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散文丨岷县小吃“牛肉骨头"|剑脸琴心
XIANGTU
岷县小吃“牛肉骨头"
文/剑脸琴心
古老的岷县城,地处岷山脚下,洮河南岸。这里以盛产当归而闻名遐迩。一到冬天,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分外妖娆。1935年,毛泽东“长征”到此,吟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伟大诗句!
岷县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因此传统饮食方面很丰富。最有名的当属岷县的“牛肉骨头”。过去在冰雪覆盖的三九寒天里,临晨四五点钟,天还没有亮,岷县农民就冒着严寒,开着三轮车,拉着自家产的当归,结伴去当归城出售。这个时侯,牛肉骨头刚好开锅。他们不管今年收成如何?总喜欢踏着皑皑白雪,一头钻进那冒着热气的牛肉骨头店里去,美美的吃上一顿。那年我跟着几位长辈,开着三轮车去卖当归。临晨四点钟来到城里,浑身已冻疆了。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去一家牛肉骨头店啃一顿骨头,暧暖身子再去卖当归。于是赶到大南门一家骨头店。店主人是戴着白帽子的回族老板。一见我们进来,满脸堆笑的打着招乎:“亲亲来了呀!赶紧进来,冻死了……”。我们争先恐后的钻进店铺去,见那硕大的锅头上,冒着白色的热气。锅盖倒翻着放在一边,上面堆放着牛肉骨头,正冒着诱人的香气。于是四个人要了八九十元的几件牛肉骨头、四碗八元的糊糊(大米和碎牛肉煮的米粥)、四碗免费随便喝的牛骨汤。刚端上来,大家便自顾自的抓起骨头,狼吞虎咽的啃起来。一边啃一边喝糊糊。不一会儿工夫,一大盘牛骨头就被啃得精光,只乘下乱七八糟堆放着的干骨头了。这时再端起那浮着金黄色油渍的汤,一饮而尽。这时已是浑身发热,满脸冒汗。回头环顾四围,见有醉汉几个,手抓大骨头,正埋头苦吃着。也有沒钱的人力车夫,只端着两元一碗的糊糊和免费的牛骨汤,一边喝一边吃着自带的干粮,也喝得津津有味,怡然自得。他们总共就花费两元一碗的糊糊,也能吃得浑身发热,肚儿圆圆。因为那免费的骨汤,要肥要瘦,由你自选。任你喝上三碗五碗都不要钱,直至喝足为止。牛骨头自然营养很高,糊糊作为主食,更能填胞肚子,汤子既有油渍、骨髓等,营更是丰富的很。我们付了钱,出得门来,外面又是雪花飞扬。但我们浑身热乎乎的,大家都心满意足的把车发起来,直奔当归城而去。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卖牛肉骨头的店主越来越多,回民汉民都有。他们根据人们的需求,将开锅时间改为中午十二点的;下午五点和晩上十点的;还有凌晨四点的。这样一来,不管你二十四小时,什么时候想吃,都有牛肉骨头可啃。干部、赌徒、酒徒,自然不惜花钱,专啃六七十元的大骨头。钱少的农民,也就吃些二三十元的便宜骨头。还有一些下苦的人也只喝糊糊、喝汤子罢了。
咱这岷县的“牛肉骨头”,最大的特点是:二十四小时,只要你想吃,就有热骨头可啃,糊糊、汤子可喝;其次是营养价值非常高,可补脂肪、补钙、补热量等。它既是有钱人的美味,也是没钱人的所爱。如此营养丰富的美食,且能够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需要,试问那家饮食能够做到呢?
剑脸琴心,甘肃岷县人,农民,散文业余爱好者。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