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模式带你认识瑞典海盗湾
本文为《金融博览》约稿,但最终发表出来的是删减版,原版发这里
很多很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只会聊QQ的互联网小白,听别人说能从网上下载各种电影看我眼红的不行却找不到门道。某日鼓起勇气去问一个网友:“你们的电影都是从哪里下载的啊?”不想网友对我这个问题表示出了震惊:“你在瑞典你问我?”我愣了:“呃,在瑞典咋了?”网友答:“你们瑞典的海盗湾可是世界最大的BT种子分享网站啊。”从此,我知道了海盗湾,知道了BT,当时感觉这个世界有一扇新的大门瞬间就向我打开了。
现在的年轻人看到BT这两个字第一反应可能会是“变态”的缩写,而并不会是BitTorrent协议。BitTorrent,简称BT,是一种点对点(所谓的P2P)文件分享协议。简单的说,当你拥有了一个文件的BT种子之后,就可以从其他拥有同一个种子的人的电脑里下载那个文件,而且你在下载文件的同时也允许别人从你的电脑里下载这个文件,所以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快。而海盗湾就是提供种子的地方。他的全球用户超过了2000万,协调了全世界所有BT流量的50%。然而,瑞典政府和美国版权组织对海盗湾的强力打压,加上如今丰富的在线流媒体资源让很多人都抛弃了先下载再观看的看片模式,让我一度以为海盗湾可能会从完成他时代的使命从互联网彻底消失,但它似乎比我想象的坚强。如今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https://thepiratebay.org/依然还能看到那艘熟悉的海盗船。
海盗湾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网站,而是同海盗局和海盗党一起,属于“海盗”运动,也就是反著作权运动的一部分。海盗湾做的事情,说的好听点儿可以叫资源共享,但要说的难听点儿就是散布盗版。第一次知道瑞典竟然会有组织高举旗帜明目张胆的表示“盗版无罪”的时候我着实是很吃惊的。因为在我当时的认知中,只有中国才会盗版横行,而西方发达国家都应该是注重版权保护的,所以注重版权保护是发达的标志之一。我一直认为我们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应该要努力完善自己的版权保护体系,奋力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怎么现在瑞典这个西方发达国家竟然会成为盗版的旗舰?
英文里把盗版称为pirate copy,而pirate这个词恰好又同时是海盗的意思。也许这就注定了地处北欧,以维京海盗而闻名的瑞典会孕育出全球最大的盗版网站。海盗湾创立于2003年。就在他们成立之前的两年,美国多个唱片公司联合起诉了音乐共享软件Napstar侵犯版权胜诉,并获得了2600万美元的赔偿金。之后在版权组织的高压围追堵截之下,很多世界各地很多类似于海盗湾的资源共享网站都刚刚起步就从互联网上消失了。当有记者问海盗湾的创始人为什么会在那么差的环境下还要坚持创建这个网站时,他们回答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艺术项目。”
海盗湾的三个创始人彼得·桑德(Peter Sunde),高特弗里德·斯瓦尔托尔姆(Gottfrid Svartholm)和弗里德里克·奈杰(Fredrik Neij)是在网上相识的。当年Gottfrid做了一个网站叫“最蠢的美国士兵”,号召大家评价一些在伊拉克战争中去世的美国士兵的死法哪个最蠢。结果这网站发布不久就被五角大楼盯上了,于是Gottfrid在网上寻求帮助想把服务器挪出美国。他碰到了好心的Fredrik帮他把服务器挪到了英国。虽然后来美国外交部还是追到了英国电信那里强行关闭了网站,但从此Gottfrid便跟Fredrik成了好朋友,而那个被关闭掉的网站的服务器就被用来做海盗湾网站了。Peter是瑞典出生和长大的挪威和芬兰混血。在90年代IT泡沫的时候他作为程序员参与了很多项目赚了不少钱,但也同时不幸的患上了抑郁症。在某一次抑郁症发作的时候,Peter在一个网络聊天室遇到Fredrik和Gottfrid。三人顿觉相见恨晚。Peter说:“我对电脑的一切了解都是从盗版的东西那里学来的。”当时海盗湾已经初具规模了,也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而Fredrik和Gottfrid两人觉得自己形象气质欠佳,不适合抛头露面接受记者采访,就拉Peter入伙做了海盗湾的新闻发言人。不过要让小编说的话,这三个人的形象其实半斤八两。他们走在大街上没人介绍很可能就被当成常年沉迷于游戏厅和网吧的不良少年了,完全不是黑客帝国里面的黑客那样穿黑风衣戴墨镜酷酷的样子。但就是这三个geek(西方文化中高智商喜欢电脑但不善社交的人),却挑战了以美国为首的整个唱片和电影行业。
