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带你走黄河》---50【龙门】
大山带你走黄河
从壶口顺流而下约50多公里,两岸高山耸立,如刀削斧砍。黄河被挟持在窄窄的山涧,水流湍急,如不屈的蛟龙被困。这里是石门,被缚成一束的大河,开始不甘的抗争,近5公里的腾挪格斗,终于从龙门喷射而出,其声如雷激虎啸。
龙门,又名禹门口。郦道元《水经注》有注:“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因传说为大禹在此劈山以泄黄河之水,故也称禹门。
这里是晋陕大峡谷的南口,横跨两岸的龙门山耸立对峙,最窄处仅有30余米。我曾乘船逆流而上,船行其中,仰视可见蓝天如带,颇为壮观。
公元前645年秋,这里有过秦晋大战。晋国内乱,公子夷吾以割让晋国河西之地请秦出兵助其继位,夷吾即位后却食言不给秦河西之地。秦穆公亲率大军攻晋,晋惠公(公子夷吾)被俘。导致逃亡的晋公子重耳回国登王位,便有了秦穆公嫁女于晋文公(公子重儿)的“秦晋之好”。
龙门为秦晋交通要冲,也成为历代政权集团兵家必争之地。仅唐代李世民、明代李自成、清代张宗禹都在此处留下战火纷飞,龙门也因此有所变化,但整体却依然如旧,遏制着黄河。
大河恒古,龙门默默注视着天下沧桑,那些人为的争斗、是非成败只能是过眼云烟。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生生不息,他们如大河一般不屈不饶,并且演绎出美丽的传说,激励着他们在这里繁衍生存。
“鲤鱼跃龙门”传说便是如此,相传:“惊蛰节气,蛰虫惊醒,每当此时,有黄河鲤鱼自百川清流汇游集于龙门之下,竞相跳跃,一年之中,能跃上龙门者只有72尾。一登龙门,云雨随之,天火烧其尾,化而为龙。”
传说是美丽的,也应该是古人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自然现象而给出的美好遐想。在壶口瀑布的时候,曾见过这样的描述,壶口瀑布有侵蚀后退每年约1米的地质现象,那我们不妨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壶口距龙门约65公里,那么,六七万年以前,壶口瀑布的位置当在龙门一带。最早见于《三秦记》中的“鲤鱼跃龙门”的神话故事对古龙门的地理环境应当有着较为客观的反映。
黄河以龙门为界,北上为晋陕大峡谷,河流束缚于山形地势。南出龙门,河面扩展到千米以上,并且开始在原野中肆意摇摆,由着性子将河中的泥沙,一会儿送到河东,一会儿送到河西。这样的自然景象必然会吸引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抒发情怀,诗仙李白便有《公无渡河》一诗云:“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说到文人墨客,我们不得不提及历史名人司马迁。相传,龙门又是司马迁的故乡,两岸都有司马迁遗迹,山西河津县与陕西韩城市为了争夺名人故里各举其证,争论不休。站在龙门高处,我却感觉有些无奈与可笑,面对圣贤,有着“秦晋之好”的圣地,文人却因自私小利而争得不顾大义,如圣贤有知,大约也会羞愧龙门吧。
司马迁字子长,龙门人,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著名学者季羡林尤为推荐 : 《史记》这一部书,很多人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个人同意这个看法。平常所称的《二十四史》中,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哪一部也不能望《史记》之项背。
司马迁42岁时开始撰写《史记》。48岁时,因李陵一案受到牵连,按律当斩,后获大辟之刑。面对天下大辱,司马迁选择忍辱负重,苟活于世,终于成就巨著。这样的行为结果让我们不由想起盖文王因拘而有《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经历如此相似,又有着怎样的规律,大抵都在述说着只有坎坷与悲壮,才能成大器吧。
告别龙门,我想应该是有所收获的。人生如白驹过隙,总是在不经意间懊悔时不我待,也许,只有懂得放弃一些,才能有所珍惜,让生命有所侧重,获得其中真谛。
相关链接