中之阳
所以邪伏厥阴与重阴必阳
这一发病机理
可谓不谋而合
邪伏至秋天
人体入秋后出现收敛的特性
所以厥阴伏邪更加不能外出
以至邪伏于厥阴,阻于厥阴
秋天,人体同步自然
生命要求阳气入里封藏
生理上,厥阴具有
阳气能从其出的功能
秋天厥阴,需要发挥
让阳气正常无阻出入
的生理功能
满足生命的需要
但此时,邪伏于厥阴
使厥阴这个阴阳转化
的枢纽受邪阻碍
以至不能正常
发挥生理功能
即阳气不能
经厥阴出入
所以,出现了
寒热往来的症状
关于“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病因、发病过程、病症的论述
可知伏邪所致
的秋天爆发的
症状为寒热往来
由此可发现
邪阻厥阴的典型症状、
《内经》中阐释的
夏伤于暑秋天爆发疾病的
症状、痎疟的特征性症状
三者不谋而合
进一步
佐证了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为邪伏厥阴
因为邪伏厥阴
同于痎疟的邪处半表半里
但是异于痎疟的邪伏少阳
由此,更加证实了“痎疟”
并非实指疟疾这个疾病
而是指代寒热往来
这一个特征性症状
另外虽然邪气
从夏天到秋天
一直留于厥阴
由于夏天生命,没有阳气入阴的需要
伏邪在夏天时,不影响生理功能的发挥
所以寒热往来的症状
在夏天也就没有显现
直至秋天症状
才得以爆发
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
是由于厥阴受邪阻
阳气无法正常出入
里的阳气出不来
出现发热的症状
外的阳气进不去
缺少阳气的温煦
出现恶寒的症状
同时,里的阳气欲出
暑邪随之,便出现热的症状
(自然界)外部的阳气
欲进入,击退暑邪
则热退出现
恶寒的症状
综上所述
将“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译注为:
夏天受到
暑邪伤害
邪未清
伏于内
到了秋天
容易出现
痎疟寒热往来
的特征性症状
其中“痎疟”注释为:
痎疟寒热往来
的特征性症状
更为妥帖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的机理为:
夏天感受暑邪
心包代心受邪
邪正双方势均力敌
(邪既不至发病
也不被清除)
所以伏于厥阴
夏季厥阴无需完成
阳气的生理性出入
所以夏季厥阴
有邪却不发病
秋天
伏邪阻碍
阳气经厥阴
生理性出入
爆发疾病
表现而为
往来寒热的
特征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