从左到右Fredrik Neij, Gottfrid Svartholm和Peter Sunde
随着海盗湾所提供的种子数量和用户数量的增加,三个创始人接到的起诉书数量也越来越多。海盗湾成了全世界版权组织欲拔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2008年1月31日,瑞典检察官以协助侵犯版权为由对海盗湾的三个创始人以及为海盗湾提供经济资助的瑞典商人Carl Lundström提起公诉。然而这四人却表示他们并不认为海盗湾是违法的。因为BitTorrent是一种点对点技术,也就是说,那些侵犯了版权的盗版电影和音乐文件并不在海盗湾的服务器里。海盗湾的服务器里只有种子,而种子本身并不侵犯任何版权。他们表示:“文件共享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也是无罪的。”然而案子审了一年多时间之后,斯德哥尔摩法庭还是对他们下了有罪判决:三名创始人和资助者各一年的监禁,并总共处以约3000万瑞典克朗的罚金。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的警察也在WarnerBros获得了高薪工作。海盗湾自然提出了上诉。然而最终的审判结果依然维持海盗湾有罪的判决,但对刑期做了调整,Peter八个月,Fredrik十个月,Gottfrid一年,Carl四个月,同事经济赔偿数目有所增加,提高到了5000万瑞典克朗。四人表示他们反正没钱,他们做海盗湾并不是为了盈利,所以这个赔偿数目订为多少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神奇的是,法院对海盗湾作出了有罪判决之后似乎一切依然如常,并没有影响海盗湾的运营。甚至之后德国,荷兰,丹麦等多国法庭都陆续作出了海盗湾的有罪判决,表示海盗湾必须下线,也都没能影响到海盗湾的正常运营。反而因为各大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导致了海盗湾的用户量迅速增加。版权组织遂改变了战略,转而去告给海盗湾提供ISP服务的公司。当瑞典斯德哥尔摩地区法院勒令海盗湾的ISP停止给海盗湾提供服务,否则一天罚款50万克朗的时候,海盗湾把ISP搬到了海盗党旗下。瑞典海盗党成立于2005年,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推翻知识产权为己任的政党。海盗党认为,版权法原意就是制造垄断,而不是为了保护作者。版权制度已经过时,很多企业利用版权限制知识发放,局限了很多创造性工作。所以于网络上分享电影、音乐等等行为不应该被视为违法。就靠着这“盗版无罪”的口号,海盗党在欧盟大选中获得了瑞典民众7.1%的选票,拿到了两个代表瑞典在欧盟议会的席位。仗着这7.1%的民众支持率和民主选举出来的合法政党的地位,海盗党当时还同时为维基解密Wikileaks的服务器提供了庇护。
好景不长,2014年的时候美国向瑞典政府施压表示,如果不能关掉海盗湾的服务器,就要把瑞典列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黑名单。当年12月,海盗湾的服务器被查封。这次是海盗湾消失最久的一次,足足下线了3个月时间,但之后他又神奇的重现了,还把网站图表改成了一只涅槃的凤凰。目前海盗湾的服务器到底在世界哪个角落是一个谜。
海盗湾,海盗运动,可以算是一个草根运动。他提倡的是一种民主精神,要求把权力和利益从大集团大公司,比如好莱坞电影业那里夺来下放给个人。允许盗版的传播只是他的诉求的一部分。他本质上的诉求是增加对大集团大公司的限制,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同时加强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海盗们认为,知识产权最先被法律保护起来是为了让人们的创新得到奖赏,从而鼓励大家去创新。但人类的创新是靠相互学习模仿的,而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了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人类已经创新了数千年了,而知识产权是现代才发明出来的概念。在没有知识产权这个概念之前人类的创新精神并不比现在差。当年为海盗湾案子出庭作过证的瑞典皇家科学院(KTH)的老教授Roger Wallis说:“我也是一名作曲家,所以我是支持版权的。但我认为版权应该是一种鼓励大家去创新的工具,而不应该是一些大公司用来控制行业和敛财的工具。”听起来似乎也是有那么一店点道